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歐陽修賣油翁的主題思想

歐陽修賣油翁的主題思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8:48:34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 宋·歐陽修《賣油翁》

歐陽修賣油翁的主題思想(重溫歐陽修賣油翁)1

這篇短文大家應是耳熟能詳的了,但重點在最後一句,但是教科書中好像删去了。“解牛斫輪”語出《莊子》,指的是庖丁解牛、輪扁斫輪兩個典故。皆指熟能生巧之事。

若沒有這一句,這文章便隻是寫了一個看似勵志的故事;但有這一句,就是一則深刻的寓言。且文意就可能逆轉了。

歐陽修最後這一反問,我以為很引人深思。字面理解,意為賣油翁與庖丁、輪扁二人(的技藝)并無甚差别,似有類比、貶損之意。

是這樣的麼?我以為歐陽修并不是看不起賣油翁,而是認為這個事并沒有什麼可稱奇的,也更談不上文中的陳堯咨如何平易近人,領悟人生什麼的。

技藝之事,向來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且勤能補拙,在日積月累之下,往往必然的結果。歐陽修此問,實際上是很具有現實意義的哲思之問。

他是從一個讀書人的角度,更寬廣的視野,哲學思辨上,來解讀賣油翁。

想來很多你認為了不得的事情,其實本不複雜,不過是隔行如隔山,但若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是真正的“藝術”;反之,并不是天賦異禀,卻還自以為是的話,那也不過是一個熟練的“操作工”。此其一。

陳堯咨是北宋時的一個大官,康肅是他死後的谥号,這個人文武雙全,争強好勝。但是,為何“敗給了”一個小小的賣油翁?我以為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修是借小事諷喻大政,即北宋當政者有術無道,屍位素餐,并無大志,不過靠一些雕蟲小技混迹朝堂。此其二。

歐陽修賣油翁的主題思想(重溫歐陽修賣油翁)2

第三點,我覺得是對于我們當代社會,尤其是職場人士的一種警醒。所謂熟能生巧,并不代表個人能力,大多數人慣于在一個行業、一個領域,甚至一個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看似妥帖,實際上并無核心競争力。

一旦遭遇真正的競争或者意外變故,也許你以為的能力或者實力,可能瞬間就會一錢不值,也會被更年輕的後來者、關系者取代。

因為,大多數人也如賣油翁一般,并不是自身有多厲害,不過是“手熟爾”,也就是說,這不過是人人皆可以靠“記憶訓練”都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想想為什麼我們無比努力的去奮鬥、去工作,但是難以成功?

這就是因為如“賣油翁”這樣的人太多了,甚至人家的背景與關系比你強大,也更努力,那你在一開始就已經輸了。所以,怎樣不斷強化自身的能力,發掘個體的價值,尤其是不可替代的價值與意義,才是最重要的。

不然的話,“賣油翁們”恐怕最後都得淪落為“賣炭翁”了!

歐陽修賣油翁的主題思想(重溫歐陽修賣油翁)3

當然了,也許會有讀者不認同,中國是人情社會嘛!能力更多的時候涵蓋的是人際關系。可是,我以為最靠不住的也是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本質上還是一種交換關系,你沒有點“幹貨”,人情也不過就是“面上”的。

就這一點而言,也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國人“活得累”的原因之一。你自身一直不足夠強大,卻又不甘寂寞。

話及此,我想這才是文忠公此文的最後一番深意,大概大多數人最後都活成了“賣油翁”,我們雖能忍扛熬,卻也容易自命不凡。聯想起第三季“背詩大會”的那位冠軍“外賣小哥”,似異曲同工,不過是慣于以己之所謂長比較别之所謂短,實際上,亦井底之蛙耳!

張鋒 己亥初秋寫于啟東翠彧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