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能力,不是條件,而是情緒敏感。”
情緒敏感的人在生活中看到不好的新聞都能把自己看哭,一點不好的事、不可控的變化都能讓他難過很長時間,以至于要神經衰弱。
我們常常會覺得敏感是一個不好的特質,仿佛我們一旦是個敏感的人,就意味着我們不夠灑脫、不夠堅強。
情緒敏感的人時刻深受外界的影響,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草木皆兵,造成精神内耗,導緻筋疲力盡。
因此,對于情緒敏感,我們需要學會怎樣從容應對,閱讀《情緒鈍感力》這本書,作者通過親身經曆的故事,來告訴我們鈍感是一種能讓人們心理更有韌性的方式。
情緒鈍感力(網絡圖片)
日本作者加藤谛三的這本《情緒鈍感力》,從現代人普遍關注的心理問題出發,引申出情緒過敏會讓你變得脆弱,而鈍感是一種内在力量,能讓你更加有韌性。
作者是日本國民心理學家、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哈佛大學賴肖爾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日本精神衛生學會理事。
作者剖析敏感人群的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擺脫情緒敏感的四種方法,及時給敏感的你一粒“情緒脫敏膠囊”,教你控制情緒、療愈心情、重塑自我。
本書能夠幫助還在為人際關系内耗、家庭矛盾等苦惱的人們找到解決方法,擺脫煩躁與抑郁,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赢得美好的生活。
在生活中,情緒敏感的人在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會變得如臨大敵,以至于轉變與對方的人際關系。
一次,和朋友在廣場上散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遇到個熟人,我倆熱情地打了個招呼,那個人正和别人聊天,隻“嗯”了一聲,沖我們點了點頭,走開了。
朋友有些氣惱,跟我說:“看到了吧,自從他有錢之後,就看不上咱這小老百姓,跟他說話,總是這麼愛理不理的。”
我看他情緒激烈,勸道:“不至于吧,他聊天聊得投入,顧不上回話也正常,不一定是你說的那樣。”
朋友繼續氣憤:“才不是呢,有時候他一個人,你跟他說話,他也是這樣……”
我打斷朋友的話,說:“他就算一個人走路,腦子也不一定閑着,說不定正想什麼呢。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我有時候也會這樣‘視而不見’。你想想,你發呆的時候,我跟你說半天話,你不也是一句話都沒聽進去嗎?這也代表瞧不上或者不尊重對方嗎?”
情緒敏感(網絡圖片)
情緒太敏感,就會像上面案例當中那樣無故生許多閑氣,而要想感受生活的美好,我們需要有一點鈍感力。
凡事不要想太多,情緒的鈍感力,可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到極大的作用。
簡單來說,鈍感力就是對眼前的事情感覺遲鈍一點,别什麼事兒都往心裡去。
有的人皮膚太敏感:對花粉敏感,對塵土敏感,對化裝品敏感,所以,臉上、身上常年疙疙瘩瘩,受夠了敏感的苦;
有人很在意他人的看法:想讀書,擔心别人說自己假清高;想跳舞,擔心别人說自己不正經;想參加歌唱比賽,擔心第一關就被淘汰……因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患得患失,情願違背自己的意願,選擇遠離自己夢想的生活。
所以,我們需要對生活中發生的不順心的事、瑣碎的小事保持一種不患得患失的心。
在職場中,敏感的人在被上司批評、責罵之後,往往不能迅速轉換心情,回到家依然沉浸在被批評的懊惱中,不斷自責和自我否定:“哎,這點小事兒也幹不好,在同事們被領導挨領導罵,以後同事們該怎麼看我啊?”
之後,接下來的幾天,始終擺脫不了這件事的陰影,原本熟悉的工作也常出錯,導緻再次被批。
最優秀的員工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也不一定是最能幹的,但一定是最皮實的,心性最強的。擁有鈍感力對普通的我們來說,實在是一種堅韌的品質。
很多時候,決定人與人差距的,是一個人的心态。
鈍感力(網絡圖片)
如果你的心态很差,總是在意别人的臉色,在乎别人的想法,在想東想西、患得患失,過于敏感,經常陷在情緒内耗中,那你的成長速度一定不會太快。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不要什麼都往心裡去,當你過于重視别人的評價而輕視自我的感受時,你就陷入了‘心靈的地獄’,這就是情緒敏感者的症結所在。”
伴随着快節奏的生活,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壓力。情緒敏感的人會放大這種壓力,讓内心生活在别人的陰影中。
鈍感一點,我們完全可以不太在意生活中的“小敏感”和“小挫折”,讓自己變得灑脫起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