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會認為這一家缺點衆多的公司還是優秀的呢?
說起小米,大家印象中的小米就是個制造業公司,然後就是手機以及各種各樣性價比極高的周邊産品,小到耳機牙刷,大到平衡車無人機,小米似乎無處不在。但是要我來說,小米不是一家實實在在的硬件公司,而是純正的不能再純正的互聯網公司。
接下來我将以21年小米的年報為材料來講述一個我理解中的小米。
一、小米的業務
首先小米主營業務範圍為手機,智能硬件,iot平台為核心。具體看來收入也分為三大類:手機,iot與智能硬件,互聯網服務業務。21年具體營收如下:
有的同學就要問了,你看看智能手機包括周邊産品,制造業部分創造了90%的營收,一個制造業公司,為什麼說他是互聯網公司呢?
這就要從它的商業模式開始說起。
用小米自己的話來說,小米這個叫“鐵人三項”,小米的硬件産品給人什麼印象?那就是低價高配,用一個令人無法拒絕的價格吸引海量的用戶——互聯網流量。作為小米硬件産品的用戶,手機是直接接入了miui系統,而周邊産品也會下載相關配套的APP如小米運動,小米生活,直接就把用戶引入互聯網體系當中,自身的小米商城配合所謂新零售,又不斷的增加小米相關産品的銷售——互聯網流量留存,最後由互聯網服務完成流量變現之路。三者之間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發展,實屬良性循環。
小米的模式就很容易理解了,高辨識度的品牌外加物美價廉的硬件收割海量流量,在自身生态當中穩固用戶,最後用互聯網廣告等業務完成變現。
用互聯網話術來說就是:首先是小米找準了自己與其他市場的差異化賽道,通過對手機硬件等勢能積累的簡單複用,實現了價值轉化,通過特有抓手高性價比硬件,找到了自己擅長的垂直領域——手機。實現了行業共建和載體打通,通過點線結核的對焦性打法,找到了用戶變現精細化引爆點。 同時為了維持miui用戶的穩定增長,不斷找到社會痛點,布局新賽道,建立新的爆款産品,例如小米電動車就是新抓手,它整合了高價值用戶的頭部資源,串聯了個人與互聯網系統的聯系,建立了新的中台。硬件與互聯網相目标對齊,形成了從硬件銷售到互聯網變現的生态閉環。
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小米21年的收入分析,占比90%的制造業業務,貢獻的收入隻能占到整體的2/3,而互聯網服務業務,毛利率超過60%,同時增長速度無視行業周期不斷向上。别看小米手機能賣幾千億,但是制造業着實辛苦,小米口口聲聲說盈利不會超過5%,超出部分反哺用戶,實際上就算做的很好,手機也談不上是賺錢的業務,就算是華為,也是他們自己的流量入口之一。
大家似乎會注意到,近幾年小米的手機毛利率在飙升,主要原因是小米正在向華為靠攏,開始走高端路線。這背後當然有大家理解的想掙錢的因素,另外一個方面是不得不做,為什麼這麼說就要從互聯網服務業務說起了。
互聯網服務業務是值得細細琢磨的内容,因為它是小米流量變現的主要手段,是小米的盈利點。
現在市場上賺錢的互聯網公司,阿裡,騰訊,頭條網易,賺錢的路子基本上隻有兩點:互聯網廣告和遊戲。商城的排序競價也屬于廣告業務。小米當然也不例外。年報中已經不體現,但是我們可以在上市公告中查看到:
單純的廣告業務就可以貢獻超過50億收入,而且還是在17年,這筆業務隻需要付出相關的互聯網寬帶費用以及運維人員工資即可,躺赢項目。
除開廣告就是遊戲,我是不玩原神之類的遊戲,但是我知道,這一類遊戲根據下載的方式選擇代理,在小米應用商店中下載的話,默認會在小米客戶,也就是說,玩家充值的時候米哈遊會給小米一定的返利,這也就是小米遊戲業務的收入,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互聯網增值業務,當然這邊還包含其他的内容,比如雲儲存空間,包括華為都有,雲儲存,一年幾十塊,但是這一塊相對以上兩個廣告收入啥的,微不足道罷了。
至此都是小米的光明騎士,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小米肯定還有黑暗騎士,黑暗騎士也是小米被迫轉高端的一大原因。
人們常說互聯網的盡頭是高利貸,小米當然也不例外,我甚至甚至想說推動小米盈利上市的甚至就是貸款,從上市公告中可以看出來小米貸款的業務爆發式增長
短短三年,業務規模直接超過80億,按照自身描述利率大概在17-18%左右,資金成本即使算作3%,也可以給小米帶來直接超過10億的純利。當然這個應收貸款是大幾十億,一整年到底放了多少錢?我還真不知道怎麼看,而且這筆業務在之前就比較隐晦,這幾年更隐晦,直接改名叫小米金融科技業務,你搜這個就可以在年報中找到。巅峰時期放貸超過140億。金融科技原來是放貸啊,說實話真的有點地獄笑話了。
我們再來看看21年的小米年報:
20年還是百億級别的貸款,為什麼到了21年直接腰斬了呢?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螞蟻的小馬哥引起的事故了:
