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内經分靈樞和什麼兩部分?黃帝内經分靈樞和素問兩部分,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黃帝内經分靈樞和什麼兩部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黃帝内經分靈樞和素問兩部分,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
《黃帝内經》簡稱《内經》,原書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非一人一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戰國至東漢時期。每部分各為81篇,共162篇.《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靈樞》的核心内容為髒腑經絡學說。
《素問》,在漢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齊梁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當時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隻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後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後失傳。唐、王冰注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為底本注《素問》,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稱得自其師秘藏的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注黃帝内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于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一共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镂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展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镂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流傳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