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面食,自然是東北西北更勝一籌,
越往南越以米食為常态,
但也不乏各地以面為食的特色。
如此說起來隻能以自己淺顯的經驗為例,
上海的生煎、南京的鍋貼、揚州的包子、無錫的小籠、蘇州的大馄饨……
以面為基礎,各有自己的名氣和特點,
說多了的确是令人垂涎欲滴。
因為生長在江蘇的關系,
所以不能地道地說出其它城市的美食,
也深知各地面食的博大精深,
那一份俗世中的溫暖,
正慰藉着生活在各個城市、你們的味蕾。
01
初一十五上一炷香,
祝福一份家人的平安……
有空去西園寺時,
上完香定是要吃一份素面,
像是在塵世久了,
靈魂上需要些自我的收斂,
味覺上亦需要一點自我的素靜。
02
母親是山東人的緣故,
倒是很好她的那口手擀面,
口感勁道,澆頭辣中帶鮮,
外加一份時鮮的涼拌菜,
便像是回到了當年的歲月。
03
吃面需吃蒜瓣,
否則像是失去了靈魂。
東西北文化的全國傳播,
大大開拓了江南人的視野,
剝頭蒜吃碗面,
對于許多天南海北的人而言,
好似吃出了時光裡的快意與圓滿。
04
“飯裡面最養人的是面,
面裡帶勁的是蒜,
一口面一口蒜,
給個縣官都不換。”
咱吃完面認真刷個牙也是禮節。:)
05
過生日吃面是骨子裡的儀式感,
一是謝母親的孕育,
二是願自己平安順遂又一年。
蒜泥搗着吃,再添個荷包蛋,
窗邊的風吹過,
仿佛又回到雞飛狗跳的少年。
06
一身厚實的肉是歲月的恩賜,
于是減肥正當時,
有面有菜唯沒有肉,
于是對肉充滿欲念。
少時的饑餓感充斥了後來太多的歲月,
碳水帶來的歡愉
總是成為減肥路上的障礙。
07
好的面有勁道,有嚼勁,
好的面放自己最愛的調料,
好的面喜歡的滋味兒填滿了味蕾,
恍惚間幸福就是一碗面的事兒,
剛剛好吃出了時光裡的風味。
08
強調一下這是蘇式焖熱面,
以紅湯為主,街邊面館最為常見,
老蘇州說面好不好湯料最重要,
而焖肉的滋味最能體現面館的手藝,
一早起來需要趕的便是這一碗頭湯面。
而“蘇州楓鎮大肉面”一般是白湯大面,
湯料自然也是極為講究。
09
老蘇州最喜一早去面館來一份面,
或是菜肉大馄饨、鮮肉小馄饨,
一籠熱騰騰的湯包配上一碟醋,
要麼蘿蔔絲的湯團來兩隻,
如此,便有了地道的蘇式滋味……
可能是堂食停滞太久的原因,
所以最尋常的餐食也成為一份惦記,
小時候的面食常以剩湯剩菜為底料,
吃的隻是一份飽腹,
後來世界大了嘗到了幹拌、炒面、雜醬、拉面……
知道面的澆頭和湯料的功夫,
面食的酸甜鹹辣中都有地域的傳承與風味,
知道了吃面的意趣,世界的和而不同,
歲月的匆忙與沉澱,人間的煙火與愉悅。
走!下樓吃碗面去……
[奸笑]江蘇十大面,來自網絡,且供你們歡愉:
昆山奧竈面、常州銀絲面、鎮江鍋蓋面、蘇州楓鎮大肉面、無錫老式面、南京皮肚面、東台魚湯面、揚州陽春面、南通曹公面、淮安長魚面。
圖文皆原創,版權“姑蘇阿焦”所有,
商用需授權,轉發注明出處。
【姑蘇阿焦】
微信公衆号、頭條号、新浪微博 同步更新。
抖音也上線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