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少新人來說,看到同為絮凝劑的PAC和PAM,就像看到葫蘆娃一樣,完全分不清。
PAC是無機物,中文名聚合氯化鋁,也叫堿式氯化鋁或者羟基氯化鋁;
PAM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中文名聚丙烯酰胺,平均分子量從數千到數千萬以上都有可能。
這就注定了PAC和PAM必然是大不相同的。
01絮凝機理不同
PAC能絮凝是因為水後能打破小顆結構,PAM能絮凝是因為入水後會形成網狀入把固體小顆粒兜在一起。
PAM能絮凝是因為入水後能打破小顆粒之間的電平衡,讓廢水中的固體顆粒自己聚在一起。
如果用專業名詞的話,PAC的絮凝機理是卷掃作用機理。
PAM的絮凝機理是電性中和機理和架橋絮凝機理。
02顔色不同
PAM一般有白色粉末。
PAC就是樸實無華黃色、黃褐色這三種顔色。
PAC裡的棕色是因為摻了鐵,顔色越白說明鐵粉越少,水處理行業用不着那麼純的,所以大家見得最多的是黃褐色。
摻鐵粉有利于中和懸浮顆粒表面的電荷,更容易絮凝
03用量不同
PAC的用量一般是200-300PPM,也就是就是平均每升廢水要用200-300mg。
PAM的用量一般是3-10PPM,也就是平均每升廢水用3-10mg。
PPM代表百萬分比,1PPM=0.001‰,在濃度非常低的情況下使用。
04使用方法不同
PAC使用前要把固體配制成濃度10-20%的溶液,再倒入池中,使用方法輕松,沒有什麼特殊要求。
PAM使用前要把固體配制用幹淨的水配置10-20%的溶液,再|成濃度0.1~0.3%倒入池中,使用方|的溶液,再緩慢的便輕松,沒有什麼倒入池中,倒快了特殊要求。
會堵塞管道不說,儲存和調配還容易出幺蛾子。
PAM這貨沒事的時候會自己降解,配好溶液放一段時間不用就失效了,運輸和儲存過程還不能接觸到鐵,因為鐵離子是PAM化學降解的催化劉。
操作加藥泵隻需要思考一個問題:
把加藥桶裡配置好的藥劑溶液按照什麼速度抽取到池子裡,才能達到上面說常規用量?
這個和池子的進水流量有關,所以還得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假設:
-加藥桶裡藥劑溶液的濃度為A;
-每升污水最适用量為B;
加藥流量指示(LPM)= (1000/600)×T×(B/A)
LPM是升/分鐘,進水流量是噸/小時,換算下單位而已。
PAM的微觀結構是個長條形的分子鍊,溶于水後分子鍊上面的官能團大部分可以電離出去,根據這些官能的據特性又可以把PAM分為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和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使用前要先做個試驗來确定藥劑種類和最佳用量。
配置溶液時需要把PAM分批逐次加入水中,然後攪拌60分鐘,等顆粒狀及稠團狀完全消失時才算配制完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