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崇義博物館

崇義博物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03:58:22

崇義博物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新玲,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崇義博物館?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崇義博物館(崇禮有什麼博物學做什麼)1

崇義博物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新玲

“寫這個書也是為了傳達生态奧運,綠色奧運的理念,為北京2022冬奧增添綠色成分。”這是劉華傑的态度。

拿到劉華傑的《崇禮博物散記》,除了先被這本書清新的裝幀設計和内頁裡植物、地理風貌、文物古迹這些最直觀的圖片所吸引,文字最吸引我的就是一個章節:氣溫低沒蚊子。

作為一個被蚊子極度喜愛的人,深受其苦。我像一個“試蚊器”和“驅蚊器”,常常是别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我已經被咬得遍體鱗傷,所以最痛恨的就是這種小生物。

那麼崇禮這個因為2022年冬奧會被全世界矚目的地方,為什麼會沒有蚊子,是單純因為溫度低嗎?作者發現,雖然離北京近,但是崇禮的溫度在冬季比東北大部分地區還要低。不過,即使在黑龍江最北端也有蚊子啊。否定了這一個原因,作者繼而推出第二個因素,環境好。可是作者前幾年多次去,當地垃圾處理得不好,城區以外的河流也有污染。

當然,沒有蚊子隻是作者的個人體驗,這一章節看到最後也沒給出一個确切、科學的解釋。但是卻吸引我思考:也許這個地方可能比較幹燥,夏天蚊子可以繁殖的區域少。

也許這就是博物學的樂趣,觀察就在身邊,知識就在眼前,思考可以無處不在。

這隻是《崇禮博物散記》中一個小小的點,地理地質、方言口音、農林作物、野花和行道樹、曆史舊事、行政區劃演變,都在這本書中有所呈現。古長城、古戲樓、關帝廟、天主教堂等人文遺迹,經過作者的考據和實地觀察,就像拂去了蒙灰,讓這些在連續曆史中沉澱下來的零散珠貝重新散發出熠熠光澤。

崇禮,近二十來年,是與亞布力、松花湖齊名的滑雪愛好者的聖地。這個聽上去很古樸典雅的地名,其實1934年才出現在當時政府的行政設置裡,2016年以前還叫崇禮縣,縣城所在地是西灣子。

“崇禮是河北省張家口市的一個區,位于北京的北部,稍靠西一點點。崇禮區在張家口市區的東北部,南接宣化區,西和北分别接萬全區和張北縣,東接赤城縣,東北角接沽源縣。崇禮區地貌上屬于冀西北山地,位于陰山山脈東段的大馬群山支系和燕山餘脈的交接處。從北京到崇禮,海拔上升,大約上兩個‘台階’:北京到延慶是一個台階,延慶到崇禮是第二個台階。”随着作者的娓娓道來,一個小地方的小小百科全書逐頁被打開。

提起博物學、博物學家,可能會讓人聯想起古今中外那些代表人物:古希臘的亞裡士多德,文藝複興時期的達·芬奇、近代的達爾文,還有我國北宋的沈括,《夢溪筆談》的作者。《宋史》評價:括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曆、音樂、醫藥、蔔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那麼什麼是博物?《辭海》裡說,博物指“能辨識許多事物”。實際上,博物就是對周圍事物進行綜合性的感知、認識和利用,比如知道什麼能吃、什麼有毒、如何規避風險。古代有“博物君子”“研經博物”“學以博物”等說法。

《崇禮博物散記》作者劉華傑學地質出身,後來轉攻科技哲學、科學傳播,這個在大山裡長大的“野孩子”,總想回到讓自己心儀的自然環境裡。作為北京大學哲學系的教授,閑暇時光他不斷到野外觀花觀草。他出版了多部草木書籍,或厚或薄,如《天涯芳草》《博物人生》《青山草木》《勐海植物記》。《檀島花事》則是在夏威夷大學訪學時對夏威夷本土植物的觀察記錄。

