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是否可以提高速度,來實現永生的願望?比如說在世界中人們沒辦法找到一個靜止質量為零的物體,它能夠産生超光速的速度。
這也就證明光速是目前為止,人們能夠發現的運行最快的一種速度。
那麼,人是否可以發明一種以光速同行的宇宙飛船,讓人生活在這樣的宇宙飛船中,是不是就可以達到永生了呢?
從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我們得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那就是在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其實就是光速,很多人會産生不解。
如果人們拿着手電筒一邊打着它,一邊又在奔跑着,那這時光的速度不就等于人的奔跑速度加上手電筒自己的光速嗎?那這不就是一種超光速的體現形式嗎?
其實這種說法在狹義相對論上是不被認可的,愛因斯坦認為光速和任何物體所産生的速度進行合成,它依舊還是屬于光速的一種類型。
它沒辦法超過光速,因此超光速隻是一個概念,人們還沒辦法在自然界中得到具體的一種體現。
既然光速如此之快,那麼人們要是發明了一種速度和光速相媲美的宇宙飛船,我們是不是可以造成時間靜止的假象?
這樣我們就可以達到永生的境界了呢?其實這個答案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早已經被否定了。
其實這種假設在物理學界,早就已經被提出來過。它有一個專業名稱叫做鐘慢反應,也就是說當人的速度要是到達了光速,時間有可能會從我們自身而言趨于靜止,很多物理學家還就這個假設發表過深入探讨。
有不少物理學家認為,如果一個物體的運行速度足夠快,那麼時間對于他本身來講就會顯得很慢。而這種表現形式就叫做鐘慢效應,在現實生活中人類其實也能在周邊發現這種情況。
比如說我們的工作效率加大,時間運用的少,可工作卻能做的很多,這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好像過得很慢。
如果人們的工作或奔跑速度接近光速的話,那麼鐘慢效應是不是就可以體現得更加明顯了呢?
當然。當我們的運行速度更加接近光速時,我們就有可能會達到神話的水平。像傳說中的神仙能夠飛越千山萬水,那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像孫悟空能夠一個跟鬥十萬八千裡,這種那種運行速度好像就是我們追求的。而在神話中,不論是孫猴子還是其他的神仙,他們都擁有長生不老的壽命。
這對于人類來講,那就是對于永生的追求。
但是神話依然不能夠與現實挂鈎,從科學角度來講,一個人的時間如果是靜止的,不代表外界的時間也是靜止的。人們想要通過時間來達到永生,那也是一種妄想的說辭。
因為人不可能以一種無限接近光速的效率飛行,如果時間突然一下靜止了,人們也不知道外界會發生什麼。
即便鐘慢效應成立,倘若我們的飛行速度接近于光速,那麼時間這時對于我們來講好像變得靜止了。
可周邊的一切都會發生變化,比如說我們的思維也有可能會突然靜止,世界也會翻天覆地。那麼這時候即便人類是到達了永生,又有何意義呢?
何況這還隻是一種假設,并且假設并不被一些理論所支持。且看在外太空工作的宇航員們,他們曾經搭載着宇宙飛船高速運行過。
雖然這種速度無法與光速相媲美,但對比人類在地球上的奔跑速度而言已經夠快了。可在對比之下,你還是會發現宇航員并非更容易達到永生?
由此可見,我們借助媒介的運行速度很快,和我們人類能不能永生是一點關系都沒有的。
因為很多東西都需要一個參照物,就比如說時間它其實并不是一個客觀的體現,它隻是人類對于事物發展過程的一個參照尺度。
你可以說它是一個概念,也可以說它是一個被人類用來統一事物發展過程的一個标準。
也就是說時間不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東西,那麼這時候我們用速度去衡量自己的壽命,好像沒辦法直接進行比較。
即便我們假設能夠造出一艘與光速相媲美的宇宙飛船,我們可以搭載在這樣的高科技内并相對地球做高速運動。
那麼我們去看地球上的一切變化,都會像是在看慢動作一樣。因為我們的運行速度快了,那我們做事的效率好像也會被提高,但這一定是有參照物作為前提的。
比如說我們把地球上的事物運動做參照物,那麼人類生活在光速飛行的宇宙飛船裡面,就會覺得外面的一切事物運行效率非常低。
在這樣的宇宙飛船裡長大一歲,可能地球上的同齡人早已滄海桑田,或許地球上再也沒有他們的蹤迹。
但這隻是參照物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參照物定義成宇宙飛船裡的乘客本身,那麼事情依舊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我們不去看地球上的事物運動,隻看以光速飛行的宇宙飛船裡面的事情,我們還是該做什麼得做什麼,時間并沒有因此而被拉長或壓縮。
我們的壽命也許平均還是80歲左右。畢竟時間它隻是一個概念,它并不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東西,不像橡皮泥那樣被人随意地拉長或壓縮。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人類的壽命可以達到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全球壽命最短的生物是蜉蝣,它是一種很小的昆蟲。
從壽命的角度來講,蜉蝣沒辦法和人類生活的時間長相媲美,它們一天就經曆了自己一生所有的過程。
從誕生到結婚生子再到生命的終點,不到24小時就全部演繹完了。
這時候的浮遊是不是很像在以光速行駛的宇宙飛船上的乘客,看到地球上的人類是一樣的感覺?蜉蝣的生命好像很短?
這是對于我們而言,這歸根結底還是參照物的問題。
蜉蝣自己可并不認為它的生命不長,因為它的參照物就是自己,蜉蝣會覺得我已經把一生的事情都全部安排完整了,所以沒有任何抱怨之詞。
而蜉蝣去看人類,可能會覺得這類物質的奔跑速度很快。它們可能也會把參照物定義在自身,因此還會覺得人類好像是永生的。但人真的是永生的嗎?我們到了生老病死的那一刻,很多規律人類本身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永生與否,得看參照物是誰。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就逐漸明白了,時間它也許并不是存在。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即便是搭乘在以光速的宇宙飛船中繞着地球飛行,那也不是在拔高了我們運行速度之後讓自己獲得了永生。
而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讓宇宙演化的速度加快了。
而人終究相對于宇宙而言還是渺小的,人從生下來到死亡所經曆的依舊是一個過程。
我們體内的新陳代謝會因為改變了環境,而側頭側尾的發生巨大變化嗎?當然不會,既然如此還談什麼永生?
人們不是在高速運行的空間内就能延長自己的壽命,這是一種僞科學。
簡而言之飛船可以達到光速繞着地球飛行,那是飛船的事情。人的速度依舊還是當初的速度,我們的生老病死終究還是曾經的那種規律,這和時間沒有半毛錢關系。
而且人體内的分子原子和細胞運動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那麼時間對于人類個體而言,它就不可能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另外如果人體内的分子原子達到光速而不死的話,那人也許就不是人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