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也可以解釋晚上做的夢的含義,甚至還可以測試出自己适合什麼類型的工作或伴侶……
但随着閱讀得越深入,我越發感覺到心理學并不是用來顯擺的小技巧,
其實它有着非凡的現實意義:心理學是向内認識自我并剖析自我的重要方法。
第一本:卡倫·霍妮 《我們内心的沖突》
本書讨論了人内心的主要的沖突類型和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并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傾向,指出了被這些沖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沖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緻失敗并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沖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設想。
她在書中介紹了形形色色的人格障礙,并坦言人格的混亂和缺失,造成了我們的神經症,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等。
但是,心裡的抵觸、煎熬卻又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現狀。
直面心裡的抵觸,是一件十分苦楚的工作。
但當你正視自己,尋求解決的方法的時分,你就現已走向内心平和、自由的道路上。
第二本:莫頓·亨特 《心理學的故事》
是不是有一種錯覺,不知道什麼時候,“心理學”這個名詞闖入你的視野。
這本書就講述了心理學為什麼會産生的原因和由來。
心理學是怎麼從哲學脫胎而來的?
從古至今的哲學家與心理學家是怎麼思考問題的?
心理學的分支又有哪些?
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那麼你一定不能錯失這本書。
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心理學簡史。
它從古希臘一直講到20世紀90年代,明晰地勾勒出心理學的2500年的發展脈絡,
可以看到先賢聖哲的思維方式,也可以看到近現代的實驗推理論證。
第三本:菲利普·津巴多 《路西法效應》
這本書的副标題是: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這本書的内容被拍成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
作者是心理學界頂尖的大牛,他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各種心理學書籍上。
70年代,他在斯坦福大學做了一個聞名世界的“斯坦福監獄試驗”。
他招募了一批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并随機将他們分為罪犯與獄卒,試驗周期為兩周。
但是短短6天的時間,就讓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然變成了殘酷的獄卒和潰散的犯人。
試驗不得不停止。
“情境力量”和“從衆心理”對個人行為的影響,這便是路西法效應。
這個試驗比任何恐怖片都驚悚,因為它是真的。
第四本:凱利·麥格尼格爾 《自控力》
拖延症?月光族?熬夜族?購物狂?懶床患者......
如果你有以上任意一個症狀或是其他症狀,那麼這本《自控力》絕對适合你!
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博士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管理壓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積極的改變。
這本書彙集了她在斯坦福大學上課的精華。
作者并沒有把自控力神話,而是以為自控力就像肌肉是能夠用過科學的方法來習得和強化。如果你想讓自己變得更好,你可以先從小事開始,比如每晚堅持刷牙、早起早睡......
最重要的是,她還指出要善待自己,承受自己的各種願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而怎麼将願望引導為做事的動力,才是真實擁有了自控力。
要知道,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與自我的比賽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了怎麼承受彼此抵觸的自我,并将這些自我融為一體。
第五本:埃裡希·弗洛姆 《逃避自由》
究竟在什麼情況下,人們會拒絕自在,躲避自由?
這本書叙述了文藝複興之後,完成了精神獨立的西方公民,由于團體歸屬感的丢失而倍感孤單與不安。
所以他們以獻身自由為代價,重新投入了集權主義的懷抱。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從心理學視點對這一現象給出了分析:
一個人要想更好地習慣社會,他必須抛棄自我本身,努力成為他人等待的模樣。
獨立的個人無所依托,很容易就會堕入孤立無援之中。
因此,他們期望通過依附權貴去躲避得來不易的自在。
與其說這是躲避自由,不如說是躲避孤單。
由于懼怕孤單,所以變得焦慮和莫衷一是,不得已将自在交付出去以取得安慰。
然而這并不能幫你從頭找回現已丢掉的安全感。
作者在他那個年代就已看透了當今社會狀态下人們的糾結狀态,
他對人性和自由的洞悉,在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仍然閃閃發亮。
讀這本書的人,都會對“自由”這個在了解不過的詞發生全新的認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