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又名“湯團”“元宵”,在我國有着悠久曆史。關于湯圓,有許多傳說,其中之一是:相傳,春秋末期,楚昭王途經長江,但見一物浮于江面,色白而微黃,舟人撈起獻給昭王,剖而食之,瓤紅如胭脂,味美異常,卻無人識其名。昭王遣人問孔子,孔子曰“此物浮蘋果也,得之者主複興之兆。”此時正值正月十五。此後,每逢這一天,楚昭王便命人用面仿制此果,煮後食之,以慶家國團圓。
據史書記載,唐代以前元宵節食用的食品是拌和肉類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到了唐開元年間,開始“造面繭”,而這“面繭”即是以粉制成的繭狀物,又稱“粉果”,也是湯圓的前身。元宵節吃湯圓的風俗始于宋代,宋代周必大《平國續稿》載:“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宋代周密的《武林舊事》雲:“節食所尚,則乳糖圓子,澄沙團子……十般糖之類。”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浮糖圓子”“湯丸”“湯團”,生意人則美其名曰:“元寶”。宋時,元宵的價錢比較貴,宋人姜白石有詩曰:“貴客鈎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得回。”其中“珍品”即指“湯圓”。宋末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明清以後,湯圓開始普及,清代京城裡的仿宮内精制的湯圓已十分暢銷,孔尚仁在《竹枝詞》中寫道:“紫雲茶社斟甘露,八寶元宵效内做。今日攜錢忍餓歸,便門不及前門路”。
湯圓深得文人雅士的喜歡,一些文人元宵節吃湯圓時,有感而發,留下許多吟詠湯圓的詩句。元宵節,一定要吃的食品,北方是元宵,于南方則是湯圓。清代符曾所吟的“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說的是元宵;而牧溪的“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見陶缸米已罄,孤燈一去夜不還。”講的是江南人喜愛吃的湯圓。宋代周必大的“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描繪了煮湯圓的情景;明代吳寬的:“淨陶細碾玉霏霏,萬顆完成素手稀。須上輕圓真易拂,腹中磊塊便堪圍”,寫的是制作湯圓的過程;清學秋氏:“時豐最好是湯團,雅座新添氣象寬。風韻猶存當日話,藏花劇飲足盤桓”,贊的是北京時豐食館制作的湯圓;清代李調元的“元宵争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生動地記述了元宵節小巷深處賣湯圓的小販招徕顧客的場景。
随着烹饪技藝的發展,湯圓種類紛呈異彩,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湯圓又有鹹、甜、葷、素之分,如甜餡的就有棗仁、豆沙、白糖芝麻等數十種,鹹餡的有火腿丁、鮮肉丁、蝦米等。我國的湯圓名品輩出,風味各異。如湖南長沙的姐妹湯圓,雪白晶瑩、香甜味美;浙江的甯波湯圓,餡多皮薄,肥糯不膩;上海的鴿蛋湯圓,小巧玲珑、清涼甜糯;擂沙湯圓則形美色豔,豆香宜人;四川彭水的心肺湯圓,鮮香可口、風味别緻;安徽的正福齋湯團,制作精細,滋潤香甜;而蚌埠的混湯酒釀元宵,質地柔黏、餡心多樣。此外,台灣地區的菜肉湯圓、京津的甜餡元宵、齊魯的桂花元宵、蘇揚的蝦肉湯圓等,也是風味别具,誘人饞涎,深為美食家們所喜愛。盡管各地制作的湯圓風味各異,但都寓意家人團圓、吉利、美滿之意。
小小的湯圓蘊含着隽永的飲食文化内涵。湯圓為圓形食物,取阖家團圓之意;以糯米粉為原料,是因糯米黏性強,象征一家人團結緊密;以糖為餡,表示全家團聚的美滿、甜蜜、幸福;用沸水煮湯圓,寓意這種團圓經得起折騰。而水濁圓子白,又象征全家團圓高尚而純潔。正因如此,台灣地區民歌《賣湯圓》唱道:“一碗湯圓滿又滿,吃了湯圓好團圓。”
湯圓是人們喜愛的美食,在民間流傳着不少與湯圓有關的謎語,如謎面:“身上潔白如玉,心中花花綠綠,細沙灘上打滾滾,清水池中沐個浴”,打一食品,其謎底為:湯圓。又如謎面:“雪白一群鵝,湖裡來遊過,嘴家門前過,杜(肚)家門前落”,打一食品,其謎底為:湯圓。再如謎面:“白糖梅子真稀奇,也沒核兒也沒皮。正月十五沿街賣,過了正月沒人提”,打一食品,謎底:湯圓。元宵節,合家團聚,吃湯圓,猜湯圓謎,真可謂其樂融融。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又到了,人們阖家歡聚,吃湯圓,觀燈彩,猜燈謎,憧憬着幸福美滿的生活。
作者:缪士毅
來源: 西安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