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語文300個常見文言實詞整理

高考語文300個常見文言實詞整理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5 23:11:35

高考語文300個常見文言實詞整理?文言虛詞【所】,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高考語文300個常見文言實詞整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高考語文300個常見文言實詞整理(高中語文學習幹貨)1

高考語文300個常見文言實詞整理

文言虛詞

【所】

(一)名詞:處所,地方。

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②成反複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得無:莫不是,該不會。)

③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二)助詞

1,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 等。(相當于一個名詞性短語,則為“所動詞 的 名詞”

①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作狀語)(《項脊軒志》)

②吾學終日而思矣,不知須兒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2.“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①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續

②臣所過屠者朱亥。《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舉所佩玖以示之者三。(玦jue,一對白玉)(《鴻門宴》)

3.“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①不者,若屬皆為所虜。(《鴻門宴》)

②武父子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蘇武傳》)

[所以]表原因和表憑借,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于“用來的方法”,“是 用來.的”等。(動作,行為,事物的原因,方式,手段,目的)

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③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輸》)

④所以遣将守關者;備他盜之出人與非常也。(《鴻門宴》)

4.所 介詞~>名詞性結構

例:撫軍不忘所自。(官名,從介詞)(《促織》)

[為]

(一)動詞(讀wei)第二聲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萬能動詞”)

①斬木為(做)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冰,水為之(凝閉而成的),而寒于水。(《勸學》)

③趙王竊聞秦王善為(演奏)秦聲。(《廉頗蔺相如列傳》)

④乃為裝,遺荊柯。(《荊轲刺秦王》)

⑤乃令秦武陽為(充當,擔任)副。(《荊轲刺秦王》)

2.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日:“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判斷詞,是。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②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孔雀東南飛》)

(二)介詞(讀wei)第四聲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 所”,譯成“被”,介紹動作行為的施動者。

①吾屬今為虜矣。(《鴻門宴》)

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

⑧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動作、行為的原因、目的,由于)

①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孔雀東南飛》)

②念嬌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揚州慢》)

③吾見其難為,怵然為之戒,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因為)

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表示動作行為受益的對象。)

①于是秦王不怿,為一擊缶。(《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請以為十五城為秦王壽。(《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君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4.對,向

①為之奈何。(《鴻門宴》)

②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報任安書》)

③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②以奚之九萬裡而南為?(《逍遙遊》)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何 為”還……呢?

[焉]

(一)兼詞=(介 代)

1.相當于“ 之”,“于此”,“于彼”。1.在其中;2.語氣詞。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

②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③置杯焉則膠。(《逍遙遊》)

2.相當于“于何”。譯為“在哪裡

“從哪裡”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與“之”相當,可譯為他(們),它(們)或指示代詞,譯為“那裡”

①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然力足以至焉。(《遊褒禅山記》)

2.哪裡,怎麼。(疑問代詞)

①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②則将焉用彼相(他輔助)矣。(《季氏将伐颛臾》)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植晉文之事》(陷害)

④事與我而相違,複駕言兮求焉?《歸去來兮辭》)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 “啊”,“呢”。(或不譯)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②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③缦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于“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②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赤壁賦》)

3.作詞尾,相當于“然”,譯為“ 的樣子”“地”。用于形容詞、副詞、動詞之後。

①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②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砼砼(kong,拟聲詞)焉。(《石鐘山記》)

4,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呢”。

例:萬鐘于我何加焉?(《孟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