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寫了B組,這次把倍耐力,米其林,鄧祿普,馬牌,愛風,神鋼等A組的對比評測寫完。換胎必看!8大品牌,11款輪胎橫向對比評測-B組
A組第七名:神鋼010 Apex
也許單複合橡膠的作用僅僅讓其更彈。
盡管有一些不足,但是Apex還是完成了我們的所有測試。
車手感受
Apex的橡膠有那麼點粘地的軟綿感。但是感覺略微偏軟了點。它沒别的品牌那種犀利,清晰地路感。這款輪胎的抓地力還不錯,但是路感确實太模糊。輪胎初期磨損不大的時候路感還不錯。輪胎中間的抓地力很不錯,但是兩側的抓地力則差了許多。穩定性一般,因為輪胎有一點橡膠蠕動感。
A組第六名:米其林 Pilot Power 3
Power 3折合人民币三千一百多點的售價位居價格第三位。但是三個車手主觀項的評分卻并不高,這拉低了Power 3的整體評分。
上市兩年的Power3不斷在進化,它使用了法國公司的Pure模型與其多層混合橡膠技術,米其林認為這種技術能為車手提供最佳的性能表現。
Power3的價格排名第三,但是公平的說這并不是很多,比A組平均價格僅高了23美元(折合人民币約207元)。但是對于一對輪胎,三千一百多塊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和最便宜的神鋼相比更是覺得貴。
Power 3前後胎的重量都在在A組中排名第三輕。但是總重量加起來則是第二輕的。比愛風Xtreme3和鄧祿普Q3分别輕了約60克和180克。但是和超輕的第一名倍耐力相比,米其林則重了差不多100克。
Power 3的測試表現優缺皆有,操控要怎麼說呢?當我們在享受其賽道轉向敏捷的響應時,它的走線似乎又有點偏移。但在粗糙和不平的街道時,PilotPwer又有很好的高速通過表現。
在賽道上Power3的總熱胎時間成績位居第三(四分鐘冒頭),街道則更好,位居第二,比倍耐力還好那麼一丢丢(分别為184.7秒和187.8秒),還要說明的是,米其林測試的時間是一天中第二冷的時候。
由于在賽道上它的走線問題,其圈時是A組中最差的(1’34.7)。但是街道卻是它拿手的地方,街道測試則上升到了第三名,比普利司通和馬牌都要好。最終賽道和街道的時間總和加起來排名倒數第二。
盡管其胎重較輕,但車手主觀評分和上述客觀分數都較低使得Power3的總體得分排到了A組第六的成績。
總圈時成績很差,在A組中排名倒數第二。.
車手感受
我對這對胎的感受不好。走線總感覺在變化,使得我很緊張。每當我開始壓彎它的走線便開始偏移。它沒有一個穩定的行車感受。我覺得它的橡膠材質應該有更出色的表現,但是在賽道上壓彎時,輪胎側面感覺卻并不好。轉向很敏捷,壓彎快速。在街道上,對路面的不平應對很好。熱胎時間能更快就好了,它甚至比B組中一些輪胎的熱胎時間更長。
A組第五名:愛風Ultra Xtreme 3
Xtreme 3超過500美元的價格隻比超過600美元的倍耐力Supercorsa SP便宜。Xtreme 3的劈彎感受并不如我們期待的那樣線性流暢,抓地力和操控穩定性充足,但還未達到極緻。
愛風參加A組的型号為Xtreme3,Xtreme 3隸屬于愛風的頂級運動産品線3DUltra。與參加B組的愛風Supersport一樣,Xtreme3采用了單複合橡膠結構,當然,Xtreme 3的橡膠配方粘地力更好。
