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白來說,買保險真的是一件麻煩事,好不容易想好要買的險種了,又卡在選擇投保渠道這一環節上。
找代理,擔心被套路;網上買,怕不靠譜...
在渠道選擇這個問題上,大家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顧慮,是因為沒搞懂其中的3個“真相”,今天給道明一下。
在了解過後,無論你去哪買都不會輕易上當吃虧!
我們先來看下買保險有哪些常見渠道。
一、常見的投保渠道
簡單來說,跟我們買衣服一樣,買保險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下”這兩種渠道。
1、線下渠道
①保險代理人
也就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他們可能是身邊好友、親戚啥的,我們比較容易接觸到。
不過,他們往往隻代理自家公司的産品,選擇範圍小。
②保險經紀人
可以看做是代理人的加強版,他們是有代理多家保險公司的産品,選擇範圍較大。
但是呢,保險經代渠道還在發展中,規模較小,一般來說比較難接觸到。
③銀行保險
就是一些銀行會與保險公司合作,在客戶去銀行去辦理業務時,會給客戶進行銷售。
主要以年金險、分紅險等理财型保險為主,健康保障型的較少。
2、線上渠道
這個就是自己在網上買,可選擇的産品衆多,随便選、自由買。
面對如此多的投保渠道,我們要如何選擇靠譜的呢?
别慌,接下來我們來搞懂3個“真相”。
二、3個選擇“真相”
第一個:無論在哪買,能買到的就是真保險
很多人遲遲确定不了投保渠道,就是擔心不懂行會買到假保險,拿到的是假合同。
關于這點,其實不必擔心。
因為無論是小公司還是大公司、或線上或線下,隻要能買,就都是經過銀保監會審批通過的,都是真保險,不存在說是假貨。
那存在的區别是不同的渠道,所能買到的産品會有不同,保障也會有差異。
因此,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産品具體有哪些保障?”、“産品提供的保障是自己需要的嗎?”這些問題上。
有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也不懂産品的保障範圍,應該是越貴,保障效果越好吧?”
這就是馬上要說的第二個“真相”。
第二個:保險産品越貴,保障不一定越好
“貴有貴的道理”箴言并不适用于買保險。貴的,保障不一定好;便宜的,性價比可能更高。
就比如說:
買重疾險,銀保監會有規定每款産品都必須包括必賠的28種高發重疾。
有的公司的重疾險,除開有保28種高發重疾外,還添加了許多項保障,價格也拉高很多。
這類重疾險看着保障全,但其實很多項目都是可有可無的,不實用還浪費錢。
所以,貴的、保障項目多的保險産品,不一定保障好。
第三個:無論在哪買,理賠都是一樣的流程
有朋友這樣想着:“如果在自家附近的保險公司買産品,到時候理賠起來也會方便很多吧?”
這必須要糾正下,保險公司離得再近、跟業務員再熟,理賠都是走一樣的流程,按合同辦事。
隻要按要求提交資料,就會有專人來處理理賠事宜。
另外,現在很多保險公司都有提供貼心的理賠協助服務,比如提前審核理賠資料、跟進理賠處理進度......
綜上,保險産品靠不靠譜,主要不是看投保渠道、也不是看公司大不大、更不是看保費貴不貴,關鍵是要看産品保障能否滿足需求。
先考慮自己有哪些風險需要被轉移,然後對應地去敲定保障項目,最後綜合保費、保額、期限等因素選擇産品,就是靠譜的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