他在醉心觀花草的同時,到一個地方也會留意當地的物産、生态、岩石、土壤類型。博物,是在宏觀層面對萬事萬物的關注、觀察、記錄。它算最古老的學問之一。

劉華傑或許是近十來年國内對呼籲恢複博物學最賣力的學者之一。這個提議似乎有點不合時宜,在強大的現代科技面前,在經濟飛速的發展背景下,博物學給人的感覺是老舊、無用、膚淺。但是劉華傑站在哲學的高度偏偏看上了它,認為它能平衡這個世界的喧嚣。

讓人欣慰的是,博物學在慢慢恢複。2013年,關于博物學文化研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劉華傑擔任首席專家。劉華傑提出“平行論”這一新設想:博物學在過去、現在和将來都平行于自然科學而存在和發展。這個命題其實很強,從來沒有人如此思考過。為何要提出平行論?他說要為未來的博物學生存開辟道路。

光是論證不足以服人,博物學的複興需要大家看得到的實例,包括可供批判的靶子。

《崇禮博物散記》是慢慢形成的,之所以稱為“散”,是指時間的長跨度和内容的雜多。劉華傑最初隻是到崇禮觀察植物,因為這個地方離北京近,好玩。這裡植被豐富,春夏秋三季随處有野花綻放。除了三季賞花,還有一季白雪覆蓋,可以滑雪。受1955年中國青年出版社翻譯出版的《研究自己的鄉土》的影響,他覺得可以為崇禮做一小小的貢獻。

2016年劉華傑出版《崇禮野花》,在此書的基礎上,又經過十多次實地考察,補充大量資料,形成《崇禮博物散記》。

北京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申辦成功,也讓崇禮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能夠成為冬奧會的賽事舉辦地,也是因為崇禮的地理條件,氣溫低便于造雪,且能保持較長時間。

崇尚自然的劉華傑承認,一開始他對現代社會的體育比賽有意見,認為它們已經異化。但後來其想法變了。他重新琢磨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意義和作用,認同奧林匹克精神包括遊戲精神、尊重規則、展現自然人身體之美麗與活力等,更快更高更強隻是外在形式。這樣的運動可以促進人類之間的交往和彼此理解,對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中國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在後記裡,他寫道:“長遠看,崇禮區将是重要的旅遊度假勝地,前景看好,但是區内廣大農村地區缺乏現代化人才,還适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求,尤其缺少年輕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鄉村振興的前提是要有真正熱愛家鄉,願意建設服務鄉村的人。培養這樣的人,讓他們了解家鄉是最佳的路徑,知道家鄉的山水田林,叫得上來動物植物的名字,知道它們在生态共同體中的角色。其實這不就是博物學嗎?

“雙減”政策實施的背景下,也應該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盡可能在自然環境中玩耍。如果能結合社區家鄉的具體情況,編寫鄉土教材,讓孩子們熟悉自己家鄉的曆史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讓孩子喜歡上自己的家鄉。在讀書閑暇之餘有更多可以寄托心靈的方式,這樣他不僅熱愛家鄉,也會熱愛生活。都說現在孩子們很多得了“空心病”,很脆弱,那是因為他們的生活體驗太少了,從小被父母帶到各種各樣的課外培訓班裡去,學到的都是間接的,而非自己直接體驗的東西。

現在全球物流快捷,幾十年前人們的日常食物比較單一,現在可以達到幾百種。北方的很多小孩常吃蓮霧、牛油果這些熱帶水果,但有的孩子不認識樓下小區裡栽種的海棠果,因為家長沒有買過這種便宜的水果。一個小學生,看圖寫拼音,一朵菊花寫成“香蕉”,因為沒見過花壇裡的真菊花。有的孩子能夠說明白量子力學是怎麼回事,但不知道樓門的樹上開的什麼花;知道各種名犬的種類,但不知道每年春天從地上洞洞裡爬上來的蟲子是什麼;農村的小孩,從小寄宿,也不識五谷……

生态學、博物學教授安德森(J.G.T.Anderson)說,博物學是最古老的科學,我們人人生而為博物學家。

這句話真是治愈,隻要觀察周邊的花花草草,人人都能成博物學家。如果覺得漢語中“博物學家”四個字有點吓人,劉華傑建議用“博物者”三個字,它是地道的中國用法,古代就有人在用。無論是自稱還是他稱,“博物者”都不刺眼。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都可以有博物情懷。這個時代有“互聯網 ”,也可以有“博物 ”。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