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5 21:11:59

最近在後台,我們收到一位讀者留言:

讀者和男友戀愛2年了,經曆了你侬我侬的熱戀期、艱難的磨合期。

兩人的關系本該趨于平穩,女孩兒卻覺得越來越不對勁。

兩人雖在同一座城市,但相隔50多公裡,幾乎一周才能見一次。

他們不再像熱戀每天視頻,周末見面也覺得麻煩大于喜悅,不見面則一天都發不了5條微信。

除了早安晚安噓寒問暖,已經無話可說。

似乎隻是依靠慣性維持着這段關系。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1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

男朋友開始挑剔她的外表,催促她減肥、美白......

當初的幽默風趣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不穩定的情緒和不耐煩的語氣。

她很苦惱,覺得已經沒有繼下去的動力,卻也很難開口提分手。

她不明白,這到底是倦怠了,還是真的不愛了?

這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關系,到底該不該放下?

分手其實早有征兆

首先,需要指出一個事實:

靠情感上的親密、生理上的激情所維系的“浪漫之愛”,必然會随在一起的時長而減弱。

羅蘭米勒在他的《親密關系》中指出:

伴侶在一起兩年後,平均表達出的激情會減退為一開始的二分之一。

在一起的第四年,則是最容易離婚/分手的時候。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2

Pexels

随着雙方了解程度加深,起初的幻想與神秘感被打破。

眼前的愛人從理想化的形象落地變成更加“具體的人”。

先前選擇性忽略的缺點,便會再次被拉出來審視。

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戈特曼,曾經組建過一個“愛情實驗室”。

通過對49對情侶的實時觀察,他發現,關系行将破裂的情侶們有着類似的相處模式。

根據這些特性,預測出的離婚率高達91%。

根據他的研究成果,我們整理出了以下6點“分手征兆”。

1、共情缺失

試想一下這個場景:

當你為工作焦頭爛額,加班到深夜回家,對方隻怪你大晚上回來擾TA好夢,完全無視你的疲憊。

你小心翼翼地向對方傾吐心中的壓力,期待對方能給予一點鼓勵和支持。

對方卻說:“成年人了,情緒要會自己消化。”

你的情緒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于是出于蔡格尼克效應(人們對未完成的事記憶更加深刻)。

這件事情變成了橫亘在你們之間的石頭,時不時就會碰到一下,膈應一下。

根據斯騰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

“親密感”是一段關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親密感,就包括給予對方愛、安全感與情感支持。”

當其中一個人不願意共情時,一段關系也就岌岌可危了。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3

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

2、排斥肢體親密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

肢體接觸更頻繁的情侶對親密關系有更高的滿意度。

一段關系的中,雙方的性欲上下波動很正常。

如果有一方恰好處于冷淡期,暫時無法使性生活回到正軌,并不意味着這段關系就此結束。

試着想象第一次和你的伴侶親密時的場景,回味那段記憶。

如果你能跟随思緒回到過去。

随着美好的經曆與感受被喚醒,伴侶對你的性吸引也會慢慢恢複。

相反,如果真的喪失熱情,回想起親密接觸的場景時,甚至會感到抵觸甚至厭惡。

則預示着對方對你不再有性吸引力,需要重新審視這段關系。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4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

3、末日四騎士

戈特曼在《愛的博弈》中指出了四種破壞關系的方式:

批評、蔑視、防禦、築牆,因經常出現在即将燃盡的關系中,遂将它們命名為“末日四騎士”。

1)批評:批評是一種消極的人身攻擊,常常帶有“從來”、“總是”這樣的字眼,比如“你總是東西亂丢”、“你從來不知道在乎我的感受”等等。

2)蔑視:暗示伴侶低你一等,包括辱罵、諷刺、嘲笑和貶低

3)防禦:包括正常的憤怒、反擊和抱怨,将對方置于對立面,不願意承擔相應地責任

4)築牆:雙方都不再釋放傾聽信号(點頭、眼神接觸),取而代之的是無動于衷,樹立起一堵隔絕信号的牆。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5

日劇《愛情是什麼》

4、不完全承諾

不完全承諾的潛台詞是:

“我會和你永遠在一起,除非出現更好的選擇”。

兩人并沒有一緻的生活目标和意義,一方沒有完全投入到關系中。

這類問題通常暴露在一方急着結婚、同居或生子,而另一方表現出退縮時。

伴侶中有一方想要推進關系,而另一半則在考慮目标和夢想,且拒絕讨論深層次問題時,事情會變得很難辦。

一旦有更理想的選擇,關系就無法繼續下去。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6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

5、關系中的“第三者”

除了我們正常理解的“第三者”,婆婆、閨蜜等喜歡幹預的“反派”也可能是一段關系的隐患。

反派的出現并不一定會導緻關系的終結。

但其中一方與第三者若達成共識,形成“反伴侶同盟”,則會給關系帶來很大影響。

例如:兩人因為“過生日需不需要儀式感”發生分歧。

原本隻是個很小的問題,而女友剛好有個勸分不勸合的閨蜜/基友,跟着一起讨伐“渣男”。

原本很小的被無限上升到人格層面。

另一半便會感到孤立無援,覺得自己被背叛了。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7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

6、權力不對等

财務、勞動、選擇權的不對等,也是伴侶發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常生活裡,我們可能會因為同事的不正當競争、買到的東西比别人價格更高,感到十分不公。

更别提親密關系中了。

熱戀期時,也許會選擇性忽視不對等的付出,但當感情趨于穩定,問題就會再次浮出水面。

為什麼每次吃飯都是去你想去的餐廳?

