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合雜合半合?生命源因素中的三焦與五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純合雜合半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生命源因素中的三焦與五行
【作者:趙緻生(1943-2021),發表于2011-05-19】
生命源因素中的三焦與五行之間的關聯關系。好有一比。
“三焦”如滾滾流淌的水,
“五行”如江河流水中的泥沙。
泥沙随着奔騰江水在大江大河中流淌。當流水停止流淌的時候,泥沙就會從水中沉澱出來而與江水分開沉積于水下。
泥沙不是江水,它存在于江水未流動之前,而分離于江水不流動之後。
泥沙參與了江水的流動過程,是流淌的江流一個組成部分。
但是,江水停止流淌了,泥沙仍然是泥沙。
我們用江水與泥沙的關聯關系來比喻物質與生命之間的關聯關系。
在生命存活期間,物質象泥沙融合進江水中一樣共同流淌,
在生命結束之後,泥沙仍然是泥沙。
隻是由江河的上遊位移到江河的下遊罷了。
物質與生命的關聯關系也是如此,生命誕生時就如涓涓細流,逐漸彙成奔騰的大河。細流中有小泥沙,大河中有大泥沙。江河流進了湖泊與海洋,就如同生命到了盡頭,泥沙仍然還是泥沙。
我們從泥沙參與河水的流淌過程來看,泥沙有三個過程:
一是流水沒有流淌前,泥沙的存在,
二是流水流淌過程中,泥沙融合進流水,
三是流水結束後,泥沙仍然是泥沙。
我們把泥沙比喻為物質,
把流水比喻為生命。
為的是說明生命存活時期,物質與生命的一體性。
生命結束後,物質仍然是物質,它再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了。
但是,物質在生命中的運動形式,絕對沒有流水攜帶泥沙共同奔流那麼簡單。他們與生命運動一起形成了變化的輪回,我們把物質在生命過程中的輪回表達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輪回,借以說明泥沙融合進江水流淌的(運動抑揚)的結構性,(更相動薄)變化的次序性。
但是,物質運動不是生命的本而是生命的标。就如泥沙與江水一起奔流一樣,流水停止流淌之後泥沙就自然停止了它的(運動抑揚)與(更相動薄)。
同樣,生命過程中的木火土金水,在生命停止之後也一樣停止了它們之間的(運動抑揚)與(更相動薄)。
前面,我們已經講了“與生命俱生,俱來,俱往,俱亡”的三個因素:形命,性命,壽命,并稱它們是生命的三焦結構體系。
現在我們把奔流的江水比喻為生命的三焦體系,稱為生命源因素。
這樣,我們就把生命劃分為奔騰的江水與随波逐流的泥沙兩個部分,分别表達物質與生命源因素的關聯關系,稱為生命三焦體系與生命物質五行體系。
顯然,生命源因素中,
生命三焦體系是與生命俱生/俱來/俱往/俱亡的一個體系性結構。
物質五行體系,是一個生命誕生後,可以與生命俱來,俱往的一個體系結構,它們不具有與生命具生,俱亡性。
與生命俱生/俱來/俱往/俱亡的隻有“形命,性命,壽命”三個根本因素。
那麼,“形命,性命,壽命”與物質五行之間的關聯關系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構呢?
