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初冬風起葉落

初冬風起葉落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2 15:52: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初冬風起葉落(盛夏時節萬物榮華)1

圖①:江西吉安市泰和縣澄江鎮杏嶺村,農民駕駛農機正在田間翻整耕地,準備播種中稻。 鄧和平攝(人民視覺) 圖②:新疆昌吉市人民公園,小朋友在水上樂園遊玩。 何 龍攝(人民視覺) 圖③:位于河南三門峽市湖濱區高廟鄉的慕野星空營地,一線黃河盛景盡收眼底,吸引着市民前來露營避暑,盡享夏日美好時光。 孫 猛攝(人民視覺) 圖④:廣東廣州市,小朋友在水上樂園戲水消暑。 陳骥昊攝(影像中國) 數據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小暑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一般是在公曆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的時候。今年7月7日即為小暑。

暑者,《說文》曰:“熱也”。《釋名》曰:“熱如煮物也”。小暑時節,往往熱浪縱橫,“坐覺蒸炊釜甑中”。

倏忽溫風至

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暑,六月節……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小暑時節,我國南方地區平均氣溫一般為33攝氏度左右,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7月中旬日最高氣溫高于35攝氏度。

古人将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擊。”小暑時難得有涼風,一出門,迎面而來的都是熱浪;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腳下避熱;因地面炎熱,老鷹也開始在清涼高空活動,搏擊長空。

竹露滴清響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後結束,淮河、秦嶺一線東部以北的廣大地區東南季風雨季開始,降水明顯增加,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于西南季風雨季中;長江中下遊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所以,在進入雨季的地方,“小暑一場,大水汪汪”,而在遭遇伏旱的地區,則是“小暑雨如銀”。

小暑前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此時的很多降水是熱對流所緻,常出現“白天燒,傍晚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等情狀。

神清夏日長

小暑時節的習俗多與吃相關。比如魯南和蘇北地區有在小暑“吃暑羊”的習俗。“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徐州人對“吃暑羊”的喜愛從當地民謠中便能體現出來。

小暑還有早稻開鐮“食新”的習俗。這一天,農民會把新收獲的稻谷碾成米,然後将新米煮成香噴噴的米飯,家家戶戶都要吃新米嘗新酒。還有些地方把新收割的小麥炒熟,磨成面粉用開水沖後加糖拌着吃,叫做“炒面”。

小暑防苦夏,越是炎熱、潮濕的時節,在飲食上越要清淡,少食油膩,還要增加營養,多吃溫軟解暑的食物。

大暑

“映扶桑之高熾,燎九日之重光。”大暑是夏天最後一個節氣,一般是在公曆每年7月22日或23日,也就是太陽到達黃經120度的時候。今年7月23日即為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中的中伏,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熱。“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六月中

“大暑赫其遂蒸”,強烈的陽光給予大地深刻影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

大暑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攝氏度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特别是在長江中下遊地區,驕陽似火,風小濕度大,着實悶熱難當。

古人将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生,古人認為螢火蟲是由腐草變的;此時天氣悶熱,土地也很潮濕;時常有大的雷雨出現,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豐年稻花香

“禾到大暑日夜黃”“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對于南方一些種植雙季稻的地區而言,大暑時節是一年中最緊張、最艱苦的“雙搶”季節。适時收獲早稻,不僅能減少後期風雨造成的損失,确保豐産豐收,還能使“雙晚”适時栽插,争取足夠的生長期。

暑天高溫濕熱,農民卻愛這樣的桑拿天。“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古老的農諺表達着農民在暑熱中獲得的對農業生産的理解。田野上的莊稼奮力生長,盡情享受着金燦燦的陽光,綻放着一個夏天的波瀾壯闊。

何以覓清涼

大暑時節天氣炎熱,但各地時令習俗依然豐富多彩。

福建莆田一帶的人們有大暑天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親友間也常以荔枝、羊肉作為互贈的禮品,名為“過大暑”;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吃仙草”。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具有消暑功效,其莖葉曬幹後可以做成燒仙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叫做“荷月”,天津、江蘇、浙江等地多有賞荷的習俗。此外,大暑前後正值彜族“火把節”,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彜族同胞在這一天将舉行傳統的摔跤、鬥牛、賽馬等活動,熱鬧非凡。

(本報記者孟揚、曹怡晴)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9日 06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