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崗位申論萬能句子?這些名言好句看一看,申論大作文用上就能增添文采,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公務員崗位申論萬能句子?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些名言好句看一看,申論大作文用上就能增添文采。
一、道德篇
1、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章炳麟
2、道德是真理之花——雨果
3、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戴聖《禮記》
4、服民以道德,漸民以教化——歐陽修
5、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6、遵循道德準則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亞裡士多德
7、對于道德的實踐來說,最好的觀衆就是人們自己的良心——西塞羅
8、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9、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禮記
10、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子
二、民生篇
1、民生在勤,勤則不匮。——(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
2、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于謙《詠煤炭》
3、節欲則民富,中聽則民安。——晏嬰
4、以人為本,以财為末;人安則财瞻,本周則邦甯。——陸贽《均節賦稅恤百姓第一條》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
6、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管子》
7、政之所興,在順民心——《左傳》
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9、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司馬遷
三、政治篇
1、 一人之智,不如衆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衆目之明。
2、古之善政者,貴于足食;欲求富國者,必先利人。——《舊唐書·韋堅傳》
3、魚無水,則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國失民,亦不可以治。——劉晝《劉子·貴農》
4、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5、夫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陳壽《三國志·吳書·潘浚陸凱傳》
6、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司馬光《資治通鑒》
7、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吳兢《貞觀政要》
8、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王維《贈房盧氏琯》
9、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程頤《代呂公著應诏上神宗皇帝》
10、慮于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歐陽修《偃虹堤記》
四、文化篇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韓愈《進學解》
3、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劉向《說苑·建本》
4、文化開啟了對美的感知。——艾默生
5、中華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6、.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7、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曆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合适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
8、我們不僅要了解中國的曆史文化,還要睜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獲得啟發,為我所用。
9、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 ——高爾基
10、所謂文化,比起文明開化往往不過是掩蔽蒙昧無知的最後一層裱糊闆。——馬洛利
五、改革篇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趨時适治而已。 ——《宋史·卷三三四·徐禧傳》
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
4、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商君書·更法》
5、老禾不早殺,餘種穢良田。——司馬光《資治通鑒·陳紀》
6、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7、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舊。——《淮南子(論訓》)
8、日月不新,何以光明?——譚嗣同
六、公平篇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
2、天下為公,億兆已任。——魏書
3、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呂氏春秋
4、公則四通八達,私則一偏而隅——明·薛宣
5、舉事以為人者,衆助之;舉事以自為者,衆去之。——淮南子
6、治身莫先于孝,治國莫先于公。——蘇轼
7、為政之道,莫若至公。——司馬光
8、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七、誠信篇
1、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3、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4、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