我們可以通過〖格物緻知〗與〖博物辨識〗兩種方法,認識到它們的關聯關系的存在。
但是,這種關聯關系具有“三命三焦論”與“物質五行論”之外的(未知)性。
物質五行論因為不是生命俱生與俱亡的源因素,所以,重點的(未知)表達,應該是生命源因素的(未知)性。
在中醫基礎理論中,把“形命交關,性命交關,壽命交關”的(未知),用三個符号作出了表達:精氣神。
生命是一個(已知)“形命交關,性命交關,壽命交關”的體系,
同時也是一個對交關(未知)的“精、氣、神”之六合體系,稱為六神,六精,六氣。
六合的理論在春秋時,莊子為之曾經立論。但是由于易經神文化壟斷八百年對三焦避諱造成的形性數一體性認識的失傳,已經很難再見其(鐘鼎文化)時代的理論真谛了。所以,也需要對六合是什麼重新再解釋一下。
“六合”在易經後,通常隻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之合,意思是泛指天下或宇宙。廢棄了(鐘鼎文化)時代用六合表達屬性三焦論體系,與三焦論體系與外界構成的(未知)關聯關系。
所以,大多人對六合之可不可論,可不可議,可不可辨的三個知識層面的理解并不能一緻。所以,我們要對六合這一概念,重新認識一下:
六合之外,之所以不論,是因為六合之外無窮可止,
故不可論形之方界,無限可格,
故不可論性之終始,無序可盡,
故不可論數之或然。
六合之内,之所以論而不議,是因為六合之内
界清方明,故形之化可點、可線、可面,可體。
論而有據,無可再議。性之化可向,可相,可象,
論而有系,無可異議。數之序有變有通有對有反,無可非議。
春秋經世,之所以不辨,是因為(運動抑揚,更相動薄),時行有常,周而複始,定論于幹支,異議于經緯。二十四折節一出,則無再辨之間隙。
天之浩瀚,在六合之外,可議而不可論。
天地人之合在六合之内,可論而不可議。時間與空間的理論,“可議而不可辯”是指辯論會使不同的議論走向對立相反的絕對認識,而違背時間與空間的統一性。
這樣,中醫基礎理論中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五行六合)學說。
顯然,什麼是生命,是三焦五行理論,是(五行六合)學說。
但是易經後棄三焦,故中醫為了易經的避諱,追随以氣數為認識主線,變成了(五運六氣)學說。至于(五行六合)學說與(五運六氣)學說之間有什麼不同,我們在後面的文章中會逐漸講到的。
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吧,明天繼續。
三焦五行中的(已知)與(未知)
【2011-05-20】
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通過形性數的三焦體系性,把生命分為三個不同的(運動抑揚,更相動薄)相對變化形式,即形命,性命,壽命,而且可以通過形性數的認識法則表達為生命的結構體系。這樣,我們就可以稱生命的源因素中,這些東西是我們可以認識的(已知),稱為形性數體系。
但是,在生命的形性數體系之外,還有我們尚且(未知)的東西存在,我們就用具體的(未知)符号在生命源因素的結構體系中來表達它,并通過(屬性數學)确定(已知)而求(未知)的方法來研究它,表達它,繼續認識它。
在中醫基礎理論的範疇中,我們可以常見到用以表達生命(未知)因素的幾個符号:精氣神。
但是,它又不是絕對(未知),
神:我們可以通過具體的行為來表達這個(未知)與(已知)的狀态關聯關系,如有神,無神,定神,忘神,走神,慌神,傷神,留神,入神,心神……都有具體的行為定義範疇。
生命與神的關聯關系,也可以表達為:神氣活現,神滅形消,所以,生命的存在與神有非常重要的關系: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那麼,如何來認識這個(未知)的因素呢?
其雖然神妙莫測,但也(可知)神籁自韻。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神與生命諸事物中的關聯關系來認識它的存在:
神采煥發與神色焦慮,是兩個不同的精神狀态,而且他們的存在,都有具體的形态與表情的具體認識标準。
誰也不會把一個神色怡然的人說成神志不清,
誰也不會把神情自若的人說成是神色倉皇,
神雖然是(未知)的東西,但是它的具體存在狀态卻是具體的,有形,有象,有度,有準的。
神與生命的關聯關系也不是(未知)的。因為我們可以通過人體形性數的具體内容,确定什麼是神飛氣揚,什麼是神不守舍。也不會把神情恍惚說成神色自若。其中的原因是我們可以通過神與生命其它行為狀态的關聯關系作出确定:如神安則氣定,神勞則形瘁,神錯則意亂……使神與生命的關聯關系具體化,因果化。
