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紐約街頭,眼花缭亂
人類的悲歡很多時候并不相通
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5月,米國畢業季。我們如期赴美參加禮子同學的畢業典禮。
事先做了些功課,把2周的行程大概安排成三截:一是在紐約玩4天,主要依靠公共交通,把紐約覺得要逛的地方都逛一遍;二是在北卡羅來納州參加禮子同學畢業典禮及附近走訪觀光3天;三是飛鹽湖城,租一輛車,用一周時間,鹽湖城、黃石國家公園、拉斯維加斯、洛杉矶一路橫穿美國西部。
東海岸紐約入境,西海岸洛杉矶出境,出入境的機票請旅行社的朋友代訂,美國國内的機票以及住宿賓館都自己在攜程網上搞定。
機票和賓館的預定需要事先做很多功課。機票預定關鍵是選擇相對靠譜的航空公司以及适合的起飛和到達時間,當然還須考慮價格和轉機等因素,有些航空公司機票很廉價,但服務會相對比較爛,比如據說美國的一些廉價航空,價格非常便宜,但提供的服務會讓你感覺像不小心掉進坑裡;時間也一樣,紅眼航班當然很便宜,但人可能會被折騰的比較累,你的體力精力也許是金錢無法彌補的,所以要反複權衡比較,找到一個适合你的平衡點,然後把機票搞定。
賓館的預定主要考慮價格、位置、交通、有無含早、可否取消預定及網上評價等因素。雖然在一個陌生的國度和城市預定賓館有點讓人無從下手,但感謝互聯網,隻要你肯花點時間研究一下,一切還是已經變得相對簡單了。
還有2件事需要事先準備,一是機場停車,二是國外上網wifi。杭州沒有直飛紐約的航班,得從上海浦東起飛。因為出國行李多,一般開車去機場比較方便,但車子停在浦東機場停車場費用會比較高,每天好像得120元吧,所以我們每次出國都會在淘寶網找一個浦東機場附近的社會停車場,離機場大約10來分鐘,停車場随時有車子接送站,非常方便,我們這次停15天一共才236元,算一下比較實惠吧。
還要租一個國外用的wifi發射器,手機大小,攜程網上下單,浦東機場取機子,到國外一開機,一幫人的上網問題就都解決了,這次15天才322元,真得好好感謝偉大的互聯網。
感覺策劃和準備一次國外的旅行就像做一個系統工程,最好的狀态當然是每個環節都無縫銜接,讓旅行變得順暢舒心。這次我們應該說基本上做到了!
2周時間,從美國東北部到東南部,然後飛到西北部再到西南部,基本上東西橫跨了整個美國,經過紐約州,北卡州,伊利諾伊州,猶他州,愛達荷州,蒙大拿州,懷俄明州,亞利桑那州,内華達州,加利福尼亞州等10個州,既體味了繁華都市、原生态鄉村,也穿越過崇山峽谷和沙海荒漠。
一路上當然拍了很多照片,也有太多的感慨。我會在今後的篇幅裡和大家慢慢圖文分享。
紐約是第一站。最早了解紐約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一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鄭曉龍、馮小剛導演,姜文、王姬主演。大概是當時覺得這個電視劇特别好看,印象很深刻,這次我在紐約逛着逛着就經常想起這部電視劇以及其中一些難忘的角色和故事情節。
如果你愛一個人,送他去紐約吧,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吧。紐約大概就是這樣一座橫跨天堂和地獄之間所有次元的城市,紐約偉大的包容性讓生活在所有次元的人們都相安無事,自得其樂。
