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知心錄
編輯 | 知心錄
“爸,我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千萬别告訴我媽。”
年僅25歲的馮細安此時正躺在病床上苦苦掙紮,萬般無奈的他給父親發了這樣一條短信。
就在前幾日,馮細安被确診為癌症晚期。
父親收到消息後急忙趕往醫院,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馮細安的病情稍微平穩了一些。
可沒過多久,母親的一通電話讓父親頓時慌了神。
- 壹 -
馮細安,1992年出生于浏陽市古港鎮的一戶農家,父母以種地為生,作為家中的獨子,馮細安從小就特别受寵。
為了供孩子上學,夫妻倆拼命埋頭苦幹,他們對兒子的愛毫無保留,總是想把最好的給他。
而馮細安也非常争氣,大學畢業後在長沙做設計行業工作,薪資待遇較為豐厚,工作穩定後他又順利地結婚生子。
可以說馮細安已經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然而命運無常,馮細安多年的努力最終付諸東流。
家庭美滿事業有成卻身患絕症。
馮細安在長沙工作的幾年裡,不光有了一份可觀的收入,還擁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夫妻倆人商量後規劃着今後的生活,他們決定在長沙買房定居,之後再把父母接到身邊享享清福。
可是這些美好的幻想卻在幾個月内化為烏有。
2017年3月,剛剛回到家裡的馮細安覺得自己身體有些不适,吃了幾片感冒藥後便躺在床上準備休息。
從前幾日開始他就出現了咳嗽、氣短等症狀,起初馮細安并不在意,直到病情越來越嚴重時他才發覺到不對勁。
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他準備第二天就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
經過檢查後,馮細安被确診為胸膜腫瘤晚期。
突如其來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讓馮細安愣在了原地,他無法相信自己正值壯年時期,怎麼會突然患上絕症。
回想自己寒窗苦讀十幾年,好不容易有了成果,如今卻發現自己已經命不久矣。
他癱坐在地上,大腦一片空白,心中陣陣的苦楚翻湧而出。
那天,醫院的病床上又多了一位絕望的患者。
前期的化療費用就花了将近10萬元,可這些隻是杯水車薪,後續的治療費用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兩人都在外地打工,平日裡妻子一個人照顧時不免有些難以招架,無奈的情況下,馮細安向父親發出求助。
父親馮先光已經五十多歲了,聽聞兒子的遭遇他顧不上收拾行李,隻是草草地向妻子馬章蘭交代幾句後便趕往長沙。
在出發前他告訴妻子,自己隻是想兒子了,出去玩幾天就回來。
可是這蹩腳的理由和倉促的模樣分明就是在糊弄她,馬章蘭猜測兒子很有可能是出事了。
她放下了手中的農活,開始在村子裡四處打聽兒子的消息。
而最終愛子心切的她,卻無法面對現實,走向了無盡的深淵。
馮先光看着病床上臉色蒼白的兒子很是心疼,回想起幾個月前兒子回家過年的時候還是神采奕奕精神煥發,如今卻成了這副模樣。
父子兩人相視無言,此時的馮細安有很多話想跟父親講,但是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那天晚上,他們聊到了深夜,有時會開懷大笑,有時會抱頭痛哭。
從那之後,父親留在了醫院,照顧自己的兒子,馮先光怕父親累着,曾多次勸說讓父親回去,可是這個執拗的老頭卻一直不肯,就這樣照顧二十多天。
直到一通電話打來,父親的臉上露出了絕望的神色。
- 貳 -
“先光,咱家的存折我藏在櫃子上面,還有一條金項鍊也在那放着,你在那好好照顧兒子。”馬章蘭說完便挂斷了電話,絲毫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當父親再次打過去時,手機裡傳來了用戶已關機的提示音。
壞了,剛剛妻子的一番話像是在交代後事!
他連忙撥打了家裡親戚的電話,讓他們幫忙尋找妻子的下落,與此同時,馮先光返回病房向兒子匆匆告别後,急忙踏上了回家的列車。
雖然丈夫不肯說出實情,可她還是打聽到了消息。
隻不過馬章蘭并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隻是囑托哥哥幫他買瓶暈車藥,表示自己打算去長沙看望兒子。
當天下午,她讓妹妹暫時看護孫子,然後獨自一人向村外走去。
“當時姐姐讓我幫她帶下孩子,她去山上砍些草回來喂羊,誰承想現在卻找不到人了。”
馮先光打來的電話,讓親戚們頓時慌了神,幾十個人分散開來四處尋找,他們擔心馬章蘭會做出極端的行為。
可是後山上都找遍了也沒見到馬章蘭的蹤影,她到底去哪了?
沒過多久,他們收到了一個噩耗。
村旁有一條廢棄多年的池塘,有人在那發現了馬章蘭的蹤迹,聞訊趕來的親戚們被眼前的景象吓得不輕。
池塘邊放着她的鐮刀和手機,馬章蘭正漂浮在不遠處的水面上。
當衆人合力把她撈上岸時,發現馬章蘭早已沒有生命體征。
在場的所有人為之沉默,他們之前所料想到最壞的情況還是發生了,惋惜之餘親戚們将馬章蘭移到了家中,準備等馮先光回來後商量後事。
這時,馮細安的叔叔馮健(化名)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急忙掏出手機給馮先光打了過去,電話的内容很簡單,就是告訴他先不要去找妻子,回村後先到家裡來一趟。
電話挂斷後,他還是不放心,于是派人去村口的公路上接應馮先光。
可惜事不如人願。
當天晚上7點,天色已經漸晚,衆人坐在家中左等右等仍然不見馮先光的身影,就連去接應的人也聲稱沒有見到他。
這讓馮健有些摸不着頭腦,按理說馮先光早就該到了,難道是路上堵車了?
