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源自佛教中的“戒”,意在讓人去除對物欲的貪着,隻有這樣才能轉動能量,把自己的内在精神力量煥發出來,一個對物質有着極大的欲望的人,是不會探索自己的内在,也不會去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個對物質有着極大欲望的人,是陷入了“貪婪”的魔沼而無法自拔,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個人無論有再多的财富,那麼都不會感到知足,也不會感到快樂,因為在這種人内心有一個黑洞,隻會吞噬,而不會付出。
另一方面是,一個人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無限地追求物質的極大豐富,是對生命的亵渎。因為生命以物質的形式出現,而所需的物質也是極為有限的,就像我們看到的過去的皇帝,極盡奢華,總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也隻是每晚隻住在一間房子裡,盡管每日的美味珍馐,也隻是吃飽而已。所以對于一個人極大的物質豐富,其實就是一種浪費。
“斷舍離”這個來自禅修的觀念,日益的興盛起來,大家真正的理解“斷舍離”,還是就是趕時髦,以“斷舍離”為理由,而讓自己更加依賴了物質?
據日本的一個媒體報道,一位日本的紅星接受了“斷舍離”的理念後,把家裡的東西,全部扔掉,然後再買更多,更好的,這樣的“斷舍離”不但失去了初衷,反而成了再次擁有物質的借口,有多少人是如同這個日本的紅星一樣,打着“斷舍離”的借口,實際上是為自己變相更多消費找到途徑。雖然沒有經濟上的阻礙,但是很多人“買、買、買”就是心靈上的匮乏症。
我倒是認為每個人的“斷舍離”是不同的,“斷舍離”也不是一味地扔掉和舍棄自己已經有的财物,“斷舍離”真正的意義在于對物質的貪婪和依戀,若是能夠看到這一點,就會把自己家裡閑置的,而對别人來說有用的東西捐贈出去,而非自己家所有的物品一股腦的全部扔掉,這就曲解了“斷舍離”。
另外想說的是,我們終究是生活在物質世界,還是要依賴某些物品,不可能做到像一個出家人一樣,除了擁有那隻要吃飯的碗,什麼财物都不可以擁有,所以要根據每個人自身的條件和情況進行“斷舍離”。真正要斷掉、舍去、離棄的是對物質無止休的貪欲和依戀,而非形式上的所屬權。若是在形式上扔掉一些物品,然後再次購買同樣同類的物品,這又怎麼會是“斷舍離”?
另外就是需要理解斷舍離真正的意境是每個人隻有修煉好了“斷舍離”,才會在生命臨終到來的時候,沒有牽挂,沒有恐怖,沒有貪着和留戀,這樣的人最後精神才會上升到達一個更高的維度,而那些無法擺脫物欲、情欲的牽絆的人,精神意識無法提升,就會與自己所留戀的事物所糾纏,于是怎麼可能又精神的升華,怎麼可能到達一個甯靜解脫的彼岸,如果真的修習和做到了“斷舍離”那意味着精神層面的升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