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9-12 16:07:49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

文 | 霧滿攔江

(01)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希望被關心,渴望被疼愛。

——可是總有一個冷冰冰的聲音說:

别抱希望了!

你沒有朋友,沒人會在意你。

他們恨你!

——讀到這段話,我哭成狗,嗷嗷滴。

(02)

脆弱的人,會比你想象的更無助。

有天在網上看到朋友們讨論,網友麥雨香衣說到她知道的一個姑娘,月入2萬,卻在家中毫無話語權,被月收3000的老公各種吊打。

朋友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會吧?經濟收入就是一個人的底氣,2萬的月收入還提不起氣來,這太難以理解了。

然後麥雨香衣又說了件事兒: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1

看到這段,你就知道什麼叫心裡有個小孩兒了。

月入2萬的姑娘,她有能力,有本事,就是性格懦弱。這是需要你關愛照顧幫助的類型。但也有的人偏偏就喜歡挑這類型的孩子欺負,因為這些欺負人的人,還停留在未進化的原始形态中,離草履蟲比較近,距現代文明有點遠。

我在想那個被逼當衆下跪的姑娘,當時她的心,一定在哭泣,在哀求,在嚎淘。在苦求對方放過她。她也知道根本無須害怕對方,可她就是害怕。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她面對這樣的困窘?

(03)

已經證實的消息稱:日本人正在退化。

相當比例的日本人,退化到了生物本能泯滅。

在日本,年紀到了50歲的人口,每4名男子,就有一名從未結過婚。每7名女子,也有一名從未結過婚。

沒結過婚,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如何同人打交道,尤其是缺乏同異性打交道的經驗。這個現象,到了年輕一代,非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嚴重。

咋整呢?日本政府愁死了,誰能想出個……幹脆就别讓年輕人談戀愛了,直接進洞房的招術呢?

别說,這個辦法還真想出來了。

于是日本舉辦了一次轟轟烈烈盛大規模的相親會,所有到會的相親人員,都得到了安撫,不用擔心,不用焦慮,不要緊張,這次相親,不用你說話,你就坐在那兒就行了。

男女青年到了相親現場,隔桌對坐,頭都不用擡的。

更不用跟對方說話。

……呃,話都不說,這個親咋相?

現在不是科技發達了嗎?上高科技!

——隔桌而坐的男女青年,每人面前放隻機器人。你們倆不用說話,讓機器人來說。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2

你隻看對方合不合你的胃口,如果感覺可以,就按一下機器人,機器人就嘟嘟嘟綠燈亮起:こんにちはー空尼七挖,君が好きーきみがすきーKI咪嘎死KI……然後倆機器人手牽手,這就成了。

男歡女愛,這是生物的本性,看讓這些日本人給鬧的,成什麼樣子了?一個人沒了生物性,連基本的欲望都沒了,想想确實挺讓人犯愁的。

——可到底是種什麼力量,居然壓過了與生俱來的本能?

(04)

導緻四分之一的日本男性、七分之一的日本女性,喪失求偶能力的的力量,就是人際交往所帶來的殘酷壓力。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3

這個壓力如此之大,超乎了我們的想象。

(05)

人性中,生物本能是最強勢的,因為它刻寫在我們基因中,無法改變。

——可人際壓力的強大,甚至會讓人徹底喪失生物本能。

有些奇怪的事兒,現在可以理解了。

妹子月入2萬,未必就不會被月入3000的老公,各式花樣吊打。

未必就不會,被毫無價值的垃圾員工欺負,未必就不會被人逼迫到下跪。

這正是:你強他更強,男人變僞娘。你橫他更橫,哭到淚灑江。人際壓力竟是如此的兇殘,會把我們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和欲望,都給轟殘了,那麼我們要怎麼辦,才能與這種摧毀人性本能的力量抗争?

大概先得弄清楚,這種泯滅人性的力量,究竟是怎麼起到作用的。

(06)

我們曾講過,小孩子的認知心理結構圖,是這樣子的。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4

正因此,所以小孩子對環境高度依賴,對他人高度依賴。

但當我們成熟,我們的心理認知結構,就變成這樣子的了: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5

成熟的人、睿智的人,霸氣側漏的人,心理認知結構決定了他們面對人際與事務時的自信、優雅與從容。這是讓人依賴的人,讓人感覺可以依托的人。

但是,但是,至少在日本吧,有四分之一的男人,七分之一的女人,其心理認知結構,其實是這樣子的: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6

現在我們能夠明白,為什麼日本人要靠機器人談戀愛了吧?

現在我們能夠明白,月入2萬的妹子,何以會被人家逼至下跪了吧?

現在我們能夠明白,什麼叫每個人心裡都有個小孩兒了吧?