時代廣場、中央公園、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像、華爾街、三一教堂、世貿中心遺址、聯合國總部以及紐約大學等等,都是我們此次紐約之行的目的地。因為這些地方基本都在紐約最繁華最中心的曼哈頓區,所以我們的下榻地也選擇在了曼哈頓島的哈德遜河畔,雖然這個區域的賓館房價不低,但出入的确方便,許多地方甚至步行就可到達,紐約的街道縱橫平直,關鍵是所有街道名稱全都是數字依次編号,這個絕對是路癡的福利,讓辨别方向和出行線路都變得非常容易,而紐約的地鐵等公共交通也很發達,而已經全中文化的谷歌地圖是必備的掌中出行利器,隻要事先做好功課,跟着租用的wifi,開啟導航,一切都很方便搞定了。
根據紐約各目的地位置分布,我們合理安排每天的行程,大緻上是這樣的:
第1天:到達已是下午,晚上紐約同學歡迎家宴,飯後步行去時代廣場逛一逛。
第2天:聯合國總部、中央公園,遊輪環曼哈頓島(順便看自由女神像),晚上登帝國大廈看紐約夜景。
第3天:繼續中央公園、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大學、華盛頓廣場。
第4天:炮台公園、華爾街、證交所、三一教堂、世貿遺址公園(這幾個地方都在一起,步行走完)。晚上地鐵去法拉盛拜訪朋友。
以上隻是我們的行程實錄,希望給有紐約旅行計劃的人做攻略時提供參考。
圖文連載不按行程。這篇,就從紐約的街頭開始吧。
禮子同學說,美國有兩種城市,一種是紐約,一種是其他城市。看看紐約的街頭就能發現還真是。
相比美國其他城市,紐約的街頭有點亂,有點髒,甚至讓初來乍到的人感覺這裡似乎沒有安全感。各種膚色、各種奇裝異服、各種神态狀況的人怡然自得在街道穿梭來往,誰也不會覺得誰很奇怪而多看别人一眼,在紐約街頭,好像什麼都不值得大驚小怪,都很正常,比如夏天穿個棉襖冬天赤個膊什麼的,沒有人會多看你一眼的。
紐約街頭汽車明顯比其他城市開得快開得猛,而且特别喜歡使勁地按喇叭。
以下10多張照片都拍攝于時代廣場,時代廣場是曼哈頓一塊最繁華的街區,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百老彙的劇院、色彩絢爛的霓虹燈和街頭藝人,以及滿大街随時播放着新聞,廣告,電視節目的大屏幕,足以震撼每個人的眼球。
每當夜幕降臨,很多行為藝術會在這裡輪番上演。
各類神仙相繼登場
時代廣場永遠是紐約人流最密集的區域,無論白天還是黑夜。
白先勇關于紐約街頭說過一段話:“淹沒在這個成千上萬人的大城中,我覺得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一種獨來獨往,無人理會的自由。”
置身紐約街頭,你會發現白先勇先生的描述真的非常精準。
在紐約的街頭能感悟到一件事:人類的悲歡很多時候并不相通。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紐約街頭還真是攝影者掃街的天堂,完全不同意于那些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觀和面孔,在這裡總能讓人拍到最具個性化、最内心、最真實的畫面。
這組街頭照片均為索尼M5卡片機拍攝,用單反街拍攻擊性太強了,會引起别人不适,而卡片機可以不動聲色,手起刀落,在神不知鬼不覺之間輕松搞定。
街頭雕塑藝人。
這位應該是街頭畫畫的,似乎正在等待生意。
百老彙,一場正在上演的音樂喜劇。。。
紐約街頭的敞篷式觀光巴士。觀光别人的時候,也被别人觀光。
紐約的許多地鐵口,都站着荷槍實彈的警察,但這種狀況可能會讓我們反而感覺這座城市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但是,在紐約坐地鐵不需要任何安檢,和日本一樣,且日本坐高鐵也不需要任何安檢。這點,是不是說明他們在安全上可能比我們更有自信呢?