當年直接一波把互聯網公司的小貸規模,利率,甚至ABS業務統統限制死了,說白了,就是不提倡互聯網公司搞這種活。
小米近幾年營收暴增淨利潤差強人意肯定是有黑暗騎士被搞了的原因。這種大幾十億的缺口想要補救,隻能從其他方向入手,一方面是手機走高端,讓硬件這一塊能夠多賺一些錢,另外就是光明騎士們加把勁了。
不過由于小米海外發力十足,miui的用戶群體維持暴增,廣告業務在很大程度上是挑了大梁,很可惜,這大概是小米唯一的好消息了,遊戲業務版号原因,手機整體下滑,加之投資業務減值很多,今年一季度的小米表現并不理想。但是抛開投資減值這種事,小米還是完全hold住的,我認為把優秀賦予它并不為過,畢竟99%的互聯網公司都不知道怎麼掙錢。
當然最後就是還有投資業務了,錢掙的太多的互聯網公司就喜歡風投,投資一些未來的企業,比如你手上看的這個,不過都不是關鍵了。
二、小米的困境
說到這個份上,我想大家對于小米的業務應該就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小米擁有互聯網公司的大多數特點,以及制造業互聯網的共同缺點,看我娓娓道來。
首先,小米的這種模式就注定了小米需要頻繁的産品推出,以及産品過渡,否則就不能維持競争力或者刺激客戶需求。之前有人疑問,小米你一個好好的公司,又不做房地産,為什麼要去造車,大家應該就能理解了吧?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對于小米來說,維持miui用戶的增長是最關鍵的,當群衆的熱點轉移到電動車的時候,小米需要在人多的地方去布漁網來捕獲流量。小米為什麼要跨界做空調?道理也是一樣的,小米的目标并不是要做到行業頂尖,而是需要在風口之上都有小米的産品去截流,這樣才能把用戶留在自己的生态當中,最後變現。
如果小米不能擴大或者維持用戶群,或者用戶參與度下降,那麼小米的業務可能就快到點了。
同時互聯網公司目前最大的問題都在于政策問題,例如遊戲版号,當遊戲發行被卡,毫無疑問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也會遭受巨大影響。
同時由于主營業務是硬件産品,就不得不考慮第三方知識産權問題,友商條款,如貿易戰和川大的制裁名單,小米所有産品都需要芯片支出,而目前自産的可能性還是微乎其微。
另外一個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小米真的是深知跑分的秘訣,各項數據都是同等段位産品的強者,但是小米的内核确實差距太大了,就比如空調,調度稀爛,産品的性能無法發揮出來,但是性能在不測試的地方彌補,比如說加大風力,代價就是噪音巨大,這樣的情況下才和其他兄弟們差不多平起平坐。怎麼說呢,就是給你一輛加強的AE86,它駕駛員是武内樹。很多産品簡直就是外行人殺手,路人殺手。硬件配置确實還可以,但是沒有核心技術,導緻衆多産品隻是表面王者性價比之王,實際都是小馬拉大車。這一點其實對于品牌傷害極大,我就是隻買過小米一點點産品就再也沒買過了。
在跨界的路上小米真的可能不太行,相比于專業公司隻需要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而言,小米需要提升品控的要求真的是難太多了。
三、着實優秀的互聯網公司
雖然我有很大篇幅在吐槽小米的缺點,但是我個人角度來看,小米是屬于一家瑕不掩瑜的優秀公司。
無論我們如何評價小米的産品,但是它本身确實是足夠好看的,正如雷老闆自己所說,小米起家是程序員和設計師完成的,設計的美感加上過得去的配置,使得很多普通用戶能以一個我們無法拒絕的優美價格獲得前沿科技的體驗,我剛上大學那會,一百塊感覺還是很耐用的,花了一千多買了小米手機用了兩年,恰逢4G與互聯網興起的時代,說是小米把我帶入移動互聯網都不為過。稱小米為鲶魚效應裡面的鲶魚我認為真不為過,想到即将到來的,價格令人不敢相信的電動車,小米可能又要雄起一波,再帶一波人入坑。
另外我敬佩他的原因就在于,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他是掙錢的。一個企業的使命,除了承擔社會責任之外就是掙錢了,但凡不掙錢的企業,說白了都是不講道德的。小米不是簡單粗暴,砸錢。而是讓行業良性“内卷”,消費者會被調教的相當挑剔,使得各家企業都在加速研發。而且由于掙錢,他上千億的營收就在哺育行業,哺育參與者。不像某些公司公司一樣,燒了一輩子錢,也不知道怎麼掙錢,拉着一大波人一塊敲GG。
最後展望一下小米的未來,我認為小米還是值得關注的公司,因為下一個風口隻要小米在,小米就能迅速雄起,盈利雙增。
但是說起來投資的話,我自認為對其研究不夠深入,那就是沒有買互聯網公司的命吧,我無法預測他利潤的變化,這一點上我還是算了吧。不過我可以說,小米确實是個夢想無限大的優秀互聯網公司。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操作建議,歡迎兄弟們點贊轉發收藏, 有什麼想說的都可以一起讨論。你的每一份點贊評論都是我前行的助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