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沈複浮生六記深度解析

沈複浮生六記深度解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2 06:35:48

沈複浮生六記深度解析?沈複,清代文學家,《浮生六記》作者《浮生六記》是在蘇州小攤上發現的,有關他的生平記載至今也未曾發現,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沈複浮生六記深度解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沈複浮生六記深度解析(從浮生六記看作者沈複跌宕起伏的一生)1

沈複浮生六記深度解析

沈複,清代文學家,《浮生六記》作者。《浮生六記》是在蘇州小攤上發現的,有關他的生平記載至今也未曾發現。

根據《浮生六記》所述,他出身幕僚家庭,一生未參加過科舉考試,當過幕僚,買過畫,在剛過不惑之年之時喪妻,然後去了四川,不知所蹤。

《浮生六記》的“浮”與其名字中的“複”,拼讀相同,“浮生六記”與“'複'生六記”是純屬巧合,還是作者故意而為之,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但是他的一生,也真的可以說是各類“fu”的一生。

第一個“fu”是“福”。十八歲以前的沈複,特别是童年期的沈複,無疑是幸福的。

餘生乾隆癸未冬蔔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後蘇州滄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謂至矣。

從沈複出生時期的社會大環境來看,他處在清朝的太平盛世,而且是富庶天下的蘇州。明清時期,蘇州是全國财稅收入的重點地區,是全國經濟文化中心。

從家庭經濟條件來看,沈複出生于衣冠之家,物質生活富足。可以說童年期的沈複,衣食不缺,還有奴仆伺候,是一個可以“自由玩耍”的小公子。在“閑情記趣”中亦有描述:

于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塹,神遊其中,怡然自得。還有:捉鴨開口哈之,婢妪偶釋手,鴨颠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傳為語柄。

從親子關系來講,沈複的雙親是愛他的。最典型的是沒有包辦他的婚姻,在閨房記樂中:餘年一十三,随母歸甯,兩小無嫌,得見所作,雖歎其才思隽秀,竊恐其福澤不深,然心注不能釋,告母曰:“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母亦愛其柔和,即脫金約指締姻焉。

在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規則的封建社會,在明知未來的兒媳婦可能“福澤不深”的情況下,仍然支持兒子的一見鐘情,“即脫金約指締姻”,是多麼難得啊!連沈複自己都不由得感歎“天之厚我可謂至矣”。

第二個“fu”是“富”。沈複是一個精神世界非常富有的人。

在小時候,他便“盛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成年後,更表現出了才華的豐富和情趣的豐富。在文學方面,以《浮生六記》為證,毋庸贅述。

在書畫方面,有曰:餘則從之學畫,寫草篆,镌圖章,加以潤筆,交芸備茶酒供客。在盆景花藝方面,有獨特的見解,“若夫園亭樓閣,套室回廊,疊石成山,栽花取勢,又在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

在思想境界方面,餘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随人是非,有蕭爽樓“四忌、四取”:忌談官宦升遷、公廨時事、八股時文、看牌擲色,有犯必罰酒五廳;四取:慷慨豪爽、風流蘊藉、落拓不羁、澄靜緘默。在此方面,還表現在沈複與妻子陳芸的相處中,不拘泥于“禮”。

餘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禮。偶為之整袖,必連聲道“得罪”;或遞巾授扇,必起身來接。餘始厭之,曰:“卿欲以禮縛我耶?《語》曰:‘禮多必詐’。”芸兩頰發赤,曰:“恭而有禮,何反言詐?”餘曰:“恭敬在心,不在虛文。”

第三個“fu”是“浮”。沈複的一生漂浮不定、坎坷艱辛。

因為誤會,沈複夫妻二人兩次被父親趕出家門,居無定所,以書畫刺繡維持生計。此後在嘉慶七年(1802年)至嘉慶十一年(1806年)期間,沈複遭受了疊加性的緻命打擊:裁員失業囊中澀、妻喪父亡子早夭。

