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夕峰。今天要在頭條發布第一篇文章啦!這次我想跟大家從分封制開始聊起曆史。
在公元前1046年,周朝第2代君王有一場很出名的戰役,周武王開始牧野之戰。這場戰役,作為分封制的開端,經常被史學家拿出來研究。
周朝就是影視劇《封神榜》發生的年代,而分封制作為最早的國家管理制度,非常有趣。為什麼有趣呢?
衆所周知分封制的建立在于周朝,分封制特點主要有兩點:
1. 分封制明确諸侯國有相對獨立性,各個分封的諸侯國具有土地管理的權限,行政權限和軍事權限
2. 分封制主要多數是針對親族,極少情況會分封功臣。大家熟知的姜子牙,就是最出名的一位被分封的功臣。
這也就是說,周王朝和分封國的局面,就像荷包蛋,蛋白在蛋黃外圍繞了一圈,也像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好處是平時隻需要諸侯國每年進貢,保護國都,那麼裡面的蛋黃這就是國家最安全的地方。
但壞處也非常明顯。因為這種形式雖然便于管理,可是一旦分封國聯合攻主,那麼裡面的這個周王朝就必死無疑。
分封制的起源便是起前文提及的“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發生在1046年,那時候分封制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戰中一舉擊敗商朝主力,從而逐鹿中原。
這時候周武王就進行了分封制,把攻占下來商朝的土地全部分封給宗族親人和少許功臣。以當時社會前提下來說帶來的好處是巨大,因為古時候信息傳遞比較落後,要是哪個地方有叛亂,或者諸侯國間人心叛亂,周王壓根來不及處理。
現在變成各個地方都是周武王身邊最親近的人在進行治理。很多決策可以速達到國家領導人身上,且諸侯國間更加團結了。這個制度,讓當時的周朝社會迅速發展起來了。
但是往往以這樣分權化的模式,時間隻要過得太久親族血緣變得稀薄的時候,引領社會走向弊端的問題就出現了,像前面所說一樣,分封制明确諸侯國有相對獨立性,各個分封的諸侯國具有土地管理的權限,行政權限和軍事權限。
不久之後,諸侯的欲望和野心,就在地方權力過度集中下,逐漸顯露。
試想一下,當其中一個小諸侯國欲望在被無限地放大後,發現自己在一個小地方已經可以行駛這麼大的權力和資源,為什麼不去攻占一個更小的國家,讓土地和資源更加的擴大?
而曆史進程到了周朝後期,國家政權已經成為了“扶不起的阿鬥”,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周朝後期的多代君王碌碌無為,隻要下面的諸侯國還尊俯首稱臣,那他們便可以放任其自由。
于是乎,在國家缺少管理制衡機制的情況下,各個諸侯國今天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後來慢慢的諸侯國的開始發展的有規模了,有幾個比較強大的國家慢慢崛起,曆史從這裡開始進入春秋時期,其中以楚國最為強大甚至已經派兵把周朝的王都圍起來,這時候周王朝的領導者才發覺雖然下面諸侯國還尊他為王,但是已經不再把這一個王朝當一回事。
所以從這裡可看出,随着時間分封制的弊端主要有幾點,第一國家缺少或者從來沒建立監管機制,造成了權力被個人私有化。
第二作為管理者如果一味以僥幸心理,固步自封去治理一個國家,最終隻會做成王權旁落,王朝慢慢衰敗的曆史必然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