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的另一個原因
我們通常認為,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的原因,但現在看來,滅絕原因可能不止這一個。
在6600萬年前的白垩紀末期,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内多達75%的物種被滅絕了。有證據表明,元兇是小行星撞擊。撞擊地點也找到了,位于墨西哥的希克蘇魯布。當然了,并不是說小行星直接擊中恐龍,而是說,撞擊産生了彌漫全球的塵埃;由于塵埃阻擋了太陽光,氣候急劇變冷,由此引發的生态災難導緻恐龍滅絕。
但俗話說“禍不單行”。科學家發現,此次滅絕事件跟劇烈的火山爆發幾乎同時發生。這些火山活動導緻印度西部一種被稱為“德幹玄武岩”的岩石形成。
如果這些火山活動都發生在撞擊之後倒也罷了,因為撞擊會導緻更多的地質活動,這是顯然之理。但最近美國的兩個研究小組計算了德幹玄武岩的年齡,發現德幹火山爆發從滅絕事件發生前的40萬年就開始了,間歇性地持續了大約100萬年——當然,小行星撞擊之後爆發得更劇烈、更頻繁了。
這意味着,早在小行星撞擊之前,恐龍生活的環境就已經惡化了。所以,火山活動趨烈可看作是另一個導緻恐龍滅絕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