嘉慶七年十月,在妻子陳芸病重時,沈複又失業下崗了。“時已十月,平山凄冷,期以春遊。滿望散心調攝,徐圖骨肉重圓。不滿月,而貢局司事忽裁十有五人,餘系友中之友,遂亦散閑。”因為沈複是朋友的朋友介紹的,自然沒什麼後台背景可言,當然是在裁撤之列。

嘉慶八年三月,由于經濟拮據,醫藥不濟,妻子陳芸撒手人寰。“芸乃執餘手而更欲有言,僅斷續疊言“來世”二宇,忽發喘口噤,兩目瞪視,千呼萬喚已不能言。痛淚兩行,涔涔流溢.既而喘瀝微,淚漸幹,一靈缥缈,竟爾長逝!”。相濡以沫、舉案齊眉二十餘載的妻子,就此與沈複陰陽兩隔。

嘉慶九年三月,沈複父親病亡。“至甲子三月,接青君信,知吾父有病。即欲歸蘇,又恐觸舊忿。正趑趄觀望間,複接青君信,始痛悉吾父業已辭世。”還未到家,父親便以亡故,連最後一面也未來得及見上。

嘉慶十一年四月,兒子逢森死亡,年僅十八歲。十月杪,始支山左廉俸,專人接眷。附有青君之書,駭悉逢森于四月間夭亡。始憶前之送餘堕淚者,蓋父子永訣也。嗚呼!芸僅一子,不得延其嗣續耶!其妻在奄奄一息之際,曾反複叮囑沈複好好撫育子女,天有不測,僅僅三年之後,兒子也早夭。中年喪子,乃是人生的至痛!

第四個“fu”是“負”。沈複的一生遭遇确實令人唏噓,但是他也辜負了很多人。

他負了爹娘的期望。如果說其母在婚姻方面予以開明的支持,其父親在事業方面也給予了強有力的引導和支持。在浪遊記快中有記:

辛醜秋八月吾父病瘧返裡,寒索火,熱索冰,餘谏不聽,竟轉傷寒,病勢日重。......吾父呼餘囑之曰:“我病恐不起,汝守數本書,終非糊口計,我托汝于盟弟蔣思齋,仍繼吾業可耳。”越日思齋來,即于榻前命拜為師。

在重病期間還不忘為他的工作費心力。隻可惜他“生餘不肖,既少承歡膝下,又未侍藥床前,不孝之罪何可逭哉!”

他負了妻子的深情。他的妻子陳芸的一生,對他至真至情,用生命去愛他、成全他。陳芸兩次主動為他納妾,“今日得見美麗韻者矣,頃已約憨園明日過我,當為于圖之。”在他潦倒落魄的時候,“芸則拔钗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越”。

在病入膏肓時,強撐病體,連繡《心經》換錢,“因是芸誓不醫藥。偶能起床,适餘有友人周春煦自福郡王幕中歸,倩人繡《心經》一部,芸念繡經可以消災降福,且利其繡價之豐,竟繡焉。而春煦行色匆匆,不能久待,十日告成,弱者驟勞,緻增腰酸頭暈之疾。”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妻子陳芸還是為他着想:餘欲延醫診治,芸阻,目的是“請勿為無益之費”。

他負了為人父的責任。身為父親,沈複連子女的衣食都不能周全,“隆冬無裘,挺身而過,青君亦衣中股栗,猶強曰不寒。”直至最後,女兒青君小小年紀,做了人家的童養媳;兒子逢森亦托友人夏揖山轉薦學貿易,而至早早夭亡,可憐可憐啊!

“岩前依杖看雲起,松下橫琴待鶴鳴”這是沈複撰寫的一幅對聯,意境蕭遠散淡。然而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卻是骨感的。在那個時代,沈複的夢想,是無法照進現實的,最後隻能是“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歎息和悲涼......

作者:溫暖前行,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歡迎關注我的頭條号: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