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的金融邏輯新的治理體系

新的金融邏輯新的治理體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13:03:10

新的金融邏輯新的治理體系?中國金融經曆了什麼樣的發展過程?金融體系“破”與“立”的演進過程中參照的改革目标是什麼?每一步改革所遵循的内在邏輯是什麼?中國金融當前面臨哪些新挑戰?,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新的金融邏輯新的治理體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的金融邏輯新的治理體系(圓桌從支持增長到支持創新)1

新的金融邏輯新的治理體系

中國金融經曆了什麼樣的發展過程?金融體系“破”與“立”的演進過程中參照的改革目标是什麼?每一步改革所遵循的内在邏輯是什麼?中國金融當前面臨哪些新挑戰?

10月13日,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共同主辦的第八期承澤論壇:中國金融的邏輯與方向暨《讀懂中國金融》新書悅讀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讨論。

“不能過分依賴行政手段”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央行研究局前局長、華夏銀行前行長張健華表示,中國金融改革是滞後于經濟改革的。他認為,金融體系承擔了經濟改革特别是國有企業改革很大一部分的成本,而以國有控股為主體的金融體系既是政府調控金融資源(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會資源)的關鍵抓手,同時也決定了金融業的委托代理關系和約束激勵機制。

談及金融改革,張健華表示,“規模擴大”“體系健全”“支撐經濟快速發展”等金融改革目标已經基本實現,金融自身為GDP做出了很大貢獻,大型金融機構的市場地位也日益增強。

然而,當前對于中國金融的一些批評聲音也不容忽視,比如“脫實向虛”、利潤過高問題,比如支持科技創新不足問題。此外,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金融支持消費不暢,消費者保護不足,缺乏系統性的金融文化等都是當前我國金融領域存在的現實問題。

對于中國金融改革如何進一步深化,張健華表示,要繼續堅持市場化方向,不能因為行政手段短期有效就過分依賴,包括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小微融資、綠色低碳等);要堅持系統化的解決思路,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改革重點任務,但要有統籌規劃和分步實施路線圖;要按“大國金融”進行思維,政策調整時應充分考慮市場影響并進行充分溝通,避免人為引發市場動蕩;要明确市場參與主體的職責定位,規範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及消費者各自的行為;要建設良好的金融文化,把保護消費者利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适應數字化社會的需要,全面提高監管和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能力;要改變以往靠規模增長解決問題的思路,真正做好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金融體系更利于支持漸進性創新而非根本性創新

北大國發院副研究員王勳表示,要把中國金融體系、金融改革放到中國經濟體系改革的大框架下來考慮。

王勳表示,中國經濟進入了新發展階段,正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持續的創新能力,發展新階段對金融提出了新要求,要從支持增長轉向促進創新。

王勳認為,股權市場相比于信貸市場更利于支持創新,但中國金融市場主要依靠間接融資,即銀行主導的信貸市場,而股權市場發展相對滞後,這也是中國金融機構在創新支持力度上逐漸減弱的原因。

分類來看,創新可以被分為“從0到1”的根本性創新與“從1到N”的漸進性創新。王勳表示,股權市場更利于支持根本性創新,信貸市場更利于支持漸進性創新。中國金融體系的現狀擅長支持漸進性創新,不擅長支持根本性創新;擅長支持大企業的創新,不擅長支持中小企業的創新;擅長支持成熟企業創新,不擅長支持新企業創新。

談及下一步的改革方向,王勳表示,要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發展股權市場。未來仍會是銀行主導的金融結構,要加強金融機構内部治理與制度建設,鼓勵數字金融創新,提高金融監管能力。

可多用新金融工具替代短期幹預

北大國發院副院長、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表示,要避免把一些權宜之計變成長期政策。他舉例表示,在支持中小微企業方面,近年來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長非常快,通過量化分析可以看出,對融資環境改善影響最大的是“窗口指導”等行政性監管要求。

這種行政幹預手段短期取得了明顯效果,但如果長期施行則會帶來其他後果,需要進一步考慮。黃益平表示,金融機構需要做市場化風險定價,隻有符合它的商業利益、符合風險控制的能力,這樣的業務才能長期持續。談及替代性方案,他表示未來可多用新的金融工具,包括用數字化手段提高風控能力,也可以讓利率更加靈活等等。

“我們在短期(可以)想很多辦法,但長期發展一定要從根本上想清楚金融的邏輯。”黃益平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