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問世以來的2000多年裡,一直受到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熱捧,但真正讀起來,又不那麼容易懂,常常不得要領,難以理解其真正含義。我讀《道德經》也遇到過難弄懂的問題,後仔細揣摩,似乎找到了一些門徑。現不揣冒昧,分享給大家,期抛磚引玉,求方家斧正。
我們先看《道德經》第二章的一句話:"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話的意思是說,天下的人都知美之所以為美,這就不好了,這就糟糕了。這個"惡",是說不是一般的不好,是很不好。至于有人把這句話理解成,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惡的概念就産生了。那是對這句話的曲解,或者說不理解。但這不是本文的讨論範圍。
我們或許覺得奇怪,為什麼知道美之為美就不好了呢?至少人們有了一個正确的價值判斷嘛。其實,隻要是人,基本的價值判斷都是有的,也不會錯。即便是智障者,你對他好,他也會說你是一個好人。所以,價值判斷是一個不用擔心的問題。
我們要探究的是,為什麼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就不好甚至糟糕了呢?
我們舉一個現實的例子,就說自覺排隊。好不好?當然好!是社會有秩序有規矩的表現,是公民素質的體現。當我們沒有形成自覺排隊習慣的時候,大家都認為自覺排隊的人是好樣的,這就叫"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而實際情況呢?就是我們現實中還不能做到自覺排隊,所以老子就說"斯惡已"。當我們這個社會人人都能自覺排隊的時候,盡管我們還會認為排隊是一個好習慣,但并不值得贊揚。為什麼?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且習以為常了,這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呢?要是有人不守這個規矩,才是我們要說的,可能大家會指責他了。
小學語文課本裡有一篇叫《搭石》課文,那裡面的人們,都會主動補上有缺損的石頭,走在用石頭搭成的路上,彼此都很默契。主動讓路、幫助老人婦女已成習慣,用不着說感謝,說了感謝反而就奇怪了。為什麼?因為大家覺得應該這樣做,不這樣做才是怪事。你說這個民風多淳樸,人與人之間多融洽啊。這才是真正的美,人們感到了美嗎?沒有。隻有當美成為稀缺資源的時候,人們才都去呼喚美,有了那麼一點點的美都去稱贊。
這就是說如果"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為美",那一定是現實生活中缺乏這個美,而相反的情況——醜惡就非常流行,所以現實情況堪憂。這就是老子看問題的角度和方法,從問題的反面看,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質。老子說過:"反者道之動"意思是事物發展到了極限,就要走向反面。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也要從其反面來看,從反面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質。這也是理解《道德經》的一把鑰匙。《道德經》中,類似的情況有很多,隻要我們善用這把鑰匙,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現在我知道了這把鑰匙,我們看看能不能理解《道德經》中類似的話。
《道德經》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大道廢,有仁義。廢的本義是指房屋傾倒。"大道廢,有仁義"的意思就是:大道廢弛,仁義才顯現;為什麼大道廢弛,仁義才會顯現呢?難道說大道不廢,就沒有仁義或者不需要仁義嗎?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用剛剛說的鑰匙去試一試了。馮友蘭說:"并不是說人可以不仁不義,隻是說在"大道"之中人自然仁義,那是真仁義。至于由學習訓練得來的仁義,那就有模拟的成分,同自然而有的真仁義比較起來,就差一點次一級了。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這個意思。"看來馮友蘭是早已掌握了這個鑰匙而且運用自如了,他說的對,并不是說社會在行大道即在道治的情況下,就沒有仁義。不僅是人人有仁義,而且大家都是自自然然的本真的表現着仁義,就像喝水吃飯一樣自然。這種仁義才是真正的仁義。人人都這樣,還要去提倡嗎?隻有在一個社會的治理沒有走上大道的情況下,人們的表現不那麼如意,社會秩序混亂,為了恢複正常秩序,就要提倡仁義。提倡仁義,人們學習仁義,就會有模仿模拟的成分,就不是出自本真,不那麼自然,而且很容易就失去了。這種仁義就比本真的差一點。
