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看到一個标題:如果說富察皇後是乾隆的白月光,那麼長孫皇後就是李世民的朱砂痣。
真是很Zan!
無論從文學上的對仗工整,還是關鍵詞的精确嵌套,以及文采上的融古合今,都是上乘之作。
很想隔空緻敬一下這位作者,卻發現查不到他/她的名諱。
遺憾。
說起李世民的這位長孫皇後,真的是曠古絕今的一位賢後。
是人不可貌相的典範。
長孫皇後從小就是金枝玉葉,出身顯貴的北魏貴族長孫家族,父親是将軍,母親娘家高氏也是高門大族,外祖父曾經擔任揚州刺史,相當于現在的省長、部長級别。
她少年的人生最不完美的一點,是8歲時父親早亡。但在母親的教導下,在舅舅的護持下,在兄長的愛護下,長孫皇後仍在無憂無慮地長大了。
史書上沒有關于她的相貌的描寫,但村姑陳查過資料,長孫皇後13歲嫁給李世民,36歲身故,一共生了三子四女,七個孩子。
以史書上明明白白記載下的李世民的風流倜傥秉性,以及唐朝的重貌重顔值風氣,如果長孫皇後長得不美,李世民是不會跟她生下這麼多個孩子的。
SO,可以想見,以言情小說的标準,如此出身不凡、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長大、又長得容貌娟秀的女子,大多被嬌養得放縱刁蠻,無知任性。
實在是不适合娶回家做老婆的人選之一。
然而,才長到13歲,還沒及笈,小名觀音婢的長孫皇後,卻被當時同為鮮卑貴族的李家,定為老二媳婦。
《2》
李老二,李世民。
婚後,小小的長孫皇後,便開始了扶持夫君走上君王寶座,建立宏圖大業的道路。
他在外面打仗,她在家裡主持中饋;他被父親壓制,她陪着他卧薪嘗膽;他策劃了震铄古今的玄武門之變,她當天就去慰勞和安撫參與的将士;他當了皇帝,娶回來大堆美女,還納了弟弟的妻子為妃(小楊妃)。
當然,在這之前,隋炀帝的大女兒大楊妃,已經端坐在秦王府的閣樓裡了。
對這些來頭或大或小,性格或驕或平的妃子們,長孫皇後極力安撫,溫和謙遜,柔中有剛,把紛繁複雜的後宮風雲,把女人間的明争暗鬥,悄悄化解于無形。
舊唐書贊她:
“時太宗功業既高,隐太子猜忌滋甚。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嫔,盡力彌縫,以存内助。及難作,太宗在玄武門,方引将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從長孫皇後的事迹來看,出身高貴的女子,也并非全部都是嬌縱任性的富家女,也有像她這樣,賢德、情商高,與丈夫琴瑟合璧,死後還留下千古賢後的名聲的優秀人才。
所以,若我們用對豪門千金的固有的标準來衡量,那有可能,就會對長孫皇後做出錯誤的判斷。
有一些世俗固化的标準,其實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框條。
比如,有茶友來問,春白茶含水量高所以不易存放,是嗎?
當然不是。
《3》
認為春白茶含水量高的茶友,最近是不是時常看天氣預報?
