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記者探訪刷臉取廁紙

記者探訪刷臉取廁紙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04:03:30

記者探訪刷臉取廁紙?2017年3月4日,天壇公園公共廁所内,一名遊客撕取免費廁紙資料圖片/視覺中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記者探訪刷臉取廁紙?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記者探訪刷臉取廁紙(公共衛生間刷臉)1

記者探訪刷臉取廁紙

2017年3月4日,天壇公園公共廁所内,一名遊客撕取免費廁紙。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6月10日,協和醫院衛生間裡刷微信供廁紙的機器。

5月5日,北京來福士中心衛生間内的自動斷張下拉式紙盒。實習生 徐丹 攝

6月10日,北京醫院衛生間,生物識别供紙系統提供刷臉供紙服務。

北京醫院衛生間的“刷臉”供紙機器顯示屏。

A06-A07版攝影(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随着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衛生間提供免費廁紙,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時常發生有人貪圖便宜把廁紙偷拿回家的情況。近日,記者探訪多處公共場所衛生間發現,多數公共場所堅持提供免費廁紙,并不斷升級取紙設備,比如北京來福士中心使用自動斷張下拉式紙盒取紙,北京西站等探索微信掃碼取紙,北京醫院等采用人臉識别系統,尋求既便民又防止浪費的方法。專家提出,少數人為了自己的私利,侵占公共資源,導緻其他大部分人受到影響,有必要用技術手段培養人們的良好習慣。

模式1 普通抽紙盒取紙

方便評級:★★★★★

浪費評級:★★★★★

5月17日,中山公園的衛生間内,抽紙盒挂在牆壁顯眼的位置,沒有任何限制,遊客随取随用。其中一個衛生間内,不到五分鐘,就有超過10人取紙,輕輕一拉,廁紙少則半米,多的長達兩米被遊客取走。

衛生間保潔人員稱,公園目前共有六個衛生間,一般情況下每一個小時就需要更換一卷紙,人流量大的時候半小時就要換一次。“特别浪費,每次清理紙簍的時候,能看見不少沒用過的。”保潔人員告訴記者,每天都有上年紀的人,哪怕不上廁所,也要專門來拿一趟紙,“有的人還不聽勸,我們勸阻時反問我們‘又不是拿你家的’,所以我們現在一般一個公廁配兩個人,一個人在裡面幹活,另外一人在外面盯着。”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玉淵潭公園,傳統抽紙盒使用非常方便,20分鐘内有4個人在如廁離開時,仍拽出大量廁紙。其中一位60歲左右的男子從廁所内出來後,熟練地從抽紙盒裡拽紙,将兩三米長的廁紙卷成卷,環顧發現沒有保潔人員後,将廁紙揣在褲兜裡離開。

保潔人員表示這種情況很普遍,甚至有人會專門過來拿紙。公園共有13個衛生間,每天每個衛生間需更換12卷紙左右,“個别人甚至把整卷紙倒出來,拿多了還不能說他們,說了會被罵。”保潔人員說。

朝陽醫院情況也類似,5月13日下午5時,朝陽醫院門診樓一層的衛生間内,抽紙盒裡面已經空了,詢問保潔人員後被告知醫院從早七點到晚四點半供紙,一個取紙機一天大緻上四次紙,但殘疾人衛生間不間斷供紙,五點以後要用紙的,需去殘疾人衛生間取用。關于浪費情況,保潔員似乎見怪不怪,“這種随意取用的地方肯定會浪費不少啊。”

此外,記者走訪發現,北京各地鐵站大多也是使用傳統抽紙盒,保潔員稱每個抽紙盒每天大約用3卷紙。而街頭的一些公共衛生間,為了避免浪費情況,幹脆撤掉了抽紙盒,在豐台區紫芳園附近的一處公共衛生間,保潔員向記者解釋,“有些人一下子拿特别多紙,一卷紙一會就用完了,所以現在都不放在外面,有需要的找我們要,我們會給。”

