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滅亡女真族?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披瀾讀史字數:3694,閱讀時間:約7分鐘,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金滅亡女真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披瀾讀史
字數:3694,閱讀時間:約7分鐘
編者按:1115年,完顔阿骨打在上京會甯府建立金國,10年後,覆滅遼國。自此,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崛起,成為入主中原的新勢力。而在覆滅遼國接管其廣袤國土後,金國也必須面臨新的問題:如何在遼闊的北部疆界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
當時,雖然鐵木真尚未出現,蒙古還隻是星散在蒙古草原的諸多部落,但蒙古高原上依舊有着鞑靼、阻蔔兩支強大的部落。而等到蒙古崛起之後,曾經歸順金國,為其守邊預警的塔塔兒、契丹、汪古等部,也紛紛反水,再加上始終未能剿滅的西遼勢力在旁窺伺,這種局面下,如何防守北部疆域,就成了女真統治者最直接也是最現實的問題。
女真族雖然是一個典型的漁獵民族,但在這一問題上所給出的答案和曆代中原王朝并無太大區别:修建長城。那麼,漁獵民族的長城,跟農耕民族的長城有什麼異同呢?
金朝初年,雖然同樣是長城,金朝所修築的長城在畫風和結構上,與曆代長城均有明顯不同。事實上,無論是女真人還是元代修史者,都沒有将這些修築物稱之為“長城”,而是多以“界壕”、“壕壘”相稱。反倒是一些漢人所寫的記事性的著作,繼續冠之以“長城”之名。明人所修的《元史》,也采用了同樣的說法。
而到了現代,人們對于金代“界壕”應不應該定義為長城,一直有所争論。雖然支持界壕即是金長城的人占據主流,但問題在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質疑其長城性質呢?這是因為,和其他朝代所修建的長城相比,金長城的确有些另類。
▲金代界壕遺址
它最為另類的地方在于,作為修建時間隻早于明長城百年時間的長城體系,它的結構看上去,實在是太過簡陋了。不得不承認的是,金人、元朝人以“界壕”、“壕壘”稱呼金長城相當形象。
由于保存和維護的問題,如今我們所見的長城大多為明長城。作為曆代長城中的集大成者,明長城體系完備,以城牆為主體,由關隘、城台、烽火台等部分有機結合成一整體。其中關隘是防禦重地,城台可以儲存兵器、糧食等,烽火台則可以傳遞信息,沿線往往還會設立衛所,駐守軍隊,開展屯田。當然了,它最明顯的部分還是它那多以石磚壘砌的城牆牆體。
▲金代長城首先将馬面結構用至長城體系
而金代長城的樣式就簡陋許多了,從實地考察結果來看,現存金長城遺迹,其主體部分多由塹壕和牆體組成。所謂的塹壕,即形狀為倒梯形的壕溝,至于牆體部分,則多半是由挖掘壕溝時取土制作的壕牆。
往往這種就地取材的牆體在堅實程度上無法與明代長城相比,雖然明長城在一些陡峭地段也有夯土築造的牆體存在,但制作工藝明顯要高過金長城。更重要的是,和明長城給予人難以逾越的威圧感不同,金長城高度也要遠遠低于明長城,因此,甚至有蒙古騎兵策馬翻越界壕突襲的記載,雖然其突破的界壕高度較低,但被騎兵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突破,也足見界壕防禦的局限性。
也許正是因為城牆主體的這些問題,金長城才會在城牆外沿留下塹壕作為阻敵手段。另外,金人有時還會建設内外兩道牆體及塹壕,以增加敵人突破的難度,隻不過,這種“雙壕雙牆”結構施工成本更高,大多隻在重要軍事邊界存在。如果不是金長城具備馬面、女牆、關城、烽燧等一系列長城體系的造物,恐怕學者們也很難堅持将這些“界壕”當做長城了。
▲可以大幅度提高守軍射擊範圍的建築結構——馬面
更讓一些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金代長城選址,也并非随主流。邊堡是長城體系中重要的設施之一,長城城牆本是死物,隻有屯駐士兵進行防禦,才能有效阻遏敵人入侵。
因此,人們往往會在長城附近,尋找山勢險要地帶修築藏兵的堡壘。可金人卻不一樣,即使不遠處就是有效減少騎兵翻越速度的山丘,修築邊堡和界壕時依舊會選擇地勢平坦地區。
難道說,金長城的修築者們,就如此不走心麼?當然不是,金長城看上去雖然簡陋,但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就像前面說的,牆體雖然低矮,但其相關的配套設施裡已經能夠明顯看出明代長城的影子,事實上,金長城才是最先将“馬面”這種原本為城池、堡壘配備的設施嫁接到長城城牆上的。而這也是金長城相當出彩的一個地方。
▲已經幾乎完全風化崩潰的金代界壕遺址
