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往往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在平淡的生活當中尋找到可以抒發情感的詩意。哪怕是看到自然界的一花一草,哪怕是經受自然界當中的一風一雨,都能夠找到存在于其中詩意的境界,進而寫進詩歌當中,抒發其中的意境之美。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古詩,是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寫。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還是北宋的宰相。文學史上有他濃墨重彩的一筆,曆史上關于他的記載更是浩若煙海。
所以在這個詩人的視野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于普通讀書人的那一份境界。畢竟他是那個時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他對于詩詞當中詩意的感悟和對于生活細節的把握,必然和常人有所不同。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鈎。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愁。這首古詩就是王安石的《午枕》,寫于公元1085年。當時的王安石已經64歲,距離他生命的終結還有最後一年的時間。此時他領導的王安石變法早已經失敗,而他也退居今今天的江蘇南京修身養性,平淡度過生命中最後一段時光。
這首古詩所描繪的情節非常簡單,就是詩人在午睡醒來所看到景色的描繪。春困秋乏夏打盹兒,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午睡一覺讓人覺得非常的舒服。尤其是人到老年的王安石,更是看淡了人生風雲,更是在平淡當中感悟生命中的一束靜好。所寫的一首古詩,甚至能夠讀出王維詩中有畫的意境之美。
詩詞的一開始就是王安石惬意的午覺。“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鈎”,花前一枕午睡,竹席清涼如水波欲流,斜陽已照着花枝,将婆娑紅影映上簾鈎。這一覺睡得非常舒适,竹席冰涼如水,在這個夏日當中帶來幾分涼爽。王安石一覺醒來更是看到日落西山,可以看得出睡得非常舒服,也可以看得出睡的時間非常長。
接下來的詩句是他午睡之後得周圍環境的描摹。“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愁”,詩人醒來聽到耳邊有小鳥在唱歌,再想起自己心中剛才的美夢,就是被小鳥的鳴叫所驚醒的,不覺間心中有幾分惆怅。在看夕陽西下,青山重疊,更是惹起了心中無限的清愁。
因為這一切的美景看是美麗,但是和詩人心中的夢境還有很大的差距。
詩歌的前兩句非常出色。如“簟欲流”、“日催紅影”,或寫出幻覺中的動感,或将太陽拟人化,煉字琢句新鮮獨創,雅麗精絕。尤其是“日催紅影上簾鈎”堪稱這首詩中最精彩的詩句,賦予太陽以新奇的拟人化色彩,今天讀來依然如身臨其境,不虧是其中的經典詩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