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大家一般都不陌生,它的後果非常嚴重,可以引起癱瘓甚至死亡。
而“小中風”這個概念,可能有不少朋友是第一次聽說。在醫學上,“小中風”其實是一種名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疾病,英文縮寫“TIA”。它被認為是與“腦梗塞/腦梗死”同等危險的腦血管疾病。
然而,很多時候,由于“小中風”症狀發作的時間很短暫,這導緻非常多的患者直接忽視了這種病情,認為它的影響不大、休息休息就好了、更沒有必要去住院診治。結果,最終造成了“慘劇”的發生……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一說大家應該如何防範“小中風”。建議平時有“三高”問題、經常出現腦供血不足表現的朋友們一定要弄清楚!
“小中風” 常常被忽視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病例:
做小生意的老王,60歲不到,患有高血壓多年。平時起早貪黑,非常忙碌。
有一天晚上吃晚飯的時候,老王拿在手上的筷子突然掉到了地上,與此同時,他感覺眼前一黑,發現前面的東西都看不太清。不過,就過了一兩分鐘的時間,一切又恢複了正常。他的老伴兒讓他去醫院看一看,可他對此不以為然,覺得這可能就是累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時間過了不到半個月,老王再次發生了類似的症狀,這一次,他拿在手中的茶杯突然摔碎了,同時又是眼前一黑。他仍然沒有聽老伴兒的勸告,去醫院就診。
時間來到5天之後,夜晚十一點左右,老王正在家看足球比賽,在雙方交戰正酣之時,老王激動地站了起來,突然他覺得劇烈的頭暈感襲來,還沒等他大聲呼救就一下子暈倒在地上。最終,老王因為大面積“中風”,經搶救無效,去世了。
在這個案例當中,老王前兩次發作的症狀,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小中風”。“小中風”由于發作時間短、恢複很快,因此讓老王麻痹大意、失去了警覺,最終才釀成悲劇。
醫學觀察發現,“小中風”發作的患者,約1/3在短期内就會再次發作,而這些患者在5年内發生“中風”的概率超過20%!
因此,有高血壓、血脂異常或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們,一定要對“小中風”引起重視。它是“中風”以及猝死的重要危險信号!
三類症狀 警惕“小中風”說到這裡,一定有朋友會問:我平時經常頭暈、頭疼、犯困,也是過一會兒就可以逐漸緩解,這些算是“小中風”嗎?
一般來說,“小中風”的發作有兩個主要特點:
第一是發作比較突然。那些慢慢出現的頭暈、犯困等表現,一般不太像;
第二是持續時間很短暫,多為幾分鐘,一般不超過1小時。而那些連續半天、一天甚至好幾天的頭暈、頭疼等症狀,一般也不太像。
醫生們通過大量的臨床觀察,總結了三類最為常見且典型的“小中風”症狀。當大家突然出現這些症狀時,則一定要小心,可能是“小中風”發作!
第一,感覺面部、上肢或下肢突然出現明顯的疲乏無力、癱軟等表現,尤其是單側發生時,更為典型。有的患者将其描述為:半邊身體感覺非常沉重或笨拙,想要做出一些很簡單的動作卻覺得特别費力,有時候還會伴随麻木或刺痛的感覺。
第二,一過性黑朦,雙眼或單眼視物模糊甚至出現複視。有的患者将這種表現描述為:眼前突然一黑,然後就像是隔着一張窗簾在看東西,模模糊糊或東西出現重影。
第三,說話時口齒不清。這種多表現為可以說話,但發音模糊、語序變得雜亂無章,旁人看去就好像是喝醉酒的人在說話一般。
簡單來說,最常見且典型的“小中風”症狀與“中風”以後發生的偏癱、視物模糊、口齒不清等表現非常相似,隻不過更為輕微、持續時間更短且能夠自行恢複。
發生“小中風” 怎麼辦?如果您确實出現過上面所說到的這些典型症狀的話,哪怕症狀已經完全消失了,也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優先到盡量大的醫院去看。
為什麼要盡量去大醫院呢?這是因為,我們需要使用磁共振這種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來進行檢查。
在(原)國家衛計委頒布的《中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早期診治指導規範》當中,就明确建議:在有條件的醫院應該盡可能采用彌散加權磁共振檢查作為主要的技術手段。
利用這種磁共振技術,可以盡早地識别出那些症狀表現為“小中風”、但實則大腦裡已經發生了“中風”的患者。
而除了醫學影像技術以外,臨床醫生還會利用風險評分工具來對“小中風”患者進行評估。
最常使用的一種評分工具叫做“ABCD2評分”:
如果年齡≥60歲,得1分;
如果血壓中的高壓≥140mmHg或低壓≥90mmHg,得1分;
臨床症狀上,如果有單側肢體無力、癱軟,得2分,而如果沒有無力、癱軟但存在口齒不清,則得1分;
如果症狀的持續時間≥60分鐘,得2分,而如果症狀持續時間超過10分鐘但不到1小時,則得1分;
最後,如果您患有糖尿病,也得1分。
将所有得分相加彙總,總分0-3分的屬于低危患者;總分在4-5分的屬于中危患者;總分在6-7分的則屬于高危患者。
高危患者在2天内發生“中風”的風險接近10%,90天内發生“中風”的風險接近20%。
所以,對于中高危的“小中風”患者,醫生有時候會要求住院接受治療,需要通過規範化的診療方案來降低“中風”的發生概率。
最後,總結一下,“小中風”有三類比較常見的典型症狀,一旦出現,應該盡快到大醫院就診。“小中風”有時候也需要住院治療,目的是預防“中風”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小中風的前兆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 2019,(19)
2,《中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早期診治指導規範》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