正當衆人疑惑之際,馮健的手機突然響起,來電人正是馮先光。
馮先光此時正站在岸邊,微風吹來絲絲涼意,可他的内心卻異常地苦澀。
一個小時之前,馮先光乘坐的出租車停靠在後山附近的馬路上,當他匆匆往家裡走的時候,卻無意間聽到了妻子遇難的消息。
他打電話向馮健交代完後事,将自身的衣物褪去放在岸邊,然後向池塘縱身一躍,消失在無盡的黑暗之中。
妻子馬章蘭離世後僅隔四個小時,丈夫馮先光在相同的地點以同樣的方式飲恨而去。
一個幸福的家庭瞬間變得支離破碎。
當親戚們再次趕到池塘邊時,衆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岸邊放着馮先光的衣物和鞋子,平靜的池水看不見一絲的波瀾,他們還是來晚了一步。
由于天色已晚,他們隻能向當地的救援隊尋求幫助。
經過漫長的尋找,淩晨2點10分馮先光的遺體被打撈上來。
這樣的結局實在令人痛心,為什麼夫妻倆會在兒子患病時突然選擇跳河自盡?
- 叁 -
此時在醫院病床上的馮細安還不知道父母已經跳河身亡,剛剛妻子得知消息後盡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緒,生怕丈夫發現異常。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除了妻子在病床邊照顧,家裡來了幾個親戚輪流替換看護,也正是這個舉動,讓馮細安産生了懷疑。
當他每次向叔叔追問時,得到的答複都是一樣的。
“他倆在老家有事要忙。”
馮細安還是不放心,父親回家已經過去快一周的時間了,為什麼沒有一點消息,這期間裡他每天都會給父母打電話,可是電話始終沒有應答。
早在事發那天,馮健考慮到侄子現在重病在身,如果将這個消息告訴他,可能不利于康複治療。
為此,衆人決定暫時隐瞞真相,可是謊言終究會破滅,他們隻能用無數個謊言去彌補。
“前幾天你父親勞累過度住院了,母親在醫院看護呢,所以暫時來不了。”
很顯然,這些善意的謊言明顯站不住腳,馮細安終究還是知道了實情。
馮細安在手機上看到了那則新聞。
哀悼之心大于死,他在病床上曾失聲痛哭,也曾黯然失色,失去雙親讓他難以平複心情。
“我要回去,回去見他們最後一面。”
馮細安執意要出院回家,此時任何人都無法勸動他的念頭,無奈之下,叔叔給他辦理了出院手續。
第二天一早,馮細安在衆人的攙扶中坐上了回家的車。
此時的馮細安已經不再流淚,他猶如行屍走肉一般雙目無神,對他來說,疾病的折磨并不算什麼,可是心中的那份苦楚卻無法面對。
到家後,他在父母的靈牌前長跪不起、不吃不喝,搖擺不定的身形幾度将要摔倒,而妻子則在一旁默默地服侍着。
這個苦命的孩子在一夜之間成了孤兒,父母的離世讓他難以接受。就在幾天之前,父親還在病床邊照顧着他,可是現在卻陰陽兩隔。
早年間父母含辛茹苦供他上學,如今他終于能夠報答父母的恩情,可是他卻永遠失去了這個機會。
苦楚難言于表,心中的沉悶讓馮細安沉默寡言,更多的時候他都在回憶着從前,回憶着小時候那段美好的時光。
馮細安的身世讓人感到可憐,他的父母到底為何在孩子身患重病時選擇離開人世?馮細安之後的生活又該怎麼辦呢?
- 肆 -
早在幾十年前,馮先光夫婦曾有過兩個孩子,隻不過都是因病夭折,最大的年紀才三歲。
馮細安是夫妻倆最後的希望,雖然他從小就體弱多病,但是在兩人的悉心照料下,馮細安得以長大成人。
如今含辛茹苦幾十年,兩人傾盡心血好不容易就要苦盡甘來,兒子卻突然患上癌症晚期,沉重的打擊讓馬章蘭難以喘過氣來。
她無法再次承受喪子之痛,于是選擇了最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當父親知道消息後,難以抑制心中的壓力,一直以來他都是個堅強的漢子,可是就在那天猶如大壩潰塌,他終究扛不動了,巨大的身形緩緩地倒下。
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他們為馮先光夫婦舉辦了葬禮。
那天,作為兒子的馮細強撐着身體坐在墓前,他向父母絮叨着自己童年的趣事,同時他還保證等自己的病好了,就帶着他們去周遊世界。
結語:馬章蘭曾經曆了兩次喪子之痛,直到兒子馮細安慢慢長大後她才逐漸走出陰影,可是突如其來的壞消息讓她又回到了當年恐懼的陰影之中。
看似回避怯懦的背後,實則是父母沉重而又悲壯的愛。
參考文獻:
《尋情記》:兒子患癌,父母為何選擇走上絕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