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同學漲粉為什麼這麼快

張同學漲粉為什麼這麼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15:47:48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12月16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兩個月吸粉1600多萬,争議、模仿、圍觀也紛至沓來,張同學是誰?一個返鄉青年用短視頻建構的家鄉》的報道。

伴着魔性的音樂,張同學從東北大炕上一躍而起,拉開粉色印花窗簾,穿起掖在枕頭下的襪子,下床喂狗、養雞、“嘎肉”、做飯……開始了看似粗糙,實則飄逸灑脫的一天。

憑借着高頻快剪的視頻風格,張同學在抖音平台兩個月内就已迅速吸粉1600多萬。與他相關的話題屢屢登上熱搜榜,一系列的争議、模仿、圍觀也紛至沓來。“張同學是誰?”“他的家鄉如何?”“他想表達什麼?”

帶着這樣的疑問,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來到了遼甯大石橋市建一鎮松樹村。

張同學漲粉為什麼這麼快(張同學倆月吸粉1600多萬)1

12月8日,在遼甯省大石橋市建一鎮松樹村,張同學家外景色。圖片均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楊青攝

家鄉與老屋

一進村,就可以看到金黃的田地裡,紮着大大小小的稭稈堆,遠處渺渺的炊煙在村與山之間彌散。順着光潔的水泥地往深處走,蜿蜒的小徑上高高矮矮地點綴着一個個白牆灰瓦的現代化民居。

張同學經常拍攝的那間老屋,紅瓦磚房,夾在一衆白色瓷磚貼面的民居之間,顯得有些破舊。房間裡,棕紅色的木櫃、陳舊的DVD機,貼滿貼畫的玻璃書櫃……這些富有年代感的陳列與擺設保持着20世紀90年代的模樣。

“這是我爺爺的房子,是我用來拍攝的地方。我自家的房子實際上在前院。”張同學解釋說。

他穿一件舊青布棉襖,紅撲撲的圓臉盤上,印着幾道或深或淺的皺紋,泛紅的眼睛下浮着眼袋,略顯疲憊,鼻頭間還沾着一抹剛擦過臉的衛生紙屑,着實有些“粗糙”。

前一天,他剛剛接受過三家媒體采訪,每天都有近百名粉絲來到這裡與他合影。其中,不少人還來自外省。為了防疫,他的朋友們在老屋旁邊架起了桌子,來訪的人必須簽字、測溫、佩戴口罩。

曾經落寞的老屋一下子變成了村子的“網紅景點”,門口多了好幾輛外地牌照的汽車。

張同學漲粉為什麼這麼快(張同學倆月吸粉1600多萬)2

12月8日,在遼甯省大石橋市建一鎮松樹村,張同學在家中準備拍攝短視頻。

鄉愁與短視頻

面對記者的采訪,他開始有些抗拒,雙手插兜,坐在炕沿上側對着我們。直到抽完一根煙,他才漸漸放松下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張同學原名張凱,與網絡上的種種猜測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松樹村人。如今36歲的他,經曆過許多波折。初三年級辍學後,他做過大車司機,與朋友合夥開過汽修廠,但都“沒成大事”。汽修廠還因管理不善、意外失火,賠了30多萬元。

“當時我就住在汽修廠的一間5平方米的屋子裡,一張木闆床,一台電視機和一個DVD機。”張同學說,那個時候他總是失眠,常常把光盤反複塞進DVD機裡,擠在木闆床上觀看,淩晨4點多才能睡着。

2014年,修理廠徹底倒閉後,他拎着行李回到了松樹村。“剛走到村口,我心裡一下子敞亮了起來。”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依舊是熟悉的樣子。沉澱一段時間後,他又開始了在村子裡的創業,但還是以失敗告終。

張同學漲粉為什麼這麼快(張同學倆月吸粉1600多萬)3

12月8日,張同學在家中指着上學時照片中的自己。

他在空地上養的5000隻雞,還沒到一年,就趕上了雞瘟。“當時真想幹出點什麼,但就是幹不好。”張同學說,2015年開春,他跟着朋友到山東開店打工,每月能賺到一萬元左右。2020年7月,因為家裡面生了二胎需要照顧,他又重新回到松樹村,開始籌劃拍攝短視頻。

“我最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他的很多鏡頭都很刁鑽,我每次都把自己想象成攝影師,會從哪個角度拍成這個效果。”張同學說,他最開始是叫來幾個賦閑在家的發小一起拍。

這群30多歲的男人女人們,有時候是在村裡的空地,“鼓手”用木棍敲着水桶當鼓手,“吉他手”把紙箱子剪成吉他模樣,随意撥弄。張同學擔任主唱,在雨中狂熱地獻曲。有時候他們會跑進山裡,扮成西遊記裡的師徒四人,來一場無厘頭的表演。每次拍完,幾個人總會熱乎乎地在屋子裡“嘎肉”,舒舒服服地喝一頓酒。

