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強直性脊柱炎的感慨?風濕科:普勇斌 雲南省中醫醫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得了強直性脊柱炎的感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風濕科:普勇斌 雲南省中醫醫院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中軸關節和肌腱韌帶骨附着點的慢性炎症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炎性腰痛、肌腱端炎、外周關節炎和關節外表現為特點,主要累及中軸關節和外周關節等組織,表現為關節、關節囊、韌帶和椎間盤等的骨化,椎間關節、肋椎關節和四肢關節等的炎症與增生。其早期臨床常見表現為腰背疼痛、晨僵、胸廓疼痛和外周受累關節疼痛,後期主要表現中軸關節和外周受累關節的畸形骨性強直,直至影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适應能力和就業工作等。中醫将本病歸屬于“痹症”範疇,屬于“痹症”中的“骨痹”、“腎痹”、“曆節”、“背偻”、“骨極”或“大偻”等。早在中醫學四大經典中的《黃帝内經》中就針對“痹症”有專門論述,經後世醫家不斷深入研究及發展,對本病的認識不斷深入,臨床用藥效果滿意。
AS在世界各地分布廣泛,不同種族和地區間的患病率差異較大。在亞洲,日本一項大型回顧性調查顯示其在1985-1996年間的發病率為0.01%。我國AS的總體患病率在0.3%左右。研究顯示AS患病率印第安人最高,白種人次之,黃種人低于白種人,黑種人最低。本病在各年齡均可發病,發病年齡集中在15-35歲間,平均發病年齡25歲左右,8歲以前和40歲以後發病少見。國内研究報道男性平均發病年齡小于女性。在性别上,AS發病以男性多見,國外報告男女患病比例為9:1;近來也有學者提出男女在AS的患病率方面并無差異。在我國确實患病以男性多見。
發病因素:
主要以1、遺傳因素:被普遍認為在AS發病中起主導作用。
2、環境因素:研究報道,微生物感染可能參與了AS的發病。
治療方面:時至今日,尚無特效藥物能夠治療AS。現主要以口服藥物控制疾病,延緩疾病發展為主。現代醫學主要以非甾類抗炎藥(柳氮磺胺吡啶、醋氯芬酸等)、免疫抑制劑(來氟米特、甲氨蝶呤等)、生物制劑等為主要治療措施,至疾病後期可手術介入(脊柱後路截骨矯正術、髋關節置換術)治療,以恢複關節功能。祖國醫學,《素問。痹論》雲“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強調風、寒、濕三氣為強直性脊柱炎包括在内的痹症發病的重要誘因。就其AS而言,多數醫家認為本病病位在骨屬腎,腎精不足,督脈空虛為其本。故治療上應在祛風、散寒、除濕的同時,兼顧補腎強督等治法。輔以中醫特色理療,如:針刺、中藥熏洗、熱敷、艾灸、刮痧等方法。
功能鍛煉:研究發現,早期應适當活動,改善脊柱關節活動幅度,能夠預防關節脊柱畸形。每日上、下午各進行一次鍛煉,以輕度疲勞、每次活動量以不引起第二天關節症狀加重為度,每次時間為20分鐘左右。活動如:擴胸運動、深呼吸、頸腰椎前屈、後伸、側屈、旋轉運動和俯卧“小燕背飛”動作。全身有氧運動,如:遊泳、太極拳、八段錦等。
日常生活:良好的坐立姿勢,站立:應盡可能擡頭挺胸、收腹和雙眼平視姿勢,注意減少脊椎負重,避免長期彎腰活動。坐姿:保持腰部挺直,避免身體向前彎曲,常有規律的活動脊柱,通過坐直和向後活動肩膀來伸展脊柱。坐的時間不要太長,要常站立、散步和舒展身體。肥胖病人應減輕體重,以減輕關節負重。并要有充分睡眠休息時間。勞逸結合,防寒保暖,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如寒冷、潮濕、過勞、精神刺激、感染等。居住環境最好向陽、通風、幹燥。患者睡平闆床,低枕或去枕仰卧位。
飲食:應以低鹽、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高鈣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膩的食物,忌煙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