至于金代城牆質量遠不如其他朝代,這其實也是一種誤解。作為漁獵民族的女真人,其抵抗北方遊牧部落的主力部隊,并非尋常中原漢人王朝常見的步兵部隊,而是以速度和沖擊力見長的騎兵,譬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鐵浮圖、拐子馬。
當然了,由于金國建國之後,一直傾向向南擴展的戰略,因此,其北部防線的守備力量一再削弱,從天會十一年起到海陵王遷都燕京結束,短短二十年的時間裡,原本分布在上京等舊遼地的猛安謀克戶被盡數南遷,守備金國北境的重任,就落在了塔塔兒、汪古等歸順部落,以及契丹籍猛安謀克戶的身上。
無論是塔塔兒、汪古還是契丹,都是久居邊地,和蒙古高原的諸多遊牧部落一樣逐水草而居,弓馬娴熟,善于騎射。因此,金國北疆的對抗,并非傳統漢族勢力對抗遊牧部落的戰争模式,而是騎兵對騎兵,弓箭對弓箭般針鋒相對。
因此,金國在設計其邊境防禦體系時,是以騎兵視角考慮各類防禦建築的作用。說白了,金長城是金人為其騎兵部隊量身打造的專供版長城體系,效用和結構自然不同于曆代長城。
就拿塹壕和壕牆來說,它們對于蒙古騎兵并不具備“拒止”效果。根據對金長城遺址遺迹的考察,其塹壕的寬度最多可達50米左右,然而大多數情況,其寬度并不會如此誇張,一些雙壕雙牆結構的界壕,其外圍塹壕的寬度往往比内側塹壕要窄上幾分,寬度大多在10到20米之間。
相對應的,外側壕牆也要低于内側壕牆。這樣一來,即使外側壕牆被敵人攻占,利用高度差,守備士兵也可以繼續用弓箭等投射武器殺傷敵人。
對于小股敵軍而言,由于沒有足夠人手對防禦設施進行填埋和損毀,塹壕加上馬面上的士兵,已經足以阻止他們的入侵。而一旦發現是大部隊入侵,守衛也可以繼續利用馬面當做火力點,盡力削弱其實力,并利用烽燧向周圍邊堡發送信号。以騎兵為主力的金國戍邊部隊,在機動性上并不弱于遊牧族群。因此,在界壕體系的拖延下,金國便可從容集結部隊,在關鍵位置繼續打擊敵人的入侵。
更重要的是,作為防守方,金長城所預留的關口也是其軍隊快速行動、集結的關鍵。長城關口往往設立于防線重要的交通節點處,有甬道和甕城兩種形制。關口由于需要随時啟閉,防禦力較為薄弱,易成為敵人突破口。
因此,其後方往往毗鄰屯兵的小型邊堡。而當界壕處的守衛通過烽燧,将敵人大舉入侵的消息傳遞過來後,金國軍隊就可以通過這些關口調配部隊。與時刻受制于界壕阻隔的入侵者不同,金軍能利用這些樞紐提高行軍速度。無論是在界壕之後集結以逸待,還是繞至敵軍後方發動襲擊,守衛者明顯擁有更大的選擇權。
▲雙壕雙牆結構的金代界壕
因此我們也就能理解,為何金軍修築的屯兵邊堡和界壕本體,會選擇修建在更加平坦的地區——對于金軍而言,相比于提高軍隊的集結速度以期雷霆一擊,利用地勢讓駐屯部隊防守反擊反倒是下策。同時,界壕前後地區地勢平坦,也便于集結完成的金軍發動騎兵的沖鋒優勢。
雖說如此,金代界壕的局限性同樣極其明顯,有明一代對于長城的修築直到崇祯朝都未曾停止,對于中原政權而言,依靠險塞高牆抵擋遊牧騎兵入寇,是無可争議的百年大計。但界壕的修建,在金國朝堂上卻引來了持續不斷的争議,從時間上來看,金代長城也是直到其被蒙古入侵、覆滅後才徹底停止。
但在金國存續的百餘年時間裡,從首築延邊長城到最後嶺南長城南線西北路的最後補完,期間有很長一段時間金長城的修築處于完全停滞的狀态,一方面,朝廷中界壕“無益于禦辱,而徒勞民”的觀點大有市場,界壕的支持者隻能在各種反對意見中見縫插針的開啟工程。另一方面,由于黃河潰堤、洪災旱災的接連發生,金國能夠調集給界壕工程的資源,也遠遠低于其他朝代對于長城的支持力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陋就簡幾乎成為金長城修築時的常态,事實上,抛開主要為了防備高麗的延邊長城不談,嶺南長城南線可能已是諸長城段中修築條件最好的區段,其界壕也多以雙壕雙牆結構為主。
即便如此,這一地區的界壕和相關配套工事同樣有着多次改造、重修的痕迹,一些邊堡甚至是遼代舊堡翻新後的結果。
不過,如果将金國的覆滅歸咎于長城體系的簡陋或者不完善,卻也有失偏頗。畢竟再堅固的城牆,也無法阻止人心的崩塌。金代北部邊防軍中,除了女真本部的猛安謀克軍外,還有由漢人、契丹人、渤海人、奚人組成的各族部隊。
▲金代界壕變遷
金代前期,由于女真人彪悍的戰績和對各族的懷柔政策,雖然金長城體系還未完全建立,其北部疆域的防禦并沒有因此而弱化。
而随着金國統治者的迅速腐化堕落,其對待其他族裔的政策也越發嚴苛且混亂,到最後,即使是以骁勇善戰著稱的猛安謀克軍戶,都已經松散瓦解再無戰鬥力。而昔日那些曾對女真俯首稱臣的各族士兵,更是無法忍耐女真的盤剝壓迫,倒戈相向,相比于金代長城的那些缺點和問題,這才是金朝被蒙元所覆滅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金長城軍事防禦體系及其空間規劃布局研究》解丹
2、《金界壕與長城》李鴻賓
3、《簡論東北地區的邊牆與界壕》孟慶旭,魏佳明
4、《關于金長城(界壕邊堡)的研究與相關問題》孫秀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披瀾讀史,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