超過500美元的售價,僅低于倍耐力SupercorsaSP ,比便宜的神鋼Apex貴了兩倍還多,比馬牌還貴93美元(約600元)。這對于一款名氣不如米其林、普利司通、鄧祿普的輪胎來說價格确實不便宜。
前輪是唯一輕于9磅的(約8斤),比第二輕的倍耐力SP還輕約200多克。但是Xtreme3的後胎确是第二重的,除了神鋼外比倍耐力等其他品牌都要重。前後輪加起來的總重量位居A組中第三輕。
Xtreme 3的操控表現不錯,但對比A組中優秀的其他産品就一般了。尤其是劈彎過程中的線性感并不如我們期望的那樣,抓地力和穩定性不錯但都還未能達到極緻。
和參加B組測試的愛風Supersport一樣,Xtreme 3的熱胎時間很短,隻比鄧祿普慢一點排名第二。對于圈時方面,盡管Xtreme3是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測試的,它依然隻獲得了第四名。在街道上也是在最熱的時候測試的,暖胎時間成為了A組最短的,不到二十秒就達到了最佳溫度。
盡管Xtreme3的抓地力應該比B組的愛風Supersport更好,但是在A組圈速測試中,賽道上Xtreme 3隻比米其林快一點,街道測試則是最慢的。
但是我們在試着習慣Xtreme 3的操控感覺,盡管它的價格不便宜,性能卻沒有我們期望的好。因此,毫無疑問愛風Xtreme 3的綜合排名排到了第五的位置。
但我們還算喜歡這款胎,我們試着花更多的時間熟悉它的操控感覺
車手感受
我花了一段時間來熟悉它的操控感覺,它的輪胎側面形狀不錯,但是壓彎似乎不夠激進,能夠更犀利點就好了。在進彎的時候感覺有那麼點遲鈍,但一旦壓下去後就很好了。不算糟,但過彎時在車子從直立到傾斜下去的過程不夠流暢利落。相比他們的對手,它還是少了點靈敏。抓地力還不錯,但壓彎時輪胎側面那種粘地感還不夠,我不斷地調整姿态找尋那種最佳的粘地過彎的感覺。
A組第四名:普利司通Battlax S20
一如既往,普利司通在性能與價格之間權衡得非常好,S20是A組第三便宜的輪胎。我們很喜歡使用這款輪胎,較長的熱胎時間等項目拉低了它的排名。
參與A組的普利司通型号為S20。S20是在2012年推出的,S20為、參與B組測試的BT-016 Pro的升級版。胎面布置經過重新修訂,調整過的雙複合橡膠材質兼顧了耐磨性與抓地力。
像往常一樣,S20在性能與價格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它比馬牌隻貴3美元,而比愛風Xtreme 3則便宜了90美元(約583元),比米其林便宜了67美元(約434元),比倍耐力SP則便宜了235美元(約1523元)!
S20的前胎重量與米其林Pilot Power 3相當(第三輕)。後胎則略高于平均水平,比愛風Xtreme 3和神鋼Apex都貴一點,因此前後輪總重量為第二重的,盡管也重不了多少。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S20,那麼“均衡”這個詞是很恰當的。操控性,抓地力和穩定性都令人愉悅,而且你很容易便能找到感覺。每個車手測試的主觀感受得分都比較居中。
而說到熱胎時間,S20則比較遜色了,它的熱胎時間是A組中最長的。在賽道上它差不多整整六分鐘才達到理想溫度。但要說明的是它也是在一天中最冷的時候測試的。在街道上的熱胎時間要好一點,但也僅比Apex快一點。最終賽道街道的熱胎時間總用時位居熱胎時間的倒數第一,這也拉低了其整體得分。.
