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晏殊一首婉約詞

晏殊一首婉約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23:30:27

一片衣袂飄飄,雅道至極;一種目光爍爍,深情缱绻;一種聲音悠悠,驚豔時光。

随風而起飄飄似仙的衣擺,溫柔多情令人十分心動的目光,以詞絮叨内心的聲音,皆是晏殊的味道。出身名門世家的他,自幼聰慧好學,素有“神童”一稱,都道早慧之人必是多情之人,此言極對。這位宰相詞人,文風典麗無比,既雅道至極,卻又不似那種無味寡淡之言;既豔麗紛繁,濃詞重墨,卻又絲毫不見俗套之氣,當真是雅中有麗,格調非凡,晏殊确确實實稱得上是“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宰相詞人的風采吧!

晏殊一首婉約詞(昨夜西風凋碧樹)1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谙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一首婉約詞(昨夜西風凋碧樹)2

《蝶戀花》此詞分為上下兩阕,上阙着墨于景,寓情于景;下阙登樓望遠,聊抒騷懷。全詞意蘊含蓄卻又不失一種清遠豪情,宰相詞人以極其淡雅的筆法描繪出絢麗紛繁之景。上阙以“檻菊愁煙蘭泣露”開篇,晏殊清晨獨立而站,視線随着迷蒙的煙霧飄去,突然之間,詞人看到了盛開在欄杆之外的菊花,即便菊花開得再燦爛,配上這麼一幅慘淡的煙霧,一點點欣喜都不見了,剩下的唯有點點孤獨。即便是看到優雅自得的蘭花,原本纖細略有弧度的長頸和嬌羞的花苞,在詞人的眼中都好像在泣淚,就連蘭花上所沾的露珠都好似蘭花的眼淚,這也真應證了那句,心中所想與所見之景是一緻的。

接着這句“羅幕輕寒”,羅幕之間飄出來的氣息都是清寒的,寒沁到了詞人的心裡,詞人心中自是孤苦無際的,緊接着這句“燕子雙飛去”就為詞人下阙的抒懷做了鋪墊。

在這個時候,看到盛開的菊花蘭花心中都沒有絲毫欣喜波瀾的詞人,見到成對的燕子從天空中飛過,就連燕子都是成雙成對的,而現在的我卻獨自一個人,我又是多麼的可憐呀!但詞人似乎覺得僅僅借用燕子雙飛,絲毫不能展現他内心的孤獨,于是緊接着的這句“明月不谙離别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就是詞人借埋怨明月不清楚人世間分别的痛苦,其實這點可以說是詞人可愛姿态的展現了,明月沒有人的思想。

晏殊一首婉約詞(昨夜西風凋碧樹)3

這裡,他将明月拟人化,到了快天明的時候,你這個無情的月兒還爬到我的房間裡,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得知,詞人因分别而整夜都沒有睡着覺,接着明月的無情,來闡發詞人的多情感懷,,這哪裡是月光的無情,分明是詞人的多情。

下阙就是詞人的登樓感懷了。“昨夜西風凋碧樹”,主人公慢慢的絮叨着,昨天夜裡的西風十分猛烈,我整宿未眠,聽着窗外樹被風擊打的聲響,内心久久難以平複,便獨自爬上了高樓,吹着這猛烈刺耳的西風,内心的煩躁漸漸地平複。所謂登樓望遠,站得高自然就是看得遠,主人公望着遠方,耳旁呼嘯的西風與夜的清寒相繼而來。可哪怕再大的西風也吹不散詞人心中的愁緒,他依舊想起了分别之事,這句“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道盡了詞人内心的不舍與無奈,倘若日後我想要和我的心上人通信,但山高水遠,歸期無望,面對着這綿長的路途,我都不知從何寫起,更不知該寄往何方?

至此,詞人才真真正正抒發内心的苦悶,但整首詞又不全都是苦澀難懂的,晏殊字裡行間還透露出的清遠豪邁之感。雖說是絮叨離别不得相見的迷茫與愁思,但此詞又不是像一般詞人所寫的酸氣無比,而是有一種高遠的味道。

晏殊一首婉約詞(昨夜西風凋碧樹)4

詞如其人,雖出身世家,自小保守正統思想的熏陶,雖名列宰相,位高權重不可一世,雖終日遊蕩于朝廷宮闱之上,享盡繁華富貴,坐擁豪冠霞帔,卻依舊多情善感,以淡雅的筆法描繪出自己濃墨重彩的生活,晏殊确實厲害至極。

宰相詞人真的不一般,雖名為婉約派詞者,可詞風卻又透露出豪放派擁有的灑脫與清遠,雖道離别的小兒女之情,雖悠遠纏綿,但又清遠豪情,他的詞恰如他本人,開在濃豔朝廷中的淡雅蘭花,這是晏殊的味道。

晏殊一首婉約詞(昨夜西風凋碧樹)5

其中這首詞的名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被王國維曾将視為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的确,我們要想實現人生目标就必須為之付出努力。這種努力,即便他人不解,即使困難重重,就算注定孤身一人,我們也應該為之奮鬥。至少,當我們孤身一人登上高處,目力所及,盡是大好河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