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長江、淮河兩條水系的淩家灘和禹會村,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安徽首推的重點遺址。距今5300年前的淩家灘文化遺址,是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階段代表性遺存,也是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閃耀璀璨的文明之光。考古工作者确認古史傳說時代“塗山之會”,“禹會諸侯于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揭開了華夏王朝文明的大幕。從淩家灘到禹會村,實證文明史“高光時刻”。
淩家灘人
住在長江邊,制玉稻花間
秋風微涼,淩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水稻基地的“稻田畫”迎來觀賞期,巨大的玉龍圖案躍然搖曳在生機勃勃的稻田裡。
5000多年前的淩家灘人對水稻絲毫不陌生,這是他們的食糧。
淩家灘遺址位于含山縣銅閘鎮淩家村、裕溪河中段北岸,面積約160萬平方米,是一處距今5800年至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1985年,這座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抖落時間的塵埃,展現曆史的精彩。
考古人員将發掘出土的土壤進行過水、補選,發現了碳化的種子,鑒定為水稻;對出土殘碎動物骨骼進行鑒定,發現是家豬。浩蕩長江流過身邊,豐盈的河水将這片廣闊土地滋養得生機盎然。淩家灘先民已經掌握了水稻栽種技術,發現粳稻和籼稻,飼養和捕食豬、鹿等,憑一身頗為先進的農耕技藝,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壯大文明的爝火。
自1987年以來,淩家灘先後進行了13次發掘,這是長江中下遊巢湖流域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一件件充滿着神秘色彩的玉人、玉龍、玉鷹、玉璜、玉龜和玉版……驚豔了世人,刷新後代的曆史認知。這些多彩、溫潤、有特殊肌理圖案的美石,成為可以容納權力、财富、審美、品格,甚至代表天地鬼神的靈物。淩家灘的玉器已經發現1000多件,制玉工藝上已形成切割、琢磨、管鑽、掏膛、減地、淺浮雕等技術。淩家灘與良渚、紅山被譽為我國新石器時期三大玉文化帶。
今天的人們驚歎于淩家灘高度發達的制玉技術,更應看到隐藏其後的大量遠古社會生活信息:6件玉人雕刻出冠帽、裝飾,表明先民們已經掌握了紡織技術;數量豐富的出土玉器,彰顯着淩家灘人的神巫、圖騰等遠古崇拜的觀念氛圍,玉器被賦予某種神聖性;随葬玉器成為一種代表身份和地位的高等級禮制性器物,反映了當時淩家灘的社會體系,器物初納禮制,輔助規範等級秩序。
2008年以後,淩家灘遺址考古工作重心從墓葬轉向聚落方面。 這座“城”帶來諸多驚喜:這是一個有着内外兩條環壕的超大型聚落。從壕溝、祭壇等大型建築看來,先民們已經掌握了修建大型公共設施的能力,反映出有組織性的社會調度能力。
淩家灘先民生活圖景漸漸清晰:居住區有逾200平方米的建築物,内外兩條環壕堪稱大型水利工程,原始宗教活動在大型祭壇舉辦,公共活動在紅陶塊廣場進行。人們從事稻作農業,兼及養殖、漁獵和采集,同時從事玉石器與陶器制作、紡織等手工業生産。“開荒種地”,飼養牲畜,建設“城市”,保衛家園,享受生活、思考審美……淩家灘玉器,體現遠古制造之美;擁有豐富“精神食糧”的淩家灘人,成為中華先民文明化道路上筚路藍縷的“先行者”。
“淩家灘作為區域核心性遺址,被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課題研究中。它的年代比較早、内涵比較豐富,在中華文明起源中和形成過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目前,負責淩家灘考古發掘工作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室副主任張小雷說,考古團隊仍然在為更全面清晰地揭示遺址聚落真實形态而執着努力。
禹會諸侯
淮畔傳古史,考古得實證
在安徽境内,與“王朝文明”緊密關聯的大遺址,是位于蚌埠的禹會村遺址。
《左傳》中提到“禹會諸侯于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禹會諸侯不是傳說,蚌埠就是“禹會諸侯”之地,禹會村遺址的發現,讓 《左傳》裡的這段話有了考古支撐。
塗山之麓,會盟場上,用天子之禮柴祭蒼天,旗幡招展。衆多諸侯手持玉帛等禮器禮品朝拜大禹,在禹的号召下誓言結盟,将帶來的祭品焚燒共祭,從而在各自灰坑留下不同文化的陶器。
場景複原的依據來自考古發掘對那一場“萬國大會”的确認:塗山發現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祭壇,用灰土堆築,鋪墊黃土,上覆白土。其上有1米見方的方土台;長達50米一字排開的35個柱坑,呈中軸線南北走向,正指向塗山山口。中軸線上,還有近百平方米的燒祭面。作為龍山文化類型的遺址,衆多的灰坑呈現來自周邊不同地區文化的器物,說明35個柱坑應是當時來會諸侯插旗的遺存。
禹會村遺址,從七千年前的雙墩文化聚落而來,又與龍山文化城址交相輝映,串起了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發展脈絡。而龍山文化城址的發現,可作為判斷進入文明的标尺之一。
考古專家介紹,禹會村遺址2007年發現“祭祀台”、2017年發現兩段台基和若幹解剖點構成了閉合的城垣,推測城址規模至少18萬平方米。禹會村龍山文化城址内包含豐富的人類生活遺存,城址外圍200萬平方米範圍内龍山文化遺迹散布,反映龍山時代淮河中遊地區人口加速增長和集中化,這是淮河流域史前城市化的痕迹。
禹會村遺址考古新發現的龍山文化城址,為古史傳說時代的曆史學研究提供新資料和新視角。大禹治水主要是在黃、淮中下遊一帶。治水成功後,禹又征伐三苗。據《史記·五帝本紀》所記,彼時的三苗分布在江淮、荊州一帶。當時禹墟一帶所在的淮河流域以其四通八達的水系,便于交通四方;又是淮夷分布區,淮夷是分布于東南地區的東夷的一支。禹挾治服洪水和戰勝三苗之威,就近北上,在此娶塗山氏女,以婚姻為紐帶與東南地區廣大夷人結成政治軍事聯盟,會盟四周方國首領,從而樹威立信。省政協副主席、曆史學家李修松認為,禹死後,諸侯們不去擁戴禹選定的接班人伯益,而擁戴禹子啟,以至啟能推翻傳統的禅讓制,而代之以王位世襲制,建立夏王朝。可以說,塗山之會催生了夏王朝,開啟了華夏王朝時代的文明序幕。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考古所所長陳星燦說,“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已将禹會村遺址的考古工作列入淮河流域文明化進程研究的重要支點。他希望以禹會村遺址這個淮河流域唯一的夏文化研究基地為依托,全面展開夏代早期文明研究的新篇章。
中華文明曆史進程
從多邊崛起、此起彼伏、
交相輝映、蔚為大觀的古國文明,
走向夏商周的王朝文明,
用了千餘年時間。
江淮大地又給後世呈現了
哪些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産?
我們繼續關注。
出品:皖派工作室
撰稿:晉文婧 孫言梅
拍攝:徐旻昊
剪輯:劉子淩
配音:王欣
編輯:琚常佳
圖片:徐旻昊 部分圖片由淩家灘考古遺址公園、蚌埠市博物館等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