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筆者給大家盤點了一下2022年互聯網熱度最高的“黑話”!
就是說給你更多的賦能,在一個特别的賽道裡做出行業閉環,通過深度串聯和勢能積累,高頻觸達到關鍵路徑,也就是說給他顆粒感!
後台很多網友留言咨詢筆者。
圖中賦能、閉環、抓手、顆粒感,這些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你也沒有給解釋啊。
好吧,筆者忘了重點了。為了證明筆者還算半個互聯網人,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給大家挨着解釋一下吧!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這互聯網職場上的術語。(這可是互聯網小白必備之良藥,歡迎收藏)
賦能:組織形式的變革,自上而下的科層制到自下而上的協作形式
打法:方法,這事兒得花錢花資源
壁壘:這事兒做不成,得靠産品經理指點才有救
發力:投錢
精細化:加人
閉環:做PPT時畫個圈兒
布局:畫餅畫大點
商業模式:賺錢方式
聯動:一個事兒帶好幾個部門
場景:小學生作文三要素
痛點:咋讓用戶上瘾
落地:PPT寫好了,怎麼實現我不知道
聚焦:活兒多人少這個你不用幹了
方法論:某個流程的技巧總結
對齊:就是大家一起把問題方案确認一下,重在确認
對焦:就是問題方案還不清晰,需要進行讨論對焦,重在讨論,産出方案
透傳:就是上遊的東西直接給下遊
用戶畫像:用戶信息的标簽化
受衆:産品面向的對象
助力:幫助别人
更新/叠代:指産品根據環境改變,不斷地升級來優化産品性能。
矩陣:能有的我都要有
拉齊:拉平,省的麻煩,上面又有意見。
聚焦:視線、注意力、産品集中于一點
顆粒度:這個術語的意思是為了清晰而工作。從基礎而言,顆粒度=顆粒 清晰度。
分發:一個一個地發,比如各大應用,各個自媒體平台
支撐:支持某個功能或者産品不崩潰,或者幾個組相互支持,産品支持。
解法:對問題的解答方法,通過辯論或推理而得出答案。
分層:筆者的理解是為了技術去耦合
鍊路:鍊路層,技術術語
強化認知:提高自己對事的認知感
挖掘:數據挖掘、用戶挖掘
完善邏輯:ppt或日報陳述出來的事件成為合乎邏輯、可以理解。
話術:怎麼用極好聽的話來騙人,重點是還不違法
跟進:換個人繼續
細分:把人群畫像
格局:認知的程度
去中心化:任何人都是中心,不強制
結果導向:隻要結果,不管你過程
接地氣:接觸底層的普通生活
維度:思維角度
還有更多術語詞,不懂得大家可以留言。筆者在這也隻是選擇了一些經常在互聯網職場上會聽到的給大家解釋了一些。
筆者為什麼解釋這些,因為現在的職場真的變得很奇怪,學會用這些詞,比把活幹好還要“實用”,而且還沒任何壞處。是不是很神奇?真的,你可别不信。
說實話,筆者我也非常讨厭這些生造詞,但讨厭有用嗎?沒有用,我們每天都在聊這些…明明2個字可以表達,但必須要用10句8句的表達。明明是很簡單的東西,甚至過去出現過的東西,非要包裝一下,加上一些複雜的解釋,變成貌似高大上的互聯網詞彙,這些詞彙有什麼用嗎?能解決問題嗎?最後不是都變成用來诓騙投資人和消費者的噱頭。
最後,筆者也提醒各位一句,警惕那些喜歡造詞的人,每當他們造出一個新詞的時候,意思他們要開始收智商稅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