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海蒂和爺爺》改編自瑞士著名兒童作家約翰娜·斯比麗的小說《海蒂》。這部小說從它誕生的那刻起,便赢得了全世界讀者的喜愛。它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廣播劇、卡通片、連環畫等等。
好萊塢曾經于1937年将它改編成電影《小海蒂》,由美國著名童星秀蘭·鄧波兒主演。這部《海蒂和爺爺》是德國2015年改編的電影。
一、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溫暖的家
《海蒂和爺爺》講述了一個失去雙親的小女孩海蒂,被姨媽送到阿爾卑斯山上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是個孤僻的老頑固,幾乎不和周圍的人們來往。活潑可愛的海蒂的到來,讓老人久閉的心門慢慢打開。
當祖孫兩人開始享受家庭溫暖的時候,海蒂的姨媽把海蒂送到(其實是賣到)法蘭克福一棟大别墅裡,成為富家殘疾女孩克拉拉的玩伴。
在法蘭克福,海蒂感到孤獨。她看不見巍峨美麗的群山,無法和爺爺朝夕相處,也不能和小夥伴皮特玩耍。她産生了強烈的思鄉情緒。
看海蒂思鄉成疾,克拉拉的父親便将海蒂送回大山。不久,小夥伴克拉拉也因為思念海蒂,來到美麗的阿爾卑斯山。沒想到在夢幻般的大自然裡,克拉拉身上竟然發生了奇迹......
這是一部充滿了童真,充滿了溫情的電影。每個觀衆都會被劇中溫暖的祖孫情、真摯的朋友誼所感動。
但當我們被感動得紅了眼圈的時候,别忘了,海蒂還是一個學齡兒童。她不能永遠在山上玩兒。她需要接受教育,她要有自己的未來。
我認為,這部影片最好的地方就在這裡。它沒有一味煽情,沒有讓海蒂始終沉浸在各種動人的情感裡。她回到爺爺身邊後,并沒有重新投入到放肆玩耍的生活中。
孩子的健康成長,除了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之外,還需要有人給他們的未來開辟一條道路。
通向未來的道路上有教育,有見識,還有理想。在這些方面,克拉拉的奶奶無疑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二、教育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教育方法。
毫無疑問,能否接受良好教育,是決定一個孩子未來的關鍵。
但海蒂爺爺沒有這個意識。當周圍村民對他說海蒂需要上學時,他無動于衷。也許他對教育的看法和小男孩皮特一樣:阿爾卑斯山的孩子不需要上學。
爺爺可以讓海蒂吃飽穿暖,早晚接送海蒂去皮特家玩。可就是沒打算送海蒂上學。
他隻能給孫女一個家,卻無法給她一個未來。
當海蒂被送到克拉拉家之後,人們才驚訝地發現,海蒂竟然連字母也還不認識。家庭教師和女管家驚呼:這簡直就是個小野人嘛!
家庭教師開始教海蒂學習字母。可海蒂老也學不會。于是他認為海蒂腦子有毛病。
但當克拉拉奶奶教海蒂時,海蒂竟然很快就學會了,而且還喜歡上了學習。這是為什麼?
因為奶奶能夠把握孩子的天性,寓教于樂。
科學研究表明,3——5歲孩子的大腦,處于想象力飛速發展的階段。這種想象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無意想象"。我們可以把這種想象簡單理解為思維的天馬行空。
比如,大人會經常看不懂小朋友們畫的畫,因為人們的"無意想象"能力不足了。孩子們的想象力足夠豐富,遇到什麼都要和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聯系起來。
海蒂就正處在想象力爆棚的年齡。在課堂上,當老師教A這個字母時,海蒂馬上就認為它像自己家門口的大山,想到自己和皮特在山上玩兒。可老師不允許她這樣想像,連克拉拉都對她這種想法感到好笑。
壓抑想象,缺乏畫面感,對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學習簡直太無聊了。海蒂的腦子不是笨,而是天然地在抗拒這種教育方法。
克拉拉的奶奶就很懂兒童心理學,知道怎麼教海蒂才喜歡。她拿了本兒童繪本,還是立體的,來給海蒂講睡前故事。海蒂馬上就被漂亮的畫面和動人的故事吸引了。可奶奶卻在最關鍵的時候停下來了。她對海蒂說:"要想知道故事的結局,你要自己學自己看。"
這和家庭教師要求的死記硬背完全不同。
好奇引發興趣,興趣激發學習的動力。第二天,海蒂就會念書了。
100多年後的今天,沒人會質疑教育的作用。但教育方法問題,卻始終存在争論。這就需要每一個家長認真觀察孩子的特點和需要。有的孩子可能像克拉拉,隻要按部就班就好。而有的孩子則可能會像海蒂,需要家長多花點心思,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潛力。
三、一個孩子的見識,有時候是比教育更重要的東西。
古人常說,想成為智者,就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如果将讀萬卷書比作一個人接受教育,那麼,行萬裡路就是長見識。
影片《海蒂和爺爺》告訴我們,增長見識有三種渠道,或者說見識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是從封閉環境到開放世界的見識。
影片最後海蒂和克拉拉奶奶的談話,令我印象深刻。
海蒂問:"我說我以後想寫故事,為什麼他們會笑話我。"
奶奶回答說:"因為你比他們見識過更大的世界。"
當老師問孩子們的理想時,皮特回答說他想當個牧羊人,另外一個孩子說他要當個鐵匠。隻有海蒂說她想寫故事。
于是,班裡所有孩子都發出了嘲弄的笑聲。
