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觀星台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東南13公裡告成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嵩山風景名勝區的八大景區之一,世界文化遺産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組成部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登封觀星台,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保護較好的天文台,在世界上也屬最早的天文建築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
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6月,為配合嵩山曆史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報上級部門批準,對元代大殿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圍的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啟母阙)、中嶽廟、嵩嶽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後,為了恢複農牧業生産,任用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和王恂等進行曆法改革。首先,讓郭守敬創制了新的天文儀器,然後又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測量,在全國二十七個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觀測站,登封觀星台就是當時的中心觀測站。
經過天文台幾年的辛勤觀測推算,終于在公元1281年編制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
《授時曆》求得的回歸年周期為36.2425日,合365天5時49分12秒,與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使用的陽曆,格裡高裡曆,一秒不差,但格裡曆是1528年由羅馬教皇改革的曆法,比《授時曆》晚三百年。與現代科學推算的回歸年期相比,《授時曆》僅差26秒。
觀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磚石結構建築,由台身和量天尺組成,台身形狀是覆鬥狀,其作用是“晝參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
觀星台不僅保存了我國古代圭表測影的實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測影以來測影技術發展的高峰。
除了測量日影的功能之外,當年的觀星台上可能還有觀測星象等設施。元初進行“四海測驗”時,在此地觀測北極星的記錄,已載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陽城,北極出地三十四度太弱。”
主要展覽
綜述
觀星台包括各種天文儀器:周公測景台、浮漏,正方案,仰儀,景符,日晷等。
周公測景台
周公測景台,學名“八尺表”,俗名“無影台”,最早是西周(約前1037年)為測日影定地中而建的土圭,唐開元十一年(723年)天文官南宮說奉诏在其舊址仿舊制建成了留存現在的石圭測景台,是古代測量日影,驗證時令季節,計年的儀器。
周公測景台用青石制作,分台座和石柱兩部分;台座上小下大,呈梯形錐體,四邊稍有偏斜,各邊寬窄不等,台底最寬面1.88米,最窄面1.68米,台座上沿四邊寬在0.96米左右,台座上面成正方平面,石柱置中間,高1.96米,寬0.46米,厚0.22米,連同台座通高3.91米,石柱為表,台座為圭,石表南邊刻有“周公測景台”五字,正楷書,大小尺許,石表距台座北沿連同台底邊在内約0.7米,是中國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測景的遺制。
元代大殿
觀星台元代大殿考古挖掘出土有陶器、瓷器等。陶器均為建築用陶,有磚、闆瓦、筒瓦、瓦當等;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盤、杯、盆、罐、缸類,釉色分白、青、黑褐三種。
文化活動
觀星台的選址,與中國古代所謂的“地中”觀念是分不開的。地中觀念首先是一種地理概念。中國古人長期認為地是平的,大小是有限的,這樣,大地表面必然有個中心,這個中心就叫“地中”。“地中”觀念在中國存在時間很長,一直到明末清初,傳教士傳入了西方的地球學說,“地中”觀念才逐漸銷聲匿迹。受“地中”觀念影響,中國人逐漸形成了自己位于“天下之中央”的傳統認識,“中國”這一國家名稱的形成與此不無關系。所以,“地中”觀念在傳統思想觀念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曆史作用。
轶事典故
觀星台用以觀測每天日中日影的長短變化、從而找出季節的變化、服務于人類的生産活動,把表影最大的那天定為“冬至”;把表影最短的一天定為“夏至”;把一年中的日中影最長的一天到下一年日中影最長的一天的周期定為一個回歸年”。在一年中把兩個日中影長相等晝夜時間相同的日子分别定為“春分”“秋分”,加上“冬至”、“夏至“就是一年。
周在滅商之後,建立了周王朝,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周王朝因此要在中原建都,也就是洛陽,為了政治統治的需要,也為了尋求營建東都洛陽的準确天文依據,周公姬旦才修建了“測景台”。中國傳統的節氣劃分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姬旦通過在測景台的實地觀測劃定的,從而使“春”“夏”“秋”、“冬”四時得以劃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