走向地鐵的通道。
紐約地鐵遠沒有杭州地鐵那麼豪華氣派上檔次,但是,它卻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地鐵系統,早在100多年前的1904年,紐約的地鐵就已經開始運行了。
一切看起來都有一種舊舊的感覺。也許這就叫曆史感吧。
紐約是全球唯一地鐵24小時全天候運營的城市,單程票一次2.75刀,7天無限卡每張30刀。所以如果你呆的時間比較長,買一張7天卡是很合算的。我們因為4人一起,呆的時間也不算長,去的地方也大都在曼哈頓島内,所以感覺打的可能更方便,費用與坐地鐵也不相上下。地鐵隻是做為旅行體驗坐了幾次。
車廂外長這樣的。
車廂裡面長這樣的。人不多。
列車開走以後是這樣的。
出地鐵的台階是這樣的。
我們地鐵出來就到了紐約大學,小朱同學在這裡上學,我們要去看望他。
大學裡的華盛頓廣場是紐約一個非常有意思和受人歡迎的地方。
據說廣場周邊居住着非常多的畫家、雕塑家、攝影家等藝術達人,大家有事沒事都會在廣場溜達現身,所以除了學生以外,在這裡還可以看到各路神仙各顯神通,廣場的氛圍自由、休閑,所有人的狀态都是無拘無束、悠然自得。
而這樣一個“自由散漫”的地方居然就長在著名的紐約大學内。美國的大學都沒有圍牆,沒有校門、沒有傳達室、沒有保安,也沒有明顯的區域劃定,完全和城市街區融和在一起,紐約大學也一樣,隻是在屬于大學的建築上插上校旗作為标志。所以在華盛頓廣場四周的建築上可以看到許多紐約大學的藍白旗幟。這所世界著名的大學居然誕生過36位諾貝爾獎得主,30餘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也太牛X吧?
上圖遠處藍白色,有一個火炬和NYU字樣的就是紐約大學的旗幟,表示這幢房子是學校的。
紐約街頭可以看到太多的藝術表演,公園、路邊、地鐵站,比比皆是,沒準,演出者還可能是哪位正式演出時一票難求的牛人大咖。這是一座讓藝術野蠻生長的城市。
上圖堪稱内涵圖,亮點多多自己找:)
街頭二手書攤。
紐約街頭人帥馬帥的騎警。
坐地鐵七号線去皇後區的法拉盛拜訪朋友。
七号線起點車站,在地底下非常深的位置。
這個車站估計建造時間不是特别早,所以看起來還是比較現代的。
這段地鐵說是地鐵,其實出站後不久就基本上在地面上走了,不過也好,可以順便看看沿途的城市風貌。看到很多的塗鴉。
沿途的站點看起來都比較簡陋。
法拉盛是紐約最大的華人居住區,是全美第二大唐人街。據說目前我們溫州人在全美國有20多萬人,其中在紐約有10多萬人,而這些人絕大部分都居住在法拉盛。朋友說,在法拉盛,你隻要會說溫州話,生活就一點問題都沒有。
“新世界”是溫州龍灣人開辦的一家巨型商業綜合體,裡面商場超市、酒店餐飲、娛樂場所等一應俱全,生意非常火爆,當然,來消費的也大部分是華人。
這個商業綜合體多年以前是一個猶太人經營的,後來狀況不好開不下去了,被溫州人接手,卻經營得有聲有色,他們說,目前紐約除了時代廣場,就數這裡人流最密集了。看來有人說溫州人做生意比猶太人厲害還真不是空穴來風哦。
完全是在國内的感覺。
你幾乎可以在這裡找到中國國内的任何地方風味餐飲。
居然還有溫州的神小吃——燈盞糕,跪了。
麻辣香鍋麻辣燙。紐約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全世界各種族裔的人都在紐約以各種方式生存,所以有人說紐約是世界民族的大熔爐。但這個溶爐并沒有把各民族的文化溶在一起。相反,各民族在這裡都相對保持着自己獨有的一些生活習俗和喜好。
(未完待續。如方便請轉發本篇,也許可以幫到即将赴紐約旅行的人)
錢俊,網名随風,攝影師、撰稿人,曾在2012年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獲地方類優勝獎,第四屆香港影展獲2個銀獎。作品多發表于旅遊攝影類報刊雜志。本頭條号圖文均為本人原創。更多原創圖文搜本人微信公衆号“錢俊拍照寫字”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