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焦慮急躁怎麼辦?受疫情影響許多人可能出現,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總是焦慮急躁怎麼辦?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受疫情影響
許多人可能出現
易發脾氣、過度焦慮等情緒
疫情防控心理疏導答疑解惑
趕緊收藏
家校防護篇
低齡兒童,長期居家,易發脾氣,如何安撫?
安撫兒童前先關注,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做到積極交流,耐心傾聽,充分理解。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比如把病毒比喻成孩子喜歡的動畫片裡類似的角色,把防護措施比喻成某種盾牌。
父母的不良情緒不要傳染給孩子,如果出現負面情緒,轉移注意力。
保障兒童的營養和睡眠,根據不同年齡段,為孩子安排豐富有趣的家庭創造性的、教學類的、活動性的遊戲。
居家網課,節奏不合,親子沖突,如何緩解?
居家網課需要高度的自覺性,對于不少習慣于被監督的青少年來說,比較容易出現懈怠,學生無法有效跟進網絡課程的節奏。很多家長也同樣有問題,會因為被逼每天打卡,對于網課時孩子出現的心不在焉、完不成作業等問題,會出現抱怨和不滿,時間一長,耐心被磨得消失殆盡,甚至激發親子沖突。
建議家庭制定勞逸結合的計劃,合理調配上課和作息時間,每天留出獨處的時間,适當運動放松,脫離網課内容,進行親子互動,減少無謂指責。
線上教學,進度延誤,情緒爆發,如何關愛?
各校延遲開學,學校要求教師進行線上教學,對于部分教師來說,對電子設備的熟練度和授課技巧有欠缺,無法把控學生教學進度,都會蓄積不良情緒。在家授課,同時影響到家人,稍有與焦慮相關的事情,就會促使焦慮情緒大爆發。
建議要審視自己特殊時期的教學能力,不要高估和過度評價。和家人的溝通情況,居家工作需要全家參與和調整;學校要主動關愛部分無法适應網課的教師,切忌強制規定教學目标,給予合理的途徑去宣洩,緩解教師過度焦慮。比如,增加體能鍛煉,跑跑步;在室内摔摔抱枕、打打拳擊等,定期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讓情緒波動變小,更好地投入到教學中去。
特定人群篇
家有孕婦,過度焦慮,憂己憂子,如何調适?
首先要理性接納。孕婦懷孕期間本身就容易感到焦慮,在疫情影響下,會更明顯,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需要家庭營造安靜、舒适的環境。除産檢外,盡量不要外出,居家休息。合理安排生活,保持規律作息。
如果出現擔心自己健康和胎兒健康的情況,建議通過查詢權威資訊,包括醫療機構的線上咨詢,學習孕期醫學健康知識,同時避免信息過載,做适當的家務和居家運動。
建議必要時跟家人、朋友傾訴,或尋求專業人員支持,及時調适和排遣不良情緒。
老人宅家,廣場空曠,習慣打破,如何替代?
老年人免疫功能弱,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發人群。日常習慣良好,喜于廣場活動,以及老年人間溝通交流的方式,對于家人的溝通反而不是日常的重點,宅家後突然與家人交流溝通增多,會出現明顯不适。
建議家庭替代及時跟進,說出自己内心真實的想法,聽聽家人的看法和建議;合理安排自己的室内生活,如讀書、練字、做飯、做手工等;利用微信視頻、電話等與老朋友進行溝通和交流,排解郁悶情緒;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居家健身和放松運動。切勿擅自預防性服藥。如果負面情緒得不到改善,可撥打心理援助熱線尋求專業幫助。
社區防控篇
睡眠不佳,日夜颠倒,規律作息,如何養成?
首先疫情居家需要我們養成良好的規律作息習慣;睡前避免浏覽疫情信息,避免接觸讓自己情緒激動的事情;認真安排飲食,營養均衡合理;學習自我放松的技巧,例如心理着陸技術、呼吸放松等;每天做一些居家鍛煉,建議達到心率120次/分,微微出汗,每天持續20-40分鐘為宜,但不要在睡前運動。
夫妻宅家,百看不順,摩擦頻頻,如何調和?
在疫情下,兩個人每天24小時宅家,就像牙齒咬到舌頭難以避免一樣,總會出現磕碰。但事實不一定是這樣,可能這種摩擦早就存在了,隻是在特定環境下爆發了出來。
建議從現在開始:夫妻之間建立一種特定交流行為,如每天兩人對視5分鐘;建立正常的作息要求,按照既往上班規劃,各自在家有自己的獨立辦公時間;如果兩個人都想改變,可以趁着這段時間多聊聊,說一說共同的目标、有什麼困難,将來的需求和希望;交流也是一種互動藝術,要多培養和學會說話的技巧。
弱冠青年,待業宅家,收入無着,如何立命?
待業青年,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出門找工作,長期在家,沒有收入,對今後生活、職業前景産生擔心。信息化時代,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網上求職、雲面試,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職業。在未找到合适的職業之前,可以在家進行自我充電,進行相關知識的儲備和技能提高。這樣既充實了自己的生活,也緩解了焦慮情緒。
複工複産篇
商場超市,人群聚集,憂慮重重,如何支持?
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存在人群聚集的情況,在這些場所工作的人員會有種種擔心,建議做好返崗前的物質和心理準備,遵守所在機構恢複營業後的防疫制度和舉措,加強營業期間的衛生管理,做好通風、消毒和清潔,建立切斷傳播途徑的信心。
如果仍然感到緊張和焦慮,或者有發熱、乏力等,要及時安排就近就醫,并且告知經營場所或機構負責人。積極配合治療,堅定信心,可以通過熱線電話或者網上心理平台,求助專業的心理醫生得到幫助。
持續加班,負荷過載,健康預警,如何調整?
複工複産後,部分員工存在持續加班情況,工作負荷過大時,情緒和身體都會受到影響,出現緊張、焦慮和各種身體反應。
建議适當調整工作量,注意休息;可以做一些放松練習,比如冥想、正念;如果仍無改善,可以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早出晚歸,公共通勤,擔心風險,如何防範?
上下班途中,尤其是沒有私家車必須通過公共交通,如地鐵、公交車上班的人群來說,人與人的接觸難以避免。
建議出門錯峰而出,出門戴好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配合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隔空而坐,勤洗手,做好身體防護,降低心理恐懼。
業績下滑,錢包癟了,品質生活,如何保障?
目前,全國上下已經在加強疫情科學防控的基礎上,有序推進複工複産工作,但是由于原來的業務發展節奏和發展策略受到影響,可能出現業績下滑,收入下降。
如果還是覺得擔憂,可以嘗試和領導、同事進行更多的溝通交流,共同探讨應對目前業務困境的措施,制定後續發展策略。其次,如果這種擔憂造成情緒和身體的不适反應,可以尋求線上或線下的心理咨詢服務,進行認知分析和調整,制定問題解決和行動計劃,産生自我的控制感,建立積極有效的行動。
來源丨宜昌發布綜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