因為,山裡的孩子們不知道"故事"是什麼,更不會想到要去寫故事。他們生活的世界就是阿爾卑斯山下窮困閉塞的村子。這裡的人放牧、種地、打鐵,但就是沒人讀過故事。皮特總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牧羊人根本不用讀書。"
但海蒂和他們不一樣。海蒂在法蘭克福見過更多人和更大的世界。她讀過書,被書裡動人的故事深深打動過。她學會了各種禮儀,知道見面怎麼行禮,離開怎麼道别。她已經不是那個隻知道赤腳瘋跑的"小野人"了。
沒見過外面世界的人就像待在井底的青蛙。對于陌生的事物,他們不是害怕就是嘲笑。當他們的眼睛和身體被束縛的時候,心靈也會變得枯萎。
其次,見識還包括從都市回歸大自然,親近大自然。
陶淵明寫有著名詩句: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這句詩反映了陶淵明回到大自然後的肆意暢快。
克拉拉到阿爾卑斯山時的心情,我想和陶淵明是一樣的。
克拉拉就像我們現在很多大城市裡的孩子,享受過各種美食,玩過各種驚險刺激的遊戲,但他們不知道麥子玉米長啥樣,分不清牛和馬的區别,更不用說享受在山間奔跑,春天捉蝴蝶夏夜逮知了的樂趣了。
感受不到大自然樂趣的生活是灰暗的,無聊的。一個孩子的眼睛會因此失去光彩。窗門緊閉的城堡别墅,就是"囚禁"克拉拉的豪華的"樊籠"。
克拉拉因病無法行走。但即使能走的時候,她的腳肯定也沒有直接接觸過家裡的地闆,更别說真實大自然的土地了。因為在她的世界裡,赤腳是不被允許的,是"不文明"的。
所以,當海蒂來到這裡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穿一雙漂亮的小皮靴。可海蒂回到阿爾卑斯山的第一件事,也是脫去那雙讓村民們羨慕不已的鞋子。
和大自然親密接觸,才會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動。
當克拉拉來到阿爾卑斯山後,她要做的也是脫去鞋子,用雙腳的皮膚去感觸大地,感受蝴蝶停在腳上,輕輕扇動翅膀帶來的細微的氣流。
奇迹出現了,褪去束縛的克拉拉,終于站了起來。大自然對人類的治愈功能如此強大!
再次,見識還包括年齡增長給人帶來的智慧積累。
這種随年齡而積累的見識,從克拉拉的父親和奶奶的對比中,表現尤其明顯。
第一次是克拉拉的爸爸和奶奶一起回家,他們初次見到海蒂。行過見面禮,管家彙報說海蒂腦子有問題,因為她連字母也學不會!爸爸剛露出不解的神色,奶奶就馬上說:"我來試試。"
生活閱曆的積累,使奶奶更具生活智慧。管家的話一出口,她馬上就做出判斷,這個陌生小女孩的問題可能出在哪裡。事實證明她的判斷是對的,而且她的方法也取得了成功。
還有一次是在山上。
奶奶把克拉拉送到山裡。她知道自己的孫女想念小夥伴海蒂,也知道孩子應該有機會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老人家更善于換位思考,更能理解孩子的想法。
能一起在山裡玩耍,克拉拉和海蒂都非常高興!
接克拉拉回家時,父親也來了。他剛下馬,就被山路上的碎石絆了一跤,差點摔倒。于是他向自己的母親抱怨:"怎麼能把孩子送到這麼一個荒涼又崎岖不平的地方。"
克拉拉的父親也是一個缺乏和大自然接觸的人,無法理解自然對一個孩子的意義。當見到會走路的克拉拉時,他驚呆了。
盡管克拉拉父親生活條件優越,受教育程度很高,有修養有教養。但和自己母親相比,他還是缺乏人生長度帶來的豐富閱曆和人生智慧。
偏見與生俱來,就像華茲華斯說的:"人匆匆瞥幾眼便以為看到了全部。"想要消除偏見,就要接受教育,增廣見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才會做到胸中有丘壑,眼裡存山河。
四、不管教育還是見識,孩子都需要正确引導。
受教育、長見識,甚至再加上溫暖的家庭氛圍,可能都比不上恰當時刻的正确引導,對孩子未來産生的影響。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的自傳體小說《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主人公珍妮特從小就生活在沒有溫情和友誼的環境裡。
她是母親收養的孩子,母女之間更多的不是親情,而是束縛和強迫。這也讓珍妮特養成了孤僻的性格。由于她獨特的個性,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學校,她都不被接納,不被欣賞。
幸好她有生命裡唯一的一束光,忘年交艾爾希。艾爾希欣賞她,鼓勵她。當珍妮特在縫紉課上的繡布作業遭到老師的嘲笑和同學們的侮辱後,艾爾希則興高采烈地把繡布端端正正挂在自己家裡。并且告訴珍妮特,她有多麼與衆不同。
不管别人說什麼,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大膽去做吧!
這是艾爾希對珍妮特說的話,也是克拉拉奶奶對海蒂說的話。
因為這句話,珍妮特才能勇敢從家裡走出去,從生活多年的閉塞小鎮走出去,最終完成學業,成就自己的人生。
而當海蒂被嘲笑,分不清"我想寫故事"和"我想當牧羊人、我想當鐵匠"的區别時,克拉拉奶奶的這句話,也給海蒂指明了未來的方向。
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管别人說什麼!有了這句話,海蒂一定會活出的精彩人生。
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僅會帶給人美的享受,還會帶給人更多思考。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