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給自行車打氣,家長都要叮囑一下,說夏天氣溫高,輪胎氣不能打得太足,否則容易爆胎,如果氣打多了,還要放點兒出來。在擁有了自己的愛車之後,很多人還保留着這樣的習慣:夏天要打低胎壓。生怕高速上一不小心來個爆胎,場面就瞬間失控了。
低胎壓爆胎幾率為何比高胎壓大
胎壓過低,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會變大,一方面會使輪胎和地面的摩擦系數加大,另一方面會造成輪胎滾動到下方時,胎側橡膠簾布中的簾線受壓變形過大,當輪胎滾動到上方,簾線在彈性和張力的作用下又要恢複原位,這會使内部的簾布層變形、加速疲勞,嚴重時造成結構性損傷。
這種反複的變形,直白一點說就是車主們小時候都玩過用手掰鐵絲,鐵絲在反複掰動後會發熱,強度也會變軟,更容易折斷,輪胎内簾布層的胎體簾線也是這個道理。行駛時輪胎溫度更高,會加速輪胎内簾布層的胎體簾線變形,輪胎結構出現不可逆的損傷,繃不住就爆了。
胎壓高時,整體剛性增強,雖然不會出現摩擦過熱和過度屈曲,但遇到嚴重颠簸、高溫、尖銳物體碰撞時也會出現鼓包或者爆胎的情況。如果隻考慮正常駕駛因素,高速行駛的情況下胎壓低無疑更容易引起爆胎!
颠覆!高胎壓未必省油
很多人覺得高胎壓比正常胎壓更省油,理論上說,這是對的!因為普遍認為胎壓高輪胎與地面摩擦面積減小,摩擦力減小從而省油。小編也看到過高胎壓是否省油的實測,結論正是高胎壓省油。但這個結論與小編日常的用車感知相悖。
對此,有網友進行了測試。他駕駛一輛2010款君越2.4L豪華版,測試車輛以正常胎壓2.5bar和偏高胎壓3.1bar分别在同一線路行駛一圈,選擇的路線上:上海的林海公路收費站至臨港新城的往返路線,往返約110km,其中約90km的暢通高速路,約20km的暢通普通路段。
為避免堵車對油耗造成的幹擾,測試時間選擇在工作日的非高峰時段,兩次油耗測試車輛的載重相同、由同一人駕駛,全程都沒有開啟空調及座椅加熱。為盡量減少踩油門深淺造成的誤差,在高速上進行定速巡航行駛,設置巡航速度為100km/h。
但測試結果與常識完全相反:高胎壓(3.1bar)百公裡油耗是8.41L,正常胎壓(2.5bar)百公裡8.26L。
小編查遍了資料找到了一種可能的解釋:測試車的輪胎扁平比較低,并沒有減少太多的接觸面試,同時,胎壓過高使輪胎産生多餘的跳動,釋放了部分動能,為保持速度,發動機将做更多的功,所以比正常胎壓下更費油。
當然,0.15 L/km的油耗差可能就是紅綠燈多等一個少等一個,甚至是順風逆風都會造成這種差異。但是不管從哪個方面理解,通過這次測試可以得出一個不算結論的結論:高胎壓未必省油,至少與正常胎壓的油耗差别不大。
胎壓不合适影響輪胎的壽命
通常輪胎标準充氣壓力2.2—2.8bar 之間(冷胎壓)正确輪胎充氣壓力。空載情況下,普通轎車一般是2.3 bar 左右,越野胎是2.5bar。
胎壓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引起輪胎壽命縮短。
高胎壓:如果輪胎氣壓過高,輪胎的剛性增大,變形和接地面積減小,首先會導緻使胎面中部的單位壓力增大,磨損加劇,産生胎冠中央磨損現象,影響到舒适性并将降低輪胎壽;同時,還會使輪胎抓地力減少(尤其在濕滑路面,會影響制動距離),也會造成輪胎的磨損速加快,導緻輪胎磨損不均勻。
低胎壓:與高胎壓磨損中心相反,胎壓過低,則胎冠内縮,會導緻輪胎兩側的磨損。而且,胎壓低與扁平比小有類似情況,胎側受擠壓時,輪毂與地面直接撞擊,也很容易造成簾布層線的斷裂,要麼爆胎,要麼鼓包。
胎壓的高低,在安全性、舒适性、經濟性也有一些影響,合适的胎壓,不僅可以保障行車安全,還可以帶來更舒适的駕駛體驗。
32%的高速事故緣自爆胎
據交管部門統計,每年高速公路上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輪胎發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發生爆胎的占70%,即32%的交通事故因爆胎而發生。一般來說,輪胎外傷、輪胎老化、過度磨損、胎壓異常是導緻爆胎的四大元兇,前三者可以通過外觀看出來,唯獨胎壓基本無法目測。
因此,現在好一點的車,都自帶胎壓監測;而沒有胎壓監測,很多車主也會自選擇安裝一下,智能監測胎壓異常情況,一旦有異常就會提醒,避免危險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