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養老金全國統籌探析

養老金全國統籌探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5 09:15:35

◎ 文 賈康

中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從2022年1月1日起實施全國統籌,在此時間節點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舉措之一,體現了國家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的決心。

基本養老金運行機制意義重大

10多年前,國家發展規劃将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寫入改革措施,這是中國改革推進過程中非常值得肯定的一項進步。對于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基本養老金運行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養老金全國統籌探析(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1

河北燕郊的一家健康養護中心内,一對老人在散步 新華社

全國統籌是在全國範圍内實現統一制度規定、統一調度使用基金、統一經辦管理、統一信息系統等。通過統一繳費比例、繳費基數實現籌資公平,通過統一計發基數、統一待遇項目及調整機制等實現待遇公平。雖然這并不意味着大家到手的養老金一樣多,但執行标準統一後,各地養老金差距會縮小。

實施全國統籌的好處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養老保險統籌層次越高、參保人數越多,風險分散範圍就越廣,基金抗風險能力越強。全國統籌制度實施後,地區間養老保險基金當期餘缺将得到調劑,困難地區養老金發放更有保障;另一方面,全國統籌實施後,勞動者養老金權益不會再因流動就業受到影響。在全國統籌前,隻要有工作變動,就要轉移社保。全國統籌後,無論是社保資料的修改,還是手續轉入轉出都會簡化,無需回原參保地填寫各種表格,可有效節省勞動者時間和經濟成本。

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是由于我國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各省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結構性矛盾突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有利于各地結餘資金的再分配,也使各地負擔得以均衡,但也會面臨新問題。

基本養老金彙入一個“蓄水池”

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于上世紀90年代,從縣級統籌起步,統籌層級逐步提高。過去,以省級統籌形成一個一個資金“蓄水池”,彼此之間互不聯通,互濟共濟功能的發揮具有局限性。前些年,中國出現一些老工業基地區域。按照人口結構狀态來看,由于退休人員占比相當高,這些地方的基本養老金已入不敷出。

在本地最高做到省級統籌情況下,互濟共濟無法解決上述困境,而其他地方的養老金結餘沒有任何可能性實現跨區域調劑發揮互濟共濟功能。比如在深圳,人口和就業人員的結構以年輕人為主,大量基本養老金繳納進入“蓄水池”後,并不能使用出去,這個矛盾已在很多年前被人們注意。

最近,實現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的改革步伐加快,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個制度機制進步。如果說全國把所有基本養老金彙入一個“蓄水池”,調劑功能升級,即可發揮互濟共濟的積極作用。

設想一下,年輕人居多的深圳,今後将本區域繳費資金彙入全國統籌“蓄水池”後,“蓄水池”裡的“水位”上升,按照使用規則,首先可調劑資金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問題,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不過,要消除這樣一種誤解,認為可能造成“有的地方吃虧,有的地方占便宜”。其實,這确實不是吃虧或占便宜的問題。因為隻要按照陽光化的規則,有先有後地取用資金解決養老問題,社會整體調劑能力就會上升。

如何處理不同費率矛盾?

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變成了所有行政區共用一個“蓄水池”。那麼,其中的難點在哪裡?筆者認為,主要是技術性的問題,即各地方原來提取養老金比例不太一樣。據了解,南方地區提取比例最低可到16%,而遼甯已提高到22%。全國統籌後,有希望把提取比例歸于一緻,調劑能力和互濟共濟功能會明顯提升,甚至可以考慮在精算基礎上,降低基本養老金繳費标準。由于專業精算可保證實際上繳納基本養老金費率合理性,在整個“蓄水池”功能明顯提升後,因互濟功能增強,費率量值反而有希望下調。

“蓄水池”功能提升後,降低繳費率,企業和職工将會減負。那麼,原來的不同費率怎麼辦?筆者認為,處理這個問題,并不難,現代信息技術支撐條件下,統一全國市場标準化繳費率後,可根據數據庫信息分段計算。在每人領取養老金時,對原來那些或高或低的繳費都予以承認,每個人繳納的資金一清二楚。全國統籌之前的時段,差别化對應處理,統籌之後的時段,實行标準化。


賈 康 簡 介

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導。曾長期擔任财政部财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北京、上海、福建、安徽、甘肅、廣西、西藏等地方政府特聘專家、顧問或咨詢委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行政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1988年曾入選亨氏基金項目,到美國匹茲堡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1995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評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高層次學術帶頭人。多次受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之邀座談經濟工作。擔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财稅體制改革”專題講解人之一。孫冶方經濟學獎、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和中國軟科學大獎獲得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庫專家委員會成員。2013年,主編《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發起成立“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任首任院長、首任秘書長,第二屆理事會期間任首席經濟學家),2015年-2016年與蘇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給經濟學》、《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以及《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獲評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和央視的“2016年度中國好書”)》,2016年出版的《供給側改革十講》被中組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國家圖書館評為全國精品教材。2017-2020年又撰寫出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模型與實踐路徑》、《供給側改革主線上的未來财稅》、《财政學通論》等多部專著。2021年與劉薇合作《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書又獲評“2021年度中國好書”。根據《中國社會科學評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國哲學社會科學6268種學術期刊700餘萬篇文獻的大統計分析,賈康先生的發文量(398篇),總被引頻次(4231次)和總下載頻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綜合指數3429,遙居第一,是經濟學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學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