模式2 自動斷張下拉式紙盒取紙

方便評級:★★★★★

浪費評級:★★★

5月5日,北京來福士中心,抽紙盒有了不一樣的變化。盡管外觀看上去是傳統型抽紙盒,與中山公園的大緻一樣,但仔細看,取紙機中心有一個極小的取紙口,和普通取紙盒不同的是,需要從開口處用力拽才可拿出紙巾,每張紙巾固定長約15厘米。

保潔人員告訴記者,這種做法是為了防止浪費。“拿紙花的時間長,就不會一次性拿太多了。”他表示此前廁紙浪費現象很嚴重,換了取紙機後浪費有所緩解,“現在一天大概換一次紙,人多的時候換兩次。”

記者從來福士中心了解到,這是今年4月整個中心更換的自動斷張的下拉式紙盒,代替了原先的大尺寸卷紙盒,一個半月用紙量節約了50%。

2017年,媒體曾曝出天壇公園的衛生間内,許多上廁所的人順手拽出三四米甚至十幾米手紙,有些人更是專門為手紙而來。天壇公園為此在衛生間内,安裝了人臉識别廁紙機。5月27日,記者來到天壇公園東門附近的衛生間時發現,人臉識别廁紙機已經不見了蹤影,也更換為下拉式紙盒。由于不能連續出紙,來衛生間的人,一般都會拽取兩三段紙巾離開。

模式3 手機掃碼取紙

方便評級:★★★

浪費評級:★★

五一小長假,北京西站迎來客流高峰,衛生間門口也擠滿了人,一台自助取紙機前,一位女士正在舉着手機掃碼取紙。取到紙的女士說,“這個挺快的,最關鍵是不用關注,省得每天手機上給推送一些亂七八糟的信息。”

記者随後體驗,掃描二維碼後出現一個新聞網頁,網頁中有一些“北京旅遊地點推薦”等新聞,掃碼後約30秒,設備分兩段自動出紙,一截紙長約50厘米,最多連續掃三次後,網頁提醒“今日免費次數已用完”。

但在海澱區金源燕莎商場,同樣是掃碼,取紙就相對複雜一些。記者掃碼之後,手機上彈出一個公衆号關注的頁面,關注之後,設備自動出紙。之後每掃碼一次,就要關注一個新的公衆号,出紙四次後設備提示“免費次數已用完”。位于東單的協和醫院也安裝了掃碼取紙機,要求關注一家廣州某品牌策劃公司運營的微信公衆号,才可以取紙。

金源燕莎商場衛生間保潔員告訴記者,沒裝掃碼取紙機時,衛生紙一天至少用四卷,浪費情況很嚴重。而使用設備之後,一個星期隻需要更換一次紙。不過,掃碼設備也不能完全杜絕浪費現象。4月29日,一段視頻顯示北京西站第六候車室的衛生間門口,一名旅客在使用掃碼廁紙機時,持續拽出大量廁紙搭在胳膊上離開。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人對掃碼取紙并不“感冒”,使用率并不高。市民李先生知道可以掃碼取紙,但他表示,“甯願買紙,也不想掃碼關注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也有人表示,“在外面不會輕易掃碼,避免出現手機安全問題。”

此外,掃碼取紙對老年人并不友好,在協和醫院,一位老人表示,本來就對手機“玩兒不轉”,如此麻煩的步驟操作完,恐怕上廁所都要耽誤了。“你們年輕人可能更願意接受吧。”

目前,掃碼取紙的設備有多家公司在運營。“趣趣用紙”工作人員稱為方便老年人用紙,正着手推進免掃碼設備上市。而“坐享科技”的工作人員表示,後台數據顯示,老齡化人群使用量占總使用量的40%。

記者了解到,掃碼取紙設備的提供商承擔包括供應廁紙在内的運營成本,掃碼必須關注公衆号是商業運營需要。“坐享科技”股東宋先生表示,目前盈利模式有兩種,一是依靠設備屏幕上的廣告投放收取廣告費,二是和商家合作幫助他們引流,消費者在取紙時需要關注和商家相關的公衆号,公衆号推送相關優惠信息,消費者可憑借公衆号的推送獲取消費折扣,若引流成功商家就需要向其支付費用。