張同學漲粉為什麼這麼快(張同學倆月吸粉1600多萬)4

12月8日,在遼甯省大石橋市建一鎮松樹村,張同學在家中剪輯視頻。

破舊的老房子、和兄弟們“嘎肉”吃飯、每晚看DVD……張同學把過去的自己都投影在自己的視頻裡。在他看來,這是他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對家鄉深深的鄉愁。此外,端着盆去河裡洗衣服、扒火炕、上山砍柴、挖地窖等這些城市人看似遙遠的場景,在這座村子裡依然是大部分老人的生活常态。

對張同學來說,視頻裡的農村生活“是否真實”的探讨,并沒有意義。他更多像一個非專業的“農村導演”,因為劇情需要,他糅合了回憶與現實,通過短視頻建構一個自己所理解和懷念的家鄉。

張同學漲粉為什麼這麼快(張同學倆月吸粉1600多萬)5

12月8日,張同學小時候的照片。

走紅與未來

現實中,張同學童年記憶裡熱鬧的鄉村,正在慢慢老去。在松樹村,雖然大部分人家都蓋起了幹淨整潔的民居,洗衣機、電腦、地熱等一應俱全。但與中國部分農村一樣,松樹村面臨着老齡化的問題。

由于村裡山地多,耕地面積人均不到一畝,很多年輕人選擇到附近的鄉鎮打工,村子裡常住人口以老人為主。

直到張同學爆火後,一輛輛湧進村子的外地牌照車,一個個趕來打卡合影的粉絲,才讓這座小山村“年輕”起來。張同學的發小二濤,一天下來就加了上百個人的微信,經紀人、合作商、粉絲什麼人都有。

張同學漲粉為什麼這麼快(張同學倆月吸粉1600多萬)6

12月8日,在遼甯省大石橋市建一鎮松樹村,張同學在家中喂貓。

來自網絡的追捧終究是一時的喧嘩,這座小山村始終要回歸甯靜。住在張同學老屋不遠處的李大娘說,對于張同學的爆火,大家都對這個曾經憨厚淳樸的鄉親給予了厚望。“張凱他很老實,我倒不怕他變壞,就希望他以後能把我們附近村子的農産品都賣出去。”

對于張同學來說,當聚光燈突然一下聚焦到一個農村漢子身上時,他也陷入了迷茫。“我不确定具體以後會幹什麼,但是賣一些家鄉的農産品,讓家鄉變得更富裕、更熱鬧,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下午四點半,記者和張同學告别離開了松樹村。随着暮色漸深,老屋前的粉絲少了許多。車窗外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片,讓人看不真切。隻有山腳下的民居裡,亮起星星點點的光,才能讓人略微有些心安。

張同學漲粉為什麼這麼快(張同學倆月吸粉1600多萬)7

12月8日,在遼甯省大石橋市建一鎮松樹村,張同學在家門前。

圍觀“張同學”,我們看到了啥

最近,新晉網紅“張同學”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随着知名度迅速提升,社會各界圍繞“張同學”的讨論越來越多,就連消防部門都“盯”上了“張同學”——對他視頻中使用老化插排、室内用炭火盆和銅火鍋等消防隐患發出提醒。很多人都在讨論:當我們圍觀“張同學”的時候,究竟看到了什麼?

破敗村屋、滿屋舊家具、冒着紅色火苗的竈膛、炕頭的炭火盆……“張同學”視頻裡的鄉村,是典型的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東北農村生活場景。“張同學”自己也表示,村屋是爺爺留下的遺産,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視頻表達一種懷舊情緒。也許正是這種似曾相識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人們的共鳴,近兩個月在抖音已吸粉超1600萬。這一現象也折射出一個迫切的問題:鄉村需要更多被看見并重新審視。

許多網民留言說,在“張同學”的視頻中,看到了鄉愁。随着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市民,曾經炊煙袅袅、小橋流水的鄉村生活成為美好的回憶。在短視頻平台,“張同學”營造的略帶懷舊風的鄉村生活場景中,人們找到了記憶裡的鄉愁和心靈的慰藉。

除了看到鄉愁,人們還從“張同學”的視頻裡,看到正在逐漸老去的鄉村的縮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求學、務工,進城安家,部分鄉村的空心化、老齡化等問題随之産生。在這裡,更多的是老舊的房屋、老去的人們、留守的婦女兒童,鄉村要振興、要發展,力量在哪裡?這些深層次的問題,不由得我們不去深思。

“張同學”在網絡上火爆之後,很多粉絲從全國各地到他的家鄉去“求合影”“打卡”,也增加了“張同學”生活的村莊——松樹村的曝光率。從現實角度考慮,這種被“看見”是有意義的,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該怎樣去振興、怎樣去發展、未來農民的生活該往何處去、我們的精神原鄉該如何安放……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前幾年就已火爆海内外的“李子柒”到當下的“張同學”,他們背後承載的是人們對鄉村田園牧歌生活的向往、懷念和珍視。采訪中,“張同學”也告訴記者,未來,他希望借助自己的人氣,幫助家鄉的鄉親們推銷農産品,改變自己村莊的面貌。這種樸素的願望無疑是好的,但實現鄉村振興,僅有“張同學”們還遠遠不夠,需要我們每個人透過熱鬧的視頻背後去深思、去行動、去守望我們共同的美麗鄉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