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忍讓不是讓人無休止的變本加厲

忍讓不是讓人無休止的變本加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18:14:3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世界上所有做出過重大貢獻的,無一不是具有良好美德的人。

從某種程度或角度來說,忍,不是美德,它隻是害怕關系破裂的懦弱表現。

害怕關系破裂的人,往往是一段關系中步步退讓的人。其人本身在其他事情上,也許很強悍強勢,隻在某段關系中因患得患失,特别在意和害怕失去,從而一再突破自己的底線,去忍讓對方。

另一方面,從一般的社交互動中,我們多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基本性格與主張。

比如,有些人在社交場合非常強勢,事事以自己的意志力為先,不允許他人超越自己之上。而有些人則完全相反,遇事唯唯諾諾,不敢自作主張,總是跟在群體意見後符合他人決議,哪怕是群體決議已經損害到個人利益,也不敢提出異議,而隻是默默跟随忍讓。

忍讓不是讓人無休止的變本加厲(忍讓從來都不是美德)1

這種忍,有時的确可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但更多時日之後,自己一方面因為受盡委屈而感到不快和憋悶,另一方在衆人眼中也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所受欺壓越來越多,最後導緻惡性循環。

那麼忍讓,什麼時候才算得上是美德呢?

我們認為,當一個人為了維護比他更弱小的人的利益而忍讓一時欺辱的時候,是為美德;當一個為了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小部分權益時的忍讓,是為美德。

所以,如果一個人清楚知道何為美德,就會清楚知曉何種忍讓值得。

美德:美好高尚的品德。在人格心理學範疇裡,美德是指可以給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東西。它包括并不限于力量,勇氣,自信,樂于助人等積極因素。

在西方積極心理學中,美德是性格上的優等概念,不同的性格優勢能彙聚出不同的美德,可以說,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

忍讓不是讓人無休止的變本加厲(忍讓從來都不是美德)2

而在社會整體潛意識中,美德是為大衆所推崇的高尚行為,是一種自制的、積極的态度。

其中,具有道德感是美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更多的顯示為對陌生人、自然、世界建立起 “有意義有價值”的聯系的強烈意願。

而美德的字面意義,也可以理解為能讓人變得更美的品德,人因為有美德而顯得更帥氣、漂亮、更有吸引力,皆因它是一種從内在産生出來的力量。


當一個人的内心對世界有愛,對生命有尊重,對時間以及萬事萬物珍惜時,他自然而然就會産生美德。

正是這種來自内心最深處的東西,會讓人更年輕有活力,也更會讓人感到親切。擁有美德的人,對世界與生活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幸福感。

相反,忍讓是一種性格上的被動收斂,是一種心理上的自卑,或是因對眼前身邊關系的患得患失而對自己真實感受的一種扭曲。

忍讓不是讓人無休止的變本加厲(忍讓從來都不是美德)3

當個體的生命因為某種目的而被迫喪失掉自己的尊嚴或原則時,當個體為了獲得愛而先行閹割自己的訴求時,當自己必須依靠喪失原則的退讓來獲取他人尊重和正眼相看時,整體上就已經完全脫離了“美德”的範疇,而僅僅是為了眼前所求,對尊嚴與生命的彎折。

害怕關系破裂而一再忍讓 隻會讓結果變得更壞

選擇忍讓,如果隻是出于個人目的,則已然是下策,這其中深有奧義。

我們都很熟悉墨菲定律(Murphys law),意思是說,一件事情,如果存在變壞的可能,哪怕這種變壞的幾率隻有0.01,它最終也是會發生的,并且,一旦發生就會引起最大的損失。

