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宛平南路600号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成功出圈
“600号月餅”一餅難求
患者畫展沖上熱搜
“600号”的關注度空前高漲
國慶長假
作為全市唯一開放急診的
精神衛生專科醫院
這裡也24小時運轉
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急診24小時運轉
長假裡
急診科高年資醫生江學鋒值班
病人絡繹不絕
沖動傷人的、折磨自己的……
看似難以理解的行為在這裡真實上演
江學鋒說,很多精神疾病患者
隻有在醫院才得到尊重
他們病了,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幫助
急診科高年資醫生江學鋒值班
堅稱“沒病”的阿婆被送來看病
昨天淩晨0時許,一輛私家車開到600号門口,家屬送來一位大聲喊叫的83歲阿婆。阿婆嗓門特别大:“我沒有病,送我到這裡來做什麼?瞎搞,你們應該把家裡打掃幹淨!”和許多被送來這裡的人一樣,阿婆堅稱自己“沒病”。
把家打掃幹淨是什麼意思?
家屬說,阿婆長期有高血壓,這段時間突然睡眠不好,總産生幻覺,覺得家裡出現了奇怪的動物,鳥飛來飛去,貓狗在地上跑,蟲子四處亂爬……很多次,她讓子女把家裡打掃幹淨,把動物趕走,子女反複告訴她,“這是你的幻覺”。2日深夜,阿婆發病更嚴重了,家人不得已隻能将其送來急診。
江學鋒開了小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讓她先把情緒穩定下來,并告知家屬,可能老太太的幻覺還是與器質性疾病有關,建議白天送去綜合性醫院做全面檢查。“諸如腦部器質性疾病也會引發精神症狀,完善頭顱磁共振和腦電圖檢查能夠幫助鑒别,精神科醫生也會參與會診。”
正在候診的患者
淩晨5時,天已經亮了,一對父母焦急地送來15歲的兒子。男孩瘦瘦小小,是一名中學生,也是600号的患者,曾因抑郁症在這裡治療過一段時間。
近年來
青少年抑郁症呈現患病率上升趨勢
有研究認為
約30%的青春期孩子
可能出現抑郁、焦慮等問題
這位男孩在疾病穩定後便回家了,但這兩天,他一改往日的沉悶,仿佛變了個人,情緒高漲,精力特别充沛,大晚上不睡覺,不斷和家人鬧矛盾。父母急壞了,将他強行送到醫院。江學鋒說,臨床上的确遇到過這樣的案例,抑郁症轉變成了躁狂症。“其實,孩子患的是雙相障礙,隻是剛發病時是以抑郁為首發表現。”
在治療時,男孩父母抱怨:“病情起起伏伏、時好時壞,到底看得好嗎?”他告訴男孩父母,精神疾病的治療是急不來的,甚至要做好終身治療的準備,不同階段用藥方案也是不同的。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家庭的支持尤為關鍵。顯然,家長、學校和社會目前還缺乏對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正确認識和有效應對。
來滬旅遊的他卻把拳頭砸向警察
在600号
常常有患者是坐警車來的
下午,一輛警車駛入醫院,下來一位衣着邋遢、眼神遲滞的微胖男子。江學鋒根據經驗判斷,這是獨自來滬旅遊的外地人,在馬路上發病了。
果不其然,警察告訴他,這位北方遊客在陸家嘴遊玩時突然沖入快車道,非常危險,經勸阻無效,他猛揮鐵拳砸向交警。襲警?警察立即将其帶入附近派出所詢問,發現這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來滬旅遊卻沒帶藥,誰料突然發病。好在,這位患者是經過治療的,江學鋒詢問他病程、服用藥物品種及劑量,他都答得上來,于是給他開了一些藥,送走了。
節假日裡
由警察“護送”來的精神病患者不少
好些是沒有控制好病情、行為異常
被警察送來的外地遊客
而2号這一個班
警車就來了兩三趟
一個是不肯吃藥後發病對抗父母的,無奈之下,父母報警了。在民警的陪同下,患者來到醫院就診。“這個患者20多歲,躁狂症很嚴重,2位警察陪同着來看病,從上午一直陪到傍晚。”江學鋒感慨,節日裡還那麼忙的,醫生、警察絕對排得上前三。
這些年,江學鋒沒有少跟警察打交道。“軌道、機場、鐵路來得最多,有時一晚上接待七八輛警車呢。”一些患者會在這些場所漫無目的遊蕩,警察巡邏發現對方異常;還有些發病時不斷騷擾别人,被當成“變态”,報警後發現其實是精神病患者,再和家裡人聯系,确認後直接送到醫院。
被警察送來的患者,特别嚴重的要住院治療。江學鋒說,疫情期間,醫生和警方也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比如需要核酸報告才可以住院,很多警察帶人來的時候,材料都準備好了。
“患者需要我們”
家屬要警惕老人“變壞”
在急診,江學鋒最大的感受便是:“患者需要我們。”他經常遇到反複發作的患者,每次發作後狀況更差了。“一個電話打回去,家屬說,我們放棄他了,你們想怎樣就怎樣吧!”江學鋒總是感到内心沉重。作為醫生,他隻能盡力為患者看好病。好在,經過規範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可以控制得不錯,甚至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曾說:“沒有任何一種災難比心理障礙帶來的痛苦更深重。”實際上精神科醫生所承受的壓力也不小。他們有時要面對不能控制自己,采取自傷甚至帶有攻擊性行為的患者。“有一次,患者不願接受藥物治療,指着我罵,并拿桌上的東西扔我,甚至沖到我身邊要打我,家屬都拖不住,後來還是保安來拉開的。”江學鋒回憶道,事後家屬道歉,他也選擇了原諒。做精神科醫生護士工作的,都有過類似的恐懼經曆。“不管我們面對什麼樣的患者,他們需要我們,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價值”。
家屬陪同患者進行預檢
他曾接診過一位大學生,光天化日在學校裡突然脫掉衣服奔到台上;還有一名某重點中學的男老師,老是盯着比自己年齡大十幾歲的女老師,做出出格行為。
“
江學鋒說:“其實,他們是病了,與故意犯事的‘壞人’不一樣,這樣做并不是他們的本意。都說精神病患者是瘋子,成為了别人眼中的笑話或唾棄對象,如果我們都棄之不顧,那他們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我們常說,這個時代的壞人變老了
在江學鋒看來
“壞人”中的一部分其實是“病了”
大腦功能異常或衰老退化
導緻他們的行為不受控制
他認為這個社會
還需要對精神病患者更多關注
家屬承擔更多管理責任
如果發現自家的老人突然“變壞”了,子女親屬應該特别當心,請醫生看看老人是不是生病了。比如一些顱内腫瘤會影響老年人性格,一些精神科疾病如老年癡呆症、老年抑郁症等,都有可能讓老人“變壞”。
“這個紋身女孩是躁狂症,亢奮、好鬥,因滋事被警方拘留了一晚;這個阿姨是精神分裂症,疑神疑鬼;這個是抑郁症的家屬,她的孩子說不想活了……”一晚上,進進出出急診的人很多,江學鋒說,作為節日期間唯一有急診的精神衛生專科醫院,這也是他們節假日和晚上忙碌的原因之一。
“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加,精神問題日趨凸顯,尤其是低齡化的發展不可忽視,但我們對精神疾病的認知還是太少了。”江學鋒說,即将迎來10月10日精神衛生日,希望大家都可以關注自己和家人的精神健康。精神障礙可貫穿人的全生命周期,精神衛生問題需要與軀體疾病一樣受到重視。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左 妍
圖 片 | 采訪對象提供
編 輯 | 梁 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