你心裡,真的就是個小孩兒。

那麼小,那麼弱,那麼獨孤,那麼無助。他在夜間哭泣,他在風雪中蜷縮,他在寒風中踉跄而行,他在人群中瑟瑟發抖,他也想讓自己強大起來,可一個孩子能有什麼辦法?

真的好悲哀。

(07)

說到孩子,我們總會說到保護。

——因為人性是極殘酷的,有着捕食弱勢者的強勢本能: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7

那些不善于人際交往的人,那些在人際面前面臨巨大壓力的人,那些内向者,害羞者,膽怯者,那些讨好型人格。他們一遍又一遍的問,我要怎樣做,才能換回别人的善意?

你換不回來。

因為你是個孩子!

你的善意,你的付出,你的犧牲,隻會換來對方的變本加厲。因為你弱,你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因為對方可以對你為所欲為,他們知道你不具絲毫傷害力。

(08)

人性有個巨奇詭的規律:

——對于得到的無動于衷。但對于失去的,卻耿耿于懷。

——對于支持毫無感覺,卻對攻擊極為敏感。

——對于建設無感,卻對破壞高度敏感。

人性之所以有這三個特點,是因為自我實際上是個極不穩定的存在,小時候的你,根本不是現在的你。未來的你,跟你現在也完全不同。今是而昨非,昨死而今生,這才是我們。我們從未停止過變化,就如同一條河,時刻在流動。

正因為自我不穩定,所以瞬間的存在,有着一種自然的焦慮,想要留住自己。但那些得到的、那些支持者、那些建設性的,都不可能讓流動的自我,固化下來。所以我們才會對這些無感。

但舉凡失去的,惡意攻擊或善意批評、以及破壞性的,都會讓瞬間的自我消失,所以我們對這些極敏感,極抗拒,極憤怒。

所以會有讨好别人的現象,希望換得别人的善意,維系脆弱的自我。因為這個希望總是落空,所以對人際産生巨大恐懼。我們不是恐懼人際,是恐懼人際交往中的負面評價所帶來的壓力!

知道了人性,認識了自我,還會有問題困惑我們嗎?

(09)

如何讓心中的孩子,雖天真而不失強大,讓我們戰勝人際障礙而獲得信心呢?

五個原則:

第一是優先關注正面的、優先關注支持者。對别人則先看成績,缺點另說。

第二是客觀看待負面的一切。你再漂亮,也不可能人人都喜歡你。你再強大,也不會沒有缺點,人是一種缺陷的存在。你得接受現實。

第三:保持自己的優點,壓過缺點。如羅曼羅蘭所說,偉大的人,不是沒有卑下的情操,隻是他們的卑下情操,跟偉大的品德相比,不占優勢罷了。同樣的,一個壞透了的人,也不是沒有優點,隻是優點相比邪惡,不占優勢罷了。隻要我們保持優點壓過缺點,就OK了,千萬别追求什麼完美。

第四個,減輕自己對環境的依賴,能享受最好的,能接受最壞的。降低他人劣評對自己的情緒影響,誰在世間不說人?哪個不被别人說?這是生活常态,你得适應。

第五個,向前走,任人評說。甯願你被别人說,也不要成為那個一事無成,隻能在别人背後議論說嘴的那個人。

(10)

這個世界上,其實沒人能打敗你。

人,都是自己打敗的自己,都是不戰而敗。

心理學家告誡我們,要學會均衡的分布心理關注。

就是在我們的心裡,自我的評價一定要高于環境與他人。比較可取的比例是四三三,就是自我目标發展關注,占40%。當前環境的限制與條件,占30%。他人的關注,占30%。

如果環境關注太高,我們就會成為抱怨不停的宿命論者,不再相信自己的努力,憎恨父母沒讓自己成為富二代,認為窮命天定,無法改變,這樣的人生未免乏味。

如果他人關注過高,我們就是所謂的社交障礙,就是性格内向,就是缺乏自信。最後會不戰而敗,連生物本能都喪失了。

如果自我關注太高,就會成為惘顧公共道德、毫無羞恥心的人。這樣的人走到哪裡都被人讨厭,讨厭就意味着失去合作機會,我們最好别這樣。

你看這細小的心理關注配比,就是古人說的: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些淺顯的道理,老祖宗早就弄明白了,可是他們不會說現代語言,茶壺裝餃子,肚子裡貨倒不出來,害得我們還得自己琢磨。但人生的樂趣,就在于不斷的琢磨,不斷的從舊認知中走出來,不斷的步向新的認知。電影《功夫足球》中有句台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責任越大,成就越高,公衆對你的期待就越大,期望越大,失望也會越大。但隻要有小小一點不痛快,你就會收獲差評滿滿。這些差評,實際是公衆對我們的希望,對我們的鼓勵,他們希望我們完成他們不敢嘗試的夢想,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件好事。我們要學會享受好事,學會成就自己,這才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

(*本文圖片均來自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