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駕校教練26歲

駕校教練26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5 12:28:59

駕校教練26歲?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原标題:受疫情影響,“無接觸學車”逐漸興起(引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駕校教練26歲?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駕校教練26歲(駕校裡來了機器人教練)1

駕校教練26歲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原标題:受疫情影響,“無接觸學車”逐漸興起(引題)

駕校裡來了機器人教練(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嫱

閱讀提示

眼下,越來越多的駕校開始引進智能化教學設備,學員長時間排隊練車、零基礎學員“無處下手”等難題随之化解,學員學車變得更簡單了,教練的教學壓力明顯減輕,這也将倒逼傳統駕校改革。

“車身距離左邊線大于60厘米,請向左修正;當車頭碰到前方黃色邊界時,注意右側複位直角邊線與車内門把手中間部位對齊……”在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駕校的訓練場地内,學員孫靜含正在進行“科目二場地練習”,這些專業的操作提示并非來自人工教練,而是來自機器人教練。

在孫靜含看來,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機器人教練教學便捷高效,電腦識别系統精準及時,非常适合年輕人自主學習。

伴随着國内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多,機動車駕駛培訓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态勢。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4.4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數量為4億人,占駕駛人總數的90.9%。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駕校開始引進智能化教學設備,學員長時間排隊練車、零基礎學員“無處下手”等難題也随之化解。

然而,駕校中的機器人教練真的“靠譜”嗎?未來能否替代人工教練成為駕校師資的主流?

機器人教練如何教學

23歲的祝薇家住青島市李滄區,每天通勤時間超過兩小時,最近祝薇購置了一台汽車,并在一家駕校報了名,準備考取駕照。很快,她迎來了第一次實車訓練。

“以前聽說十幾個學員一起學車,一上午能上車訓練20分鐘就算不錯了。”到達駕校的訓練場地後,祝薇發現,幾乎每台教練車都安裝了智能教學系統,很多已經“成手”的學員都可以獨立練車,人工教練則把主要精力放在初學者身上,根本不存在“排隊練車”的問題。

坐上教練車的駕駛座,輸入學号、密碼,機器人教練發出溫柔的提示聲:“請調整座椅、系好安全帶、松開手刹……”祝薇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

在一台教練車内,記者見到了機器人教練的“廬山真面目”:機器人教練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實體智能機器人,而是一台可視的彩色顯示器,内部系統由GPS定位、車載智能終端、智能主控系統及自動刹車系統組成,車身四周裝有10個雷達感應裝置,可以實現車身360度無死角監控。

根據學員的操作,顯示器可以即時顯示車輛移動軌迹和位置,并根據學員操作進行判斷,及時給予語音提醒和糾正,一旦感應到超速、靠近障礙物、駛出圍欄、誤踩油門等意外情況,自動刹車系統将及時啟動。

記者了解到,2018年,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和教學效率,城運駕校引進了智能化教學設備,目前駕校擁有15台機器人教練設備和15台3D智能模拟教學設備。

城運駕校校長王勇告訴記者,所有機器人教練設備出廠均配有智能教學系統,廠家技術人員會根據每個地區考點要求和場地實測數據輸入提示要點,學員可以登錄後台App随時了解自己的訓練情況,查看訓練時長、訓練曆程、合格率、訓練軌迹等數據。

學車變得更簡單了

陳傑是城運駕校一名經驗豐富的教練,他所在的訓練場地共有7台機器人教練設備,當被問及“機器人教練輔助教學”的感受時,他直言“工作量減輕了不少!”

以今年暑期為例,城運駕校的28名教練需要完成600名學員的培訓任務。每名學員上車後,教練均需要提醒一遍“調整座椅後視鏡、系好安全帶、松開手刹”等規定動作,教學過程中更是需要反複講解,指導學員規範操作,每一名教練無不口幹舌燥,甚至出現急躁情緒。

陳傑說,機器人教練教學具有記憶存儲功能,學員可以在機器人教練的提示下獨立練車,語音提示密度則會根據學員等級依次減少,1名人工教練可以兼顧5台教練車,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減輕了人工教練的教學壓力。

24歲的學員趙穎因為工作繁忙,平時很難抽出時間練車。她告訴記者,“學會基本操作技能之後,可以利用午休時間到場地訓練,既完成了實操課時,又不需要占用上班時間。”

王勇介紹說,得益于智能化教學設備的精準高效,學員考核通過率由67%提高到87%,學車變得更簡單了,教練收入也有了明顯提高。

倒逼傳統駕校改革

機器人教練的出現有效推動了駕駛培訓的标準化、智能化,提升了教學水準,那麼,機器人教練又能否取代人工教練呢?

上海榮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駕培行業十多年,該公司負責人喬文國說,機器人教練最早投入市場是在2016年,最近兩年,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駕校采用“無接觸學車”的方式,智能化教學設備的銷售持續火爆,機器人教練教學在全國駕培行業内逐漸興起。

喬文國說,包括北京、山東、廣東、河北等地已經明确提出鼓勵使用智能化教學系統,目前全國機器人教練的覆蓋率仍不足10%,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但在發展過程中應合理處理人工教練與機器人教練之間的關系。

“機器人教練不是萬能的,它可以發現學員操作的失誤點,卻不能分析為什麼出現失誤,更不能感知學員的情緒變化,人工教練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也是智能化教學設備難以實現的。” 王勇認為,機器人教練雖然不能取代人工教練,但是可以倒逼傳統駕校改革。随着機器人教練數量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工教練會轉向安全員、領考員等崗位,這會使他們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和服務質量,讓機器成為人工教學的輔助設備,而不是取而代之。

責任編輯:朱晶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