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以水來比喻“道”,即“上善若水”。具體來說,“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争,故無尤。”
這段話的意思是:安心處于應處的地位,心像深淵一樣平靜與清靜,以友善之心與人交往,說話要言而有信,按自然規律處理政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于把握行動的時機。正因為不強求,才沒有真正的憂慮。
這是水的“七善”,也是為人處世當遵循的“七善”。
1
居善地
謙虛低調,安于合适的位置。雖然說“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但“高處不勝寒”。人在世上,有合适的定位、待在合适的地方非常重要。要依據自己的才能、個性等等,慎重選擇好人生的站位。
2
心善淵
存心宜甯靜深沉,如深潭一樣清澈平靜,不易受外界環境的負面幹擾與影響。“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唯有甯靜,才能淡然面對雜音和幹擾,以堅韌的自我去影響世界。
3
與善仁
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理解與嘉許,就可得衆之力,無所不成。許多人對強者能保持足夠尊敬,對弱者卻心有輕視;或者對弱者表示親近,對強者卻心存排斥。這不是真正的“仁”。
4
言善信
說話要信實可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無論在哪個時代、身處何地,誠信都是修身立業之道。如果貪圖一時的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實際上毀了自己的聲譽,得不償失。
5
正善治
忠于職守,錘煉相應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古今中外,用業績說話這一條永遠不會過時。人一生中免不了要處理許多複雜的工作和事件,做事要符合客觀規律,有條理,循序漸進,有緩有急,“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6
事善能
做力所能及的事。人的才能有大小,有些事情力有不逮,也不必硬撐。但有些事情能做,而且應該做,就要千方百計做成功。勉強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或者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法則。
7
動善時
行動合乎時宜、把握時機。如何把握時機,取決于個人的眼光和閱曆。如果眼光與閱曆不夠,可以向有經驗的人請教。除此之外,抱着與人為善、換位思考的想法去做,一般錯不了。如果你做的事情有益他人,總是合宜的。
(據“國學文化”微信公衆号)
總監制/徐能毅 責編/劉文韬 編輯/賀綠原 制作/馬俊
覺得不錯,請點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