在圈時方面,賽道上這個日本品牌排到了第四快(1’31.7),比Q3和馬牌分别慢了1秒和1.2秒,但比SP則慢了整整3秒。街道上的排名也一樣,與米其林的用時差不多。
我們很享受S20的騎行,熱胎時間拉低了整體得分,如果你在尋找一款較均衡的胎,那麼這款A組排名第四的輪胎則是個不錯的選擇。
S20的操控和抓地力都很好,路感和熱胎時間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車手感受
整體來說這款輪胎很不錯,操控感與轉向都不錯,抓地力也好。但是它的抓地力還沒達到極緻,你不能清晰地感覺到抓地極限在哪兒。要是轉向和路感能再犀利清晰一絲絲就更好了,當然它也絕對不差。感覺橡膠稍微硬了一點,但我還是很喜歡它,用它去賽道日遛遛是個不錯的選擇。
A組第三名:馬牌Sport Attack 2
Sport Attack 2的表現讓我們非常驚喜,在這個價位為我們提供了高性能的表現。
馬牌參加A組的輪胎為SportAttack2,三年前登場的SportAttack 2使用了獨特的設計和複合橡膠,這個德國公司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廣闊的道路性能。
SportAttack 2的價格是A組倒數第二便宜的。一對胎的價格為409美元(折合人民币約2651元),隻比最便宜的247美元(約1601元)的神鋼貴(神鋼确實太便宜了),更比普利司通S20與鄧祿普Q3便宜。
SportAttack 2一對胎的總重約為11千克,隻比A組的平均重量略低。後胎比鄧祿普和米其林略重,但比愛風和普利司通輕。前輪隻比Q3輕,比其它品牌都重點。
不論是在賽道還是在街道,SportAttack 2感覺都略有遲鈍,尤其是在街道,你需要更用力點才能控制它的走線。攻彎的時候一旦你壓下去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抓地程度,穩定性不如鄧祿普和S20高,但也絕對不差,而且橡膠的彈性讓它的騎行感受十分有趣。
SportAttack 2 的暖胎用時145.8,位居第四。測試時間為下午最熱的時候,第二天街道測試時間稍早一點,名次落到第五,不如愛風和鄧祿普。
在圈時方面,不論賽道還是街道,馬牌的成績都讓人欣慰。在賽道它的圈時是第二快的,為1’30.5,比優秀的鄧祿普Q3還快0.4秒。但比頂級的倍耐力SP還是慢了2秒。而第二天的街道測試Q3則反超了SportAttack 2兩秒,比米其林PilotPower 3也快了0.3秒。賽道街道的綜合圈時排名位居第三。
盡管沒有一項的得分能夠讓我們驚訝,但是所有項目的綜合還是超過了平均成績的,如果想買一款有趣又不算太貴的輪胎,那麼馬牌SportAttack 2還是挺合适的。
馬牌壓彎時稍微有那麼一頭發絲的蠕動,但是它的過彎感覺和抓地力還是非常棒的。
車手感受
這款輪胎的複合橡膠很棒,車感也比愛風Xtreme 3要好。輪胎邊緣的抓地力非常棒,讓你禁不住要加大油門來嘗試它的極限。耐磨性也不錯,第一圈到第五圈性能都沒什麼衰減,但是在轉向時略顯呆滞,反應有點慢,我得調整我的騎行風格,更早一點點開始轉向。穩定性還OK,但是輪胎比對手們偏軟一點點。
A組第二名:鄧祿普Sportmax Q3
Q3的價格在A組中還是很有競争力的,直接對馬牌與普利司通形成強力競争。賽道的圈時也不錯,1’30.9的成績位居第三。比馬牌和倍耐力分别慢了0.4秒和2.2秒。
鄧祿普的理念是輪胎要能适應任何路況條件,滿足任何車手的需要。而SportmaxQ3正是這種理念的産品。Q3在兩年前由鄧祿普推出,為老款Q2的升級版。.
Q3的價格在A組中很有競争力,直接對馬牌與普利司通形成威脅。比愛風和米其林都要便宜點。而比倍耐力SP則便宜了33%。
雖然Q3的後胎很輕了,但仍比倍耐力重了點,排名第二。前輪卻很重,和神鋼一個級别,超過了10磅(約4.54千克)。因此抵消了其後輪優勢,最後前後輪總重量排名第三重。
敏捷、精準、抓地力和穩定性方面Q3都做得很好。輪胎的橡膠稍彈,這種彈性很好,能讓你清晰地感覺到胎面與路面的接觸情況。但總體來說在一些地方這款美國制造的輪胎還是比倍耐力SP略顯僵硬。在急加速的時候能稍微感覺到輪胎的蠕動感,但是幾乎沒什麼影響。
