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随着經濟的迅速發展汽車的需求量急劇增加,但是國内的各種汽車不僅産量不足,品質也滿足不了需求。不僅轎車需要進口,卡車也需要進口,同樣,商務面包車更需要進口。這樣,1984年到1986年間中國不僅進口了大批的日本轎車,日本的各種面包車也進口了不少。這其中以中型面包車數量最多,它們成了很多企事業單位的标配。這些日本面包車不僅好用,外出談事也有面子,其中一些客貨兩用的型号更是好用,今天就回顧一下這些當年的日本進口中型面包車。
豐田海獅(H50)
80年代中國進口數量最多的日本面包車就是第三代的海獅(H50)系列了,之所以上來就是主力也是有原因的。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初期時中國進口過少量的第一代海獅H10和第二代的海獅H40,和其它豐田車一樣,這批海獅口碑非常不錯。因而當大批進口的時代到來時,豐田海獅(H50)自然就成了首選。
第三代豐田海獅(H50)
70年代末期進口過第二代海獅(H40)
進口中國海獅(H50)很多是标準軸距版,标準軸距版的車身長度為4420毫米(長軸版為5025毫米),車寬為1690毫米,标準軸距版和長軸版海獅都向中國出口過。這代海獅進入中國後獲得了一緻好評,好用且故障少,成為中國中型面包車中品質的标杆。
随着海獅的口碑越來越好,國内一些組裝廠自然坐不住了,也來蹭一下熱度。以130底盤為基礎,模仿海獅外殼的各種“賽豐田”、“賽海獅”問世了,80年代國内組裝廠用榔頭敲钣金的工藝比不上現在,距離150米外就能分辨出哪個是“李鬼”。三十年前的中國從上到下都沒有知識産權概念,能仿造出外觀和豐田相近的車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三菱L300
和同時期其它中型面包車相比,三菱L300外形有些與衆不同,菱角更分明些。這是L300的第二代車型,它的個頭比豐田海獅(H50)略小一些。它有标準軸距版、長軸版、平頂版和高頂版,長軸版的車身長度為4445毫米,車身寬度為1690毫米,動力為一台1.8升100馬力發動機,這幾個版本中國還都進口過, 高頂版是商務面包車,平頂标準軸距版更多是客貨兩用,北京郵政還采購了一些L300用作郵件運輸車。
日産巴甯(C120)
日産巴甯Vanette(日規)
巴甯(C120)是日産汽車公司1978年推出的一款面包車,有标準軸距版和長軸距版,長軸距版車身長度為4230毫米。80年代中國進口最多的日産公司中型面包車就是第一代巴甯的長軸版,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在B柱後面增加了一個長條玻璃窗。
日産佳奔(E23)
日産佳奔(E23)
日産佳奔(E23)和同時期的豐田海獅規格相仿,它的車身長度為4350毫米,車身寬度為1690毫米。和豐田海獅以及三菱L300的進口數量相比,日産佳奔(E23)的數量對是較少的。 90年代,一汽引進這代佳奔車身底盤技術結合488發動機生産了CA6440解放小面包,它的名氣似乎還更大些。
馬自達E2000
和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批量進入中國的豐田和日産相比,馬自達批量進入中國的時間較晚,從1984年開始這個品牌的車才出現在北京街頭,開始很多人不知道它是哪裡來的品牌,那時中國連一個知名度高的汽車雜志都沒有。第一批進中國市場的馬自達汽車有E2000面包車,以及929、323轎車和B系列皮卡,相比之下E2000面包車的數量進口的更多些。
五十鈴WFR
80年代,五十鈴的WFR面包車在南方更多些,這款面包車也被很多人認為同時期最漂亮的日本中型面包車。
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中檔以上中型面包車市場都被幾個日系車型瓜分殆盡,各種日系中級面包車個個口碑都不錯,主要原因是那時候國産車的品質差的太遠。這種情況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得到改變,随着國産面包車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日本進口面包車變得昂貴(1997年一輛進口海獅賣41萬元),到了90年代後期,日本中檔面包車統治中國市場的局面才算是結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