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胸前區的疼痛和不适感。在我國中醫古代醫籍中,如黃帝内經、素問、靈樞就曾用“胸痹”、“心痛”等詞來描述該症狀。
患者發病時,往往感覺到胸部悶痛、緊縮感、燒灼感、針刺樣痛、壓榨感、刀割樣痛等。部位一般從頸部到胸廓下端的範圍内,有時颌面部、牙齒和咽喉部、肩背部、雙上肢或上腹部也可出現疼痛。簡而言之,涵蓋上牙以下,肚臍以上的部位。
胸痛的病因繁多、風險不同。根據病因,可将胸痛分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兩大類;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也可分為緻命性胸痛和非緻命性胸痛。當然,不同疾病所導緻的胸痛各有其特點,更多分類與病因可見下表,接下來介紹幾種常見的病因:
01穩定性心絞痛
常發生于體力勞動、劇烈活動、情緒激動(例如:走快路、上樓梯、過度興奮等)、飽餐及寒冷刺激過後。疼痛的典型部位在胸骨後,有時可引起至頸部、颌面部、肩背部、左上肢或上腹部的疼痛。胸痛發作時患者常感到憋悶感、緊縮感、燒灼感或壓榨感(好比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前),一般持續數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後3-5 min内即可緩解。
02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
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UA)、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誘因和性質與穩定性心絞痛相似,但疼痛持續時間更長、程度更重、發作更頻繁,安靜休息時也可發作,心肌損傷标志物肌鈣蛋白(cTn)陰性,心電圖表現為一過性ST段壓低或T波低平、倒置,少見ST段擡高(僅見變異性心絞痛)。
而心肌梗死的胸痛持續時間常大于30 分鐘,可伴有惡心、嘔吐、大汗、呼吸困難、休克甚至暈厥等表現,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疼痛緩解不明顯。
還有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以消化道症狀(如:惡心、嘔吐、腹脹等)為主要表現,尤其多見于下壁心肌梗死,可出現心動過緩、低血壓、暈厥等表現。當患者出現上述症狀,完善心肌損傷标志物cTn顯著升高,心電圖可見ST段擡高時,可考慮診斷STEMI;若ST段壓低和/或T波倒置,則有可能是NSTEMI。
03肺栓塞
通常肺栓塞指的是肺血栓栓塞症,少見的還有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等。下肢或骨盆深靜脈血栓脫落是引起肺栓塞的主要原因。
患者多有手術、創傷或骨折、惡性腫瘤、妊娠、長期卧床等病史。肺栓塞的臨床症狀缺乏特異性,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煩躁不安、甚至有瀕死感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有時可伴發绀、低熱,嚴重時會導緻暈厥或意識喪失。動脈血氣提示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
完善心電圖檢查呈SⅠQⅢTⅢ圖形,電軸右偏,可見肺型P波及右束支傳導阻滞圖形。胸片可見楔狀陰影。肺動脈血管造影可确診,而D-二聚體<500ug/L時,可基本除外急性肺栓塞。
04主動脈夾層
約半數主動脈夾層由高血壓引起,尤其出現在長期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患者常以驟然發生的劇烈胸痛為主,疼痛多為"撕裂樣"或"刀割樣"難以忍受的持續性銳痛,可伴有煩躁、面色蒼白、大汗、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現。
胸痛的部位與夾層的起源部位密切相關:
夾層累及主動脈根部,可導緻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反流;
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可表現為典型ACS;
夾層破入心包則引起心髒壓塞。胸腹部增強CT作為主動脈夾層的首選确診檢查。
此外,完善胸部X線可能有縱隔增寬,心髒彩超有時也可發現主動脈内遊離内膜撕裂片。
05急性氣胸
起病急,患者突感一側胸痛,針刺樣或刀割樣,持續時間短暫,繼而出現胸悶和呼吸困難,伴刺激性咳嗽,深呼吸時胸痛加重。張力性氣胸時可有煩躁不安、發绀、出冷汗、脈速、虛脫、心律失常,甚至意識不清、呼吸衰竭。典型體征為患側胸廓飽滿,呼吸運動減弱,叩診鼓音,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氣管向健側移位。胸部X線可見患側透光度增高,無肺紋理可見,肺壓縮。
06其他胸痛
胸部的胸壁組織結構和胸腔内的髒器、組織以及膈肌、膈下部分髒器在炎症、缺血、外傷、腫瘤、機械壓迫、理化刺激等因素的作用下,都可以引起胸痛。例如:縱隔氣腫、心包炎、胸膜炎、肋軟骨痛、胸壁痛、食管疾病以及情緒障礙(焦慮、抑郁)導緻的功能性胸痛。
由此可見,能夠引起胸痛的疾病極其繁雜。對于患者,出現胸痛時,應及時就診;對于醫護人員,遇到胸痛患者,首先要評估其生命體征,當患者出現神志模糊或意識喪失、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呼吸急促、低血壓及低氧血症等征象,提示高危胸痛,應立即搶救,第一時間做心電圖,查心肌酶譜、D-二聚體或血氣分析。
在搶救的同時積極明确病因,對于無上述高危臨床特征的胸痛患者,需警惕可能潛在的危險性。對于生命體征穩定的胸痛患者,詳細詢問病史是病因診斷的關鍵。
以上文章來源于公衆号 魅力螺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