模式4 人臉識别取紙

方便評級:★★★★

浪費評級:★★

5月13日,北京醫院的衛生間門口,人臉識别廁紙機前,有人在等候取紙。機器上方寫着提示:“請您摘掉眼鏡、帽子看這裡3秒”。記者按照要求站到機器前方正方形黃色的“識别區”,與機器對視3秒,很快出紙口推出了一段近70厘米的廁紙,随後取紙後機器提示:您已取紙,請稍後再來取用。

與微信掃碼取紙機相比,操作簡單的人臉識别廁紙機使用頻率較高,衛生間門口不斷有人刷臉取紙,甚至排起隊,“這個特别方便,往這一站紙就出來了。”一位正在取紙的男士說。但也有人抱怨,“這麼一小截紙,隻能拿一次,上個大号根本不夠。”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并不是所有人都順利取紙,一位女士沒有戴帽子和眼鏡,站到識别區,但機器并未出紙。“怎麼不出紙呀。”女士喃喃自語,站了近一分鐘才從機器前走開。保潔員告訴記者,這台機器時常會發生故障,“有的人能刷出來,有的人刷不出來,找我們要紙我們也沒紙。而且有時候機器出毛病,沒人刷臉,也會出好多紙。”

刷臉取紙機的提供商為天津首聯科技公司,對方回應記者稱,機器運行不穩定是因為北京醫院目前使用的并非最新版本,最新版本的機器完善了相關功能。為了避免多次重複取紙,同一個人間隔十分鐘可以再次領取。據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共場所衛生紙的浪費情況比較嚴重,刷臉設備的使用讓紙的節省率超過70%,“設計的初衷是想培養人們好的習慣,我們希望三五年之後,把這些設備拆掉了,大家也不會浪費用紙。”

■ 專家觀點

用技術手段培養良好習慣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陳幽泓表示,不管是公共場所采取改造抽紙盒的辦法,還是市場化的公司提供新技術設備來限制用紙量,都是正常現象。雖然過程中還有些弊端,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這需要公共場所根據自己的用戶群體調整。

但歸根結底,這一現象反映的是我們整體國民素質有待提升,“少數人為了自己的私利,侵占公共資源,導緻其他大部分人受到影響,這是道德問題。”

希望目前出現的這些設備、措施,能促使人們反思,最終自覺形成良好的公共習慣。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興國也認為,需要有制度和技術來抑制人們道德中“惡”的東西,因此,不論是手機掃碼還是機器刷臉,都是順應社會需求産生的。但制度和技術也并非天生就完善,在運行的過程中要不斷發現漏洞及時更正,才能探索出更好的方式。“總之這些方法運用到生活裡,是一種好現象,是為了解決問題進行的探索。”

運用新技術也要考慮周全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鐘蘭安律師認為,出現廁紙被浪費的情況,并不意味着非要等到國民素質提高到一定程度、公共場所才提供免費廁紙。如果因擔心浪費而“一刀切”取消提供免費廁紙,也是社會文明的倒退。

為了防止浪費,公共場所采取改良抽紙盒的辦法是可取的,但是對于掃碼取紙這種形式,鐘蘭安覺得并不“友善”,是一種商家利用顧客流量互換資源的方法,“繁瑣的操作導緻使用率低,甚至對于沒有手機的老人和孩子來說根本無法使用,所謂免費提供紙,其實形同虛設。作為商家來說,這些細節會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的體驗,并不是明智選擇。”

此外鐘蘭安強調,對于設置掃碼取紙設備的商家,要與機器供應商共同承擔起保證消費者信息安全的義務,“人們擔心掃碼洩露個人信息,或者關注到不良信息,這些都是必然的,商家在為消費者引入這樣第三方服務的時候,就有責任保護消費者權益不受侵害。”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實習生 徐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