每次假期都是我長途跋涉去你的城市?

為什麼家裡的衣服碗筷都是我一個人收拾?

為什麼每次出來都是我掏錢?

......

這些瑣碎的事情在“你情我願”時都不成問題。

但因為沒有事先達成共識,一旦矛盾爆發,這些事情就會變成各自手裡的小武器。

它會一次又一次被地反複提及,不斷消耗彼此的感情。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8

日劇《愛情是什麼》

延續愛情的法則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親密關系是一場雙人舞。

也許你腳步淩亂,自以為很糟糕。

你看了上面的征兆開始對号入座,對方卻在為一丁點地進步和改變欣喜。

所以即使踩中了分手雷區,也并不代表這段關系完全無可救藥。

有時,我們會通過捕捉伴侶“不愛了”的蛛絲馬迹,一廂情願地給感情判了死刑。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9

Pexels

這種缺少有效溝通地單方面撤退,對對方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如果你還對這段感情抱有一絲希望,可以試試這樣做——

1、增進情緒協調

戈特曼《愛的博弈》中,提到一種叫“集體獨白”(collective monologue)的現象:

在一場聚會中,某個人慷慨激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盡情釋放自己的的表達欲。

另一個人目光呆滞,甚至漫不經心地磕着瓜子,完全沒聽對方在說什麼。

這兩個人看似在互動,卻根本構不成“交流”、“溝通”。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10

網絡

戈特曼認為:

有效地溝通需要包含“對對方的興趣”以及“傾聽”兩大要素。

伴侶需要有意識地增強情緒協調能力。

關于如何增強情緒協調能力,拉近情感距離,有以下4個具體步驟:

1)說出你的感覺

我們會發現,有的伴侶并不是不願意表達情緒,而是根本就不會。

當不知道如何表達感受時,可以試着回想所有描述情緒的詞語,并關注自己想到這些詞時的生理變化。

一旦碰到适當的詞語,身體便會有種“被擊中”的感覺,這個詞很大可能就是你當下的感受。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11

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

這裡有些可以供參考的詞彙——

積極情緒:

有趣、幸運、滿足、感激、懷舊;

性感、吸引、好玩、傻氣、興奮;

聰明、強大、愉悅、驕傲、快活;

受歡迎、無憂無慮、安全、被尊重;

消極情緒:

被疏遠、内疚、悲傷、頑固;

憤怒、自卑、慚愧、緊張;

孤獨、被誤解、被責難、麻木;

防禦、心煩、受挫、無力;

被忽視、沒人愛;

2) 多提開放式問題

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引導伴侶繼續說下去,說出真實的想法。

因此,我們需要留意多提一些讓對方有話可說的開放式問題。

比如說,“你是不是壓力有點大?”可以替換成“你看起來壓力挺大的,遇到什麼事情了嗎?”

“你喜歡上次的電影嗎?”也許很難展開回答,可以換成“你覺得上次的電影結尾怎麼樣?”......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12

Pexels

3) 重複内容,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

用你自己的語言把對方說過的話重複一遍。

不能100%的準确也沒關系。

讓對方知道你有認真聆聽,并且理解了ta的意思,而且不是做自己的假設或者扭曲對方的意願。

4)做戰友,不做軍師

有時伴侶和你吐槽一件事情事情,需要的更多是情感支持,而不是出謀劃策。

如果對方本來就很焦慮,你再加一句“你應該這樣這樣做就好了”反而火上澆油。

這時候,你隻需要表示理解,并給對方一個擁抱,或者和ta一起出出氣,氣氛就會好很多。

你會被當成ta的戰友,而不是冷冰冰的軍師。

至于詳細的解決辦法,可以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再慢慢商量。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13

網絡

2、有建設性地發生沖突

親密關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兩人遇到分歧,非要争出個你死我活。

一開始還尚存理智,聚焦于問題本身,但随着火藥味越來越濃,問題就發生便偏移,注意力放在誰輸誰赢上。

如果交流的目的變成了“說服對方”,事情隻能适得其反,最後兩敗俱傷。

這時候,适當且溫和的表述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用“我”開頭說話

“我”強調說話人的感覺和經曆,沒有指責伴侶的意思,這樣的伴侶就不會提起戒心。

比如說,“我有點傷心,因為上次你和朋友聚餐沒有提告訴我。”

就比“你上次自己出去聚餐都沒和我說,你怎麼每次都這樣?”要少了很多對抗的意味。

斷聯後去對方家裡找對方說什麼(不可忽視的6大信号)14

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

第二,是要明确讨論的目的和主題

一開始就要點明你們要談論的具體問題或者事件。

而且不要跑題,不要想一下子就把我肚子的苦水全倒完。

你要就事論事的說出對對方的看法。

第三,留意可能刺激你伴侶情緒的那些因素

每個人都有一些痛點和弱點。

比如有的人對長相、原生家庭、身高等比較敏感,争論時不管怎麼激烈,需要照顧到對方的底線。

不要将其上升為人生攻擊,否則便會親自将關系親自推向死亡。

感情走到盡頭确實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故事的開始暢想得有多美好,結束時便有多酸澀。

盡管如此,如果思考好了、争取過了,不如就爽利大方地放手。

不拖泥帶水、不瞻前顧後,對自己和對方都算有所交代。

愛過了,不覺得遺憾就好。

作者:清筠

圖源:Pexels

首發:壹點靈心理(yidianling0)

專注心理成長,溫暖而有力地愛着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