形性數,就形成了,形性,形數,性形,性數,數形,數性(已知)六合體系。
精氣神,就形成了,精氣,精神,氣精,氣神,神氣,神精(未知)六合體系。
顯然,(已知)與(未知)六合體系之間,形成了(已知)六合與(未知)六合體系之間的關聯關系。這種關聯關系共有三十六種四象的結構形式,中國遠古文化中稱之謂三十六天罡之數。
人的生命源因素中形成了(已知)與(未知)兩個六合體系,兩個體系之間的關聯關系有三十六式,是中國(鐘鼎文化)時代的遠古人類對生命認識的最本源知識體系。
這個體系也是一種屬性框架式的結構模式,除了在生命科學中被應用之外,在軍事上也經常使用。也就是說敵對雙方,(已知)與(未知)的關聯關系也同樣可以歸納為三十六種,采用哪種方法來對敵作戰或者策劃軍事行動,也依據這個規律來進行分析。易經後,這種分析方法雖然失傳了。但是,春秋時代孫子重新悟出了敵我雙方的(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聯關系變化也在三十六式的掌握之中,所以他定出了兵法三十六計,也是源于中國生命科學的知識體系。
這個知識體系之所以能在中醫學中與古代軍事兵法學中被保留下來。主要原因是天子也是人,雖然自稱為神權天授,但是也是授權不授命,其生命的存在仍然無法擺脫這個規律的屬性變化框架。所以統治者,一為了保命,二為了保權。所以,保命不能廢棄醫學,保權不能放棄對軍隊的統領。
所以,中國的醫學在周易避諱的大環境中,還保留了商周之前的銅人經,保存了針灸與經絡學說。雖然廢棄了三焦與五行之間關聯關系的生命源因素認識體系。三焦在銅人經中的記載則無法删除,所以,十二經與(五運六氣)說還仍然保存了下來。
但是,在天人合一的易經理論壟斷八百年傳承的封建專治文化制度下,中醫為了存活,不得不用陰陽五行理論替代了三焦(五行六合)論一體化的生命認識體系。把八卦與易數的天理絕對化成為中醫的定式,使中醫理論進入了一個陰陽醫學的特殊表達體系。
所以,中醫的醫理在現代隻保存了陰陽辯證觀。這也是中醫基礎理論的解釋工作除了用(現代科學)的物質醫學重新解釋之外,隻論陰陽觀作為傳統中醫解釋的一種唯一現象在中國盛行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中醫的醫學發展,目前并不缺少治病的方法與治病的技術,因為五千年積累下來的與疾病治療得到的經驗已經形成了不同門派的多個知識體系。無論是補土派,溫中派,壯腎派,滋陰派,……他們都不缺少治療本門派内疾病的治療方法與技術。但是,這些門派之間缺少一個統一的醫學理論,缺少一個促進中醫繼續發展的理論。沒有中醫的統一基礎理論,中醫的各門派之間對疾病的認識仍然是一盤各自為政的方式方法,而不是醫學理論。不僅無法統一,而且也沒有再發展的可能。
今天就講到這裡了,明天我們繼續講。
長程六合與短程六合
【2011-05-21】
前面的文章講過黃道升降之間的(更相動薄)折節的(客觀存在)性。上午與下午之間的中午點化認識。
我們所看到的黃道運動,是由太陽的(初升點),(升降折節點),(降沒點)三個點以及三個點之間形成的兩個段構成的。
那麼,太陽是哪來的?太陽落到哪去了?
我們依據上節講的六合認識理論,
可以把(已知)與(未知)之間的屬性關聯關系通過升點,沒點的(更相動薄)轉折來認識它的有。
可以通過“有的(已知)與無的(未知)”來認識它的無。
初升之點,可以稱為太陽從哪來的(未知),與太陽初升後的運動狀态(已知)之間的點化認識折節。
太陽降落至沒有了的折點認識,也可以把它說成是(已知)與(未知)的(更相動薄)。
(已知)的太陽升降可研究性結束,
(未知)的太陽落在哪裡去了的問題産生。
顯然,
(已知)範疇的探索是太陽在天空中升降(運動抑揚,更相動薄)。
(未知)範疇的探索是太陽從哪裡來的,太陽又降落到哪裡去了。
這樣,
太陽的(初升點)就是太陽從哪裡來的(未知)範疇(更相動薄)為太陽在天空中升起的(已知)範疇的轉折點,我們稱它為黃道中的(未知)與(已知)的銜接折點。
太陽的(沒落點)就是太陽從天空中降落的(已知)範疇變化到太陽落在哪裡去的(未知)範疇的轉折點,我們稱它為黃道中的(已知)與(未知)的銜接折點。
=>形成了(未知)與(已知)的銜接,(已知)與(未知)的銜接。
這樣,黃道就形成了(已知)與(未知)兩個部分。
(已知部分)是太陽初升至太陽沒落,
(未知部分)是太陽沒落之後到太陽初升之前。
通過我們對(屬性數學)的學習,大家會發現,
黃道的(已知部分)存在于我們可認識的六合之中。
黃道的(未知部分)存在于我們可認識的六合之外。
六合是什麼?