有了這把鑰匙,我們就知道,"六親不和,有孝慈。"就是說一個家庭,長輩慈愛,晚輩孝敬。所謂的孝和慈,就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的空氣一樣,根本感覺不到。隻有家庭不和睦了,孝慈的重要性才彰顯出來。
有了這把鑰匙,我們也能理解"國家昏亂,有忠臣。"不就是說國君昏庸,政治混亂,忠臣才見出。政通人和之時,都是忠臣。但政局混亂之際,忠臣才顯出它的作用。
跟大家說一個魏征不做忠臣的故事。據《新唐書》記載:貞觀元年(627),魏征擢升尚書左丞,協理綱紀,基本上就是進入了權力核心層。由于魏征是李建成舊人,有紅眼病者便借機誣告他"舉賢不避親",私自提拔親戚做官。太宗就派禦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結果,查無實據,純屬子虛烏有。太宗派人告誡魏征"遠避嫌疑",少惹麻煩。魏征心裡窩着火,立刻面見太宗:"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隻講遠避嫌疑,那麼國家興亡,或未可知。"并提出請求,自己要做良臣而不是忠臣,陛下可否答應?李世民納悶了:忠臣和良臣不都一樣嗎?魏征解釋說:"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并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
我們再看看,《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對這句話有很人理解不到位,甚至曲解。刍狗,用于祭祀的草紮的狗,用完後就丢掉,讓其自生自滅。這句話的關鍵是對"不仁"的理解。我們是不是可以用鑰匙試一試呢?仁,就是愛。不仁,就是不愛。天地滋養萬物,卻說不愛萬物,這就是沒有偏愛嘛。沒有偏愛不就公平了嗎?天地無所偏愛,把萬物當刍狗,讓萬物自然生滅。聖人也像天地一樣,無所偏愛,把老百姓當刍狗,讓老百姓自然生滅。要老百姓自生自滅何意?就是不要随意去幹涉老百姓生活。如果聖人能像天地那樣不偏愛,那就太好了,好得不得了。人類曆史上還沒出現過這麼好的情況。統治者對老百姓不橫征暴斂,不層層盤剝,不敲詐欺負,不騷擾破壞,老百姓的日子就太舒适了,太安逸了。人類理想的社會——烏托邦桃花源,不就是這樣一個社會嗎?表面上看以百姓為刍狗好像不仁,實則是大仁啊。所以,老子給管理者指出了一條管理的最簡單易行最容易成功的道路。最高統治者就應該這樣,也隻有這樣才是把握了大道,隻有這樣,才是按自然規律辦事,隻有這樣,老百姓才有好的生活。
看來,這把鑰匙還是好用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大家在思考一下,,為什麼老子說"不尚賢"?
《道德經》中可以用這把鑰匙去理解的句子很多,現略舉幾例,大家不妨用鑰匙去試一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絕智(聖)棄辯(智),民利百倍;絕僞棄詐,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我們也要學會用老子的方法,分析社會現象。就說一個公司吧。符合道的管理,應該是人盡其才,人盡其責。大家各執其事,各忙各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總是最大限度的去創造性的工作。至于領導是誰,這個不重要。這就是老子說道:"太上,下知有之"。重要的是我的工作做好了沒有。這就是走在大道上的公司。但是,當公司沒有上道的時候,情況就會不一樣了。有可能就會用仁義去管理——仁就是愛心,義就是責任。這套辦法應該也不錯,也是較好的應急之法,這樣一段時間,管理者有可能摸索到管理的大道,找到讓每一位員工知道自己該幹啥,并且讓他們主動勤奮努力工作的辦法,慢慢也就會上道了。我也見到一些公司,老總們總在開會向所有員工大講特講,要奉獻,不要斤斤計較,其實作用是微乎其微。你說奉獻重不重要,肯定非常重要。那些上道的公司,工作人員自覺勤奮創造性的工作,這是多大的奉獻,不需要誰去提倡啊。我們學習《道德經》,要真正懂,要學以緻用,我們才是增長智慧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