通俗的說就是,如果一直擔心某種事情會發生,那麼它就極有可能會發生。換在個人體驗上就是:越害怕失去,就越容易失去。

一旦害怕失去,人的行為和心理就會變形。

忍讓不是讓人無休止的變本加厲(忍讓從來都不是美德)4

比如擔驚受怕,疑神疑鬼,患得患失,一旦關鍵人物稍微忽略自己的感受和付出,就會認為對方是在抛棄自己,不在乎自己,從而逐漸變得異常敏感、性格不穩定,總是懷疑他人,認為他人對自己的忍讓和付出毫不在意,進而心生怨憤,遷怒于他人。

事情發展到最終,雙方不歡而散,一方拼命忍讓閹割自己想要維護保全的一段關系,悉數喪失在自己的猜疑和恐懼中。

那麼,因為害怕失去而忍讓的懦弱選擇是如何産生的呢?主要來源于不正确和不合理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Auto Suggestion)

這是指由五種感官(視、聽、嗅、味、觸覺)帶來的心理暗示。自我暗示通常分為積極消極兩種,讓我們以愛情和友情為例來說明這兩種情況。

積極自我暗示包括:

  • 1. 要愛對方、寬容對方、正視對方合理需求
  • 2. 想盡一切辦法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和關心
  • 3. 想盡一切辦法讓兩個人相處起來更舒服自在

忍讓不是讓人無休止的變本加厲(忍讓從來都不是美德)5

這些自我暗示通常是以自己為主角來思考問題的,透露着樂觀融洽的精神和心理狀态。

消極自我暗示則完全相反,從情緒開端就站位不正,它的出發點往往是:

  • 1. 萬萬不能讓人讨厭自己
  • 2. 萬萬不能讓自己在乎的人離開自己
  • 3. 萬萬不能失去他/她
  • 4. 萬萬不能讓人覺得自己沒有責任心
  • 5. 為了以上目的,自己必須有耐心,不能亂發脾氣

以上種種,皆屬被動思維和低人一等的氣息,透露出患得患失的悲觀消極态度。


而自我暗示之所以起作用,往往在于不理性分析,而隻接受自己的意念去行事。

所以,越是積極的暗示,就能帶來好的效果,越是消極暗示則越會帶來惡果。

一味的忍讓,也許可以換得一時的好感和所得,但由于忍讓者的心理和行為往往建立在消極的自我暗示基礎上,所以,他所擔心的關系破裂或失去,最終還是會發生。

忍讓不是讓人無休止的變本加厲(忍讓從來都不是美德)6

擺脫越忍讓越害怕,越害怕越失去的幾個方法

(一)積極向上的自我暗示

既然我們的潛意識容易受暗示影響,你暗示什麼,就将得到什麼。将“害怕失去”的消極暗示思想清除,繼而換成積極向上的自我暗示。

(二)讓彼此都舒服大于一切

良好的關系,一定是适時适度剛好需要的。

無論是兩個人相處,還是在群體中的相處,既讓自己舒服,又讓他人也覺得舒服是一段關系中最為重要的環節。而正是一環節,更能考驗一個人的美德、心胸和人際關系處理方式和技巧。

(三)把重心關注放在自己身上

當你害怕“失去”,就等于把決策權、審判權毫無保留的交給了外界。一旦外界占據主動,那麼作為個體的人就一定會處于被動狀态,被動的等待外界或他人對自己宣判。

忍讓不是讓人無休止的變本加厲(忍讓從來都不是美德)7

與其主動讓自己被動,為何不将重心放到自己身上?

明确“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我好一切都好,我不好一切都不好,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時間和命運交給别人來審判呢?努力奮鬥提升自己,是在任何環境下都應該堅守的态度與準則。

忍讓從來都不是美德,隻是害怕關系破裂的懦弱表現。

知曉美德為何物,分辨得出忍讓是對自己的閹割還是奉獻,清晰明了一段關系對自己的意義,才能在屬于自己的人生路上,收獲應有的成果,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有價值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inciarelli A., Salamin H., Polychroniou A., Mohammadi G., Origlia A. (2012) From Nonverbal Cues to Percep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Attractiveness.

第一心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