自然之六合是(上下,東西,南北)。
人類認識的六合是(上下,前後,左右)。
太陽的運動進入六合,是從(未知)進入(已知)。
太陽的運動在六合中消失,是從(已知)進入(未知)。
這樣,(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聯關系,就變成了(六合之内)與(六合之外)的(新認識)層面上的新問題了。
六合之内,是我們可以通過聲色味的具體感知,覺悟而獲得(自然六合)與(人身六合)關聯關系而形成的(已知),
六合之外,是我們無法通過聲色味的具體感知與覺悟獲得(自然六合)與(人身六合)關聯關系認識的範疇。
所以,我們在前面文章中給出了:
六合之外,之所以不論,是因為(六合之外)無窮可止,故不可論形之方界;無限可格,故不可論性之終始;無序可盡,故不可論數之或然。
(六合之内),我們可以對(已知)的探索與研究得到具體的理論。
所以,我們給出了一個:六合之内,之所以論而不議,是因為六合之内界清方明,故(形之化)可點/可線/可面/可體。論而有據,無可再議。(性之化)可向,可相,可象;論而有系,無可異議。(數之序)有變有通有對有反,無可非議。
人類的知識範疇應該是(六合之内)的知識,人類科學研究的範疇應該是(六合之内)确定的範疇。科學不是漫無止境的無限,它是人類認識相對性形成的(知識圓圈)。
這個圓圈可以随着人類認識到的六合體系的變化而變化。也可以在一個六合範疇中表現出來它的長程性與短程性。
黃道的長程性與短程性的概念,大家也許很陌生。但是,晝夜的長短變化卻人人皆知。白天人人可以見到太陽,夜間則不知道太陽在什麼地方去了。
黃道的長程是晝長夜短,
黃道的短程是晝短夜長。
黃道的(已知)與(未知)在晝夜之六合變化的層面上,出現了長程與短程的(運動抑揚)的屬性特征。晝夜之識,包括黃道的(已知)與(未知)兩個部分,
晝為黃道的(可知)與(已知),
夜為黃道的(不可知)與(未知)。
(已知)與(未知)在一個共同的晝夜體系之内(運動抑揚,更相動薄)。
(運動抑揚)的是長程與短程,
(更相動薄)的是黃道有無形成的(已知)與(未知)。
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個(已知黃道)與(未知黃道)之間的變化關系:
(已知)産生于(未知),
(未知)産生于(已知)。
(未知)是(已知)之源,
(已知)是(未知)之本。
顯然,黃道的(已知)與(未知)之間,形成了一個知識的來去認識(新認識)。
(已知)來源于(未知),(未知)來源于(已知)。這種認識的相對性,用(現代科學)的簡單線性因果關系的(認識方法)是很難理解的。因為
知識的(已知)之來,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知識的有并不是一個無限連續的一個發展過程,它必然在自然中存在于一個(從有到無)的進入(未知)的過程。
它們之間的變化關聯關系形成的規律性是:沒有(未知)就不可能産生(已知),沒有(已知)也不知道什麼是(未知)。
那麼,知識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把它用黃道初升與沒落的過程來表達它:
(來從來處來),(去從去處去)。
來處之前是(未知),去處之後是(未知),
人的知識範疇隻限止于(來從來處來)與(去從去處去)之間。而“來處之來,去處之去”,則是六合的内外之分也。
那麼,知識就相對性的定格于(來從來處來),(去從去處去)的六合體系之内外之分了嗎?
我們從黃道的晝夜認識層面可以看到,它還存在晝夜合一的再繼續變化性,就是春夏秋冬。中國遠古時代的人類對春夏秋冬的黃道連續再認識,進入了一個新的知識認識層面了。它的(來從來處來),(去從去處去)的變化規律性,則是(已知)與(未知)統一體系構成的再(運動抑揚,更相動薄)了。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明天再繼續講長程與短程的笃新怠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