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鐵含量,明顯高于其他家畜肉。其富含亞油酸和亞麻酸,因此,驢肉是非常好的保健肉類,這在我們品嘗驢肉的時候可以發現,驢肉有微微的酸香味。但是,驢肉并非是大衆餐桌上的主流消費品,而養驢産業,養殖規模也遠遠不及牛、羊食草家畜。雖然說近些年,養驢産業得到一定程度的快速發展,還是無法和主流的家畜産業發展規模相提并論,主要原因在哪裡?
飲食文化的影響:
京津冀地區,是全國驢肉最大的消費市場,輻射出周邊比較集中的養驢産業。這邊人們吃驢肉的喜好程度,以早餐吃是非常習以為常的事。而在有些地區,民間并不流行吃驢肉,認為驢肉是“發物”,容易誘發陳病。這個觀點其實和人們認知鵝是發物一樣,比如說南方很多人吃烤鵝,也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在民間有說,關于朱元璋賜劉伯溫“烤鵝”,造成劉伯溫病情加重而亡的事件。可以從側面證明,在明代,鵝肉被認為是很厲害的發物,現在也有不少地方,人們不喜歡吃鵝肉。
但事實上,無論是廣東人愛吃鵝肉,或者河北人愛吃驢肉的普遍性來看,這些所謂的發物,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特别是在秋冬季節,河北這裡的人們早上吃驢肉火燒和闆面,就是标配,老人小孩都愛吃,也沒有所謂發陳病的科學依據。那麼,為什麼有些地方,人們比較忌諱吃驢肉呢?
這應該還包含有人畜感情的成分。比如說很多人養狗,把狗當做忠實的伴侶,而不去吃狗肉。那麼,在養驢過程中,同樣存在着人畜感情的問題。記得我小時候,老家村裡有家養的驢,從山坡上摔死了,被村裡人分吃的時候,主家一點沒留。記得給我家分了一盆,父親吃的時候,還不讓我吃,說小孩吃了不好,也就是說村裡人,把驢肉當做不好的東西,更不會主動去宰殺驢來吃。民間有些地方不吃驢肉,和人畜感情肯定有一定的關系,畢竟在民間很多地區,驢是人們的生産夥伴,說吃驢肉引陳病,也許是一套說辭吧,難道牛羊肉不是發物嗎?
當然了,這種吃驢肉的和不吃驢肉的風俗習慣,如同朝鮮族有吃狗肉的習俗,而有些農村地區不吃狗肉習俗一樣。比如說有些族群,就忌諱吃驢肉,這種飲食文化差異,使得驢肉的消費普及程度,沒有牛羊肉那麼普遍的受到消費者歡迎。這種飲食文化食譜的接受程度,并不是由驢肉營養豐富就能夠決定的問題,和我們整個民族飲食文化的分布結構,有着很大的關系。因此,驢肉的消費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肉驢養殖業的發展。
肉驢養殖效率的因素:首先用牛和驢的繁殖效率來對比一下,通常驢的妊娠生育期,大緻平均在365天左右,一次通常産一頭驢駒;而牛的妊娠期平均大緻在280天左右,一次通常也是産一頭牛犢。
再者說,按照優質肉驢和肉質肉牛的育肥效率來說,優質的育肥肉驢,日平均增重在1.2~1.5斤,而優質的育肥肉牛日平均增重3~4斤。驢和牛的育肥增重效率,是由于驢和牛的身體構造和消化特點決定,驢屬于單胃動物,胃容量是牛的1/15,消化草料吸收利用,需要腸道輔助完成;而牛有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可以通過反刍更加充分消化飼料。這兩種食草家畜不同的消化系統,使得養育肥肉驢需要少喂勤添,飼料轉化率無法和優質的育肥牛相提并論。
以西門塔爾牛屠宰實驗結果表明,屠宰率平均61.4%;而德州肉驢屠宰率大緻在53%,也就是說,育肥優質肉驢和肉牛,驢的出肉率并沒有肉牛的出肉率高。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從20年前一張驢皮幾十元,漲到2018年的幾千一張高價位後,驢皮價格呈斷崖式回落,使得養驢的利潤進一步下降,重創養驢産業擴張的積極性。
從育肥優質肉驢和育肥優質肉牛,這幾點生産效率來比較,就可以明顯看出,在食草家畜中,驢的繁殖效率和育肥效率,沒法和牛、羊、豬相比較。而且以目前活驢價格15塊/斤左右的情況來看,和牛、羊、豬比較,也沒有多大的利潤優勢。
從我國人們消費肉類的習慣,和驢的生産效率來看,這兩點使得驢肉即使營養豐富,食用價值高,但是,受衆普及率遠沒有牛羊肉普及率高,進而限制了肉驢産業的快速發展。那麼,為何養驢業這些年以來,從役用驢逐步轉變為肉用、奶用和藥用驢,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呢?這同樣和區域性人們的肉類消費習慣和養驢優勢有莫大的關系。雖然驢的養殖效率不如牛、羊和豬的高,不過驢的食用和保健藥用價值很大,比如驢皮、尾、血、骨、蹄等,都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而且驢吃的少,在家畜規模化養殖中,驢爆發疾病的風險比較低,飼養管理成本比較低。育肥肉驢,根據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每頭驢的養殖利潤大緻在1000~2000元左右,比較穩定,使得河北以及周邊各省,肉驢産業比較發達。綜合養殖驢的種種特點,以及人們的肉類消費習慣,使得肉驢産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局限了其發展規模。不過随着人們認識到驢肉的食用價值和經濟意義,肉驢産業将來一定是一種朝陽産業。人們應根據當地飲食文化,物候特點,自然資源,因地制宜進行養殖,是老百姓發家緻富的一個選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