确實,福鼎從去年冬天到今天春天,一直是雨水豐沛的。
好像《雪山飛狐》裡那個“甘霖惠七省”湯沛,移駕來了閩東,把大雨都帶來了。
看到這麼多雨天,可愛的茶友們就認為,沐着大雨而生長起來的春白茶,含水量高。
加上村姑陳反複說過,含水量高的白茶不耐儲存。
于是,茶友們就有了“春白茶含水量高所以不易存放”這一說。
當然,這種想法,這種推論,是比較主觀的,是不科學的。
确實,比起秋茶季秋高氣爽的天氣來,春茶季的雨,果真像是白娘子為救夫而運來的水,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點點滴滴到黃昏,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但是,這些雨水,并非如大家的想象那樣,全部泡進了白茶的葉片裡。
白茶的葉片不是海綿,不會淋到雨就開始吸水。
要知道,白茶樹是有靈性的植物,對水分的吸收,是靈活的,是根據自身的需求來的,是有極限的。水分吸夠了,它的細胞裡就飽和了,必然不會再吸。
它又不是金魚,傻吃傻撐,把自己撐個肚大股圓。
春茶季的白茶,如若雨天多,葉細胞裡的水分就多,制成精茶後,茶湯裡的潤澤感就很強,湯水淳和度極高。
若再配上采茶時三五天的溫暖陽光,激發出細胞中的芳香物質,那必然是一季香氣絕佳,而湯水亦上佳的好白茶。
《4》
春白茶,尤其是雨水充沛的春茶季出來的白茶,細胞裡的含水量,确實要略高于秋白茶。
這種細胞裡的豐沛含水量,容易在沖泡後形成飽滿瑩潤的湯感,卻不會成為白茶裡含量超标的那部分水分,成為令人厭惡的損茶元兇。
這得從白茶的加工工藝說起。
傳統白茶的加工工藝,分為萎凋和烘幹兩道工序。
陽春三月天,白茶茶青自茶樹上被采摘下來之後,要經曆萎凋和烘幹兩道工序,才算制作完成,成為符合銷售标準的精品茶。
萎凋和烘幹,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讓茶葉細胞中的水分順着葉脈形成的通道,自然流失、蒸發、散失到空氣中。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遇到适中的陽光,适宜的溫度,适當的風力,茶葉細胞中的水分散失得就會愈發的順利,做成的精茶也就少有苦澀感。
白茶加工時,萎凋在前,烘幹在後。
當僅僅使用萎凋,已經不足以讓茶青葉當中的水分全部驅離的時候,烘幹這場壓軸戲就要上場了。
烘幹是有标準要求的,要烘到一定程度,才算烘好。
白茶新國标規定,精品白茶中的含水量,不得超過8.5%,也就是說,烘幹時,要讓水分低于8.5%,才算烘幹工序完成使命。
看到這裡,大家必不用再擔心春茶季雨水多而影響茶葉的含水量了吧——白茶中的含水量,是由烘幹工序控制的,并不是由降水量控制的。
無論天上下了多少雨,隻要加工的時候,遇上一位認真負責的制茶師,把茶葉的幹度做到标準,甚至比标準還低,那麼,這款白茶的含水量就非常達标,非常的nice。
這樣的白茶,買回去放心存放便是。
隻要家裡的儲存條件達标,溫度濕度适當,這款茶就能一直陪伴着你。
陪你把風景都看透,陪你到天長地久。
《5》
說到存白茶,其實,家裡有合适的儲存條件,這是第一條硬件指标。
另外,購買适合儲存的白茶,這是第二條硬件指标。
可大多數時候,列位看官通常隻在意第一條,而忽略了第二條。
而其實,第二條才是我們長期存白茶的基礎,是白茶能在正常情況下與我們結下長長久久緣分的基石。
是通向多年之後綻放濃郁花香棗香藥香陳香的那隻潘多拉魔盒的鑰匙。
列位看官,唯有購買到生産加工制作時,含水量達标的白茶,才有辛苦儲存的價值。
若一款白茶,它生産的時候,就偷工減料,隻萎凋不烘幹,或者随便烘烘,含水量高于國家标準規定的8.5%,那麼,它就實在不具備收藏和儲存的前提條件,也沒有必要收藏這樣的白茶。
要知道,這種含水量超标的白茶,經過經年累月的陳化之後,身體裡過量的水分,會與空氣中的水分接觸,吸收,并儲存在體内,加速體内物質的發酵,長此以往,會生成雜味,黴味,巧克力味,煙味等怪味。
活生生從一款普通茶,存成壞茶。
就像一個原本就包藏禍心的人,把他派去守金庫,天長日久,無人監管,骨子裡的貪念被外因給激發出來,不監守自盜,才怪。
《6》
今年的春白茶,生在雨水充沛的季節。
湯水潤澤,入口甘甜,是肯定的了。
正常情況下,陳化多年之後,湯水醇厚,也是必然的。
那香氣是否會如去年一般高揚、明亮、歡快、悠長呢?
這就得看采茶時候的天氣情況了。
2019年采茶的時間,大約在三月下旬。
去年秋茶季結束得晚,茶樹們早早就睡下了,睡了一整個冬季,現在還在黑甜鄉裡美夢着。
再過十幾二十天,就該采茶了。
讓我們期待吧,期待春暖花開,期待春茶滿山。
待得山花爛漫時,上山采茶去。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