Q3是在在氣溫較高的時候測試的,因此在熱胎方面表現較好。49.3秒的熱胎時間排名第二。雖然第二天成績略差為一分多鐘,但整體熱胎時間得分依然排到了第二。
賽道的圈時方面,成績不錯,1’30.9的圈時位居第三。比馬牌和倍耐力分别慢了0.4秒和2.2秒。第二天的賽道測試Q3則迎頭趕上,快了馬牌一秒,比倍耐力SP也僅慢了0.8秒。總體得分Q3排名第二。
Q3在賽道街道的各項得分都比較好,不論是操控,抓地力,和整體感覺,都是比較細膩的。對Q3我們沒什麼好抱怨的,隻是略微有點缺點,因此總分排名第二。
Q3在街道和賽道的各項都有着出色的性能表現。
車手感受
一款我最愛的輪胎,操控和路感都很好。輪胎橡膠稍微有點彈,但是這個彈是良好的“彈”。抓地力強到難以置信,前胎的感覺有着專業賽車輪胎的範兒。騎上去你能明顯地感受到它強大的抓地力,尤其是彎道。這款輪胎比愛風和馬牌都要軟點。但是輪胎有那麼一絲絲的蠕動感。
A組第一名:倍耐力Diablo Supercorsa SP V2
價格方面倍耐力的價格不但最貴,而且貴得太狠了,比最便宜的神鋼Apex貴了2.5倍!在街頭的優勢稍弱,比Q3和米其林分别快了0.8秒和1.5秒。
如果你是一個發燒友,那麼倍耐力的“大菠蘿”DiabloSupercorsa SPV2肯定是你最好的選擇。倍耐力的多項數據獲得了第一的排名。這款誕生了兩年的V2型号采用了雙複合橡膠結構,倍耐力為其注入了意大利人豐富的比賽經驗。
“大菠蘿”也是這次測試中最貴的,比神鋼Apex貴了2.5倍!就算和米其林、普利司通、鄧祿普等大牌廠商相比,它也貴了25-45%。
如果你追尋的是極緻的性能表現,那麼倍耐力确實做到了。它的前輪不是最輕的,比愛風Xtreme3重了約1.5磅(折合約650克)後胎則輕易成為了最輕的,不到13磅(折合約5896克)。
一開始測試,SP便運動感十足,精确度也很高,壓彎時讓騎手不自覺想壓得更低。它清晰的路感達到了讓人震驚的地步,它能同時釋放車手和車輛的潛力,讓人可以從容逼向車輛的極限。轉向靈活的同時又沒有影響到穩定性。在賽道上以240km/h的速度通過八号彎的時候能感受到的那種粘地性比普利司通和鄧祿普都要好。
盡管它的抓地力以及操控都很好,但是它的熱胎時間卻稍長,賽道上206.8秒的熱胎時間使得它排到了第四名,盡管測試的時間不是最熱的時候,但也隻比最高溫度低4.5度。第二天在氣溫最冷的時候進行街道測試,熱胎時間也是排名第四,用時187.7秒。
除了熱胎時間稍長外,SP的圈時則完勝對手。比馬牌和鄧祿普分别快了1.8秒和2.7秒。在街道SP的領先優勢則下降了些,比Q3和米其林分别快了0.8秒和1.5秒。
實話說,花667美元(約4329元)買這對胎确實讓人有點肉痛。然而,如果你不在乎這個售價,你要的是超爽的賽道體驗、要的是釋放你座駕的潛力,那麼這款意大利輪胎正是你的答案。最後恭喜在這次的對比評測中,倍耐力“大菠蘿”Diablo Supercorsa SP V2打敗了衆多對手獲得了冠軍!
如果你不在乎這個售價,你要的是超爽的賽道體驗、要的是釋放你座駕的潛力,那麼這款意大利輪胎正是你的答案
車手感受
這正是我想要的輪胎,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後胎胎高較高,這款胎能真正地改變了車輛的動态表現。它将重心前移點到前輪,使得轉向響應增加(屋君注:後輪擡高使得前傾角更小,拖曳距變短,因此轉向響應增加)。你還想要什麼更多呢?較快的熱胎時間,抓地力強,通過所有彎道時輪子都像抹了膠水一般粘在地上,精确的操控轉向感受使得你可以更激烈地騎行,它是這次測試中我最愛的輪胎,如果要在賽道日和機友們進行戰鬥賽,那麼毫無疑問我會選它。
對比總結得分表:
輪胎參數
廠家推薦胎溫
熱胎所需時間
附B組對比測試:換胎必看!8大品牌,11款輪胎橫向對比評測-B組
原文出自摩托車美國,摩托屋原創編譯,轉載請注明出處
摩托屋 微博:摩托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