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滇池今天人多不多

滇池今天人多不多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2:34:31

滇池的“郁悶”

“胡為乎不在九域之内,不得與五湖七澤相争雄?”

滇池今天人多不多(原創滇池的郁悶)1

昆明蓮花池公園孫髯翁雕塑

耿嘉 文/圖

“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闊無邊……”滇池揚名天下的曆史,并不算長。雖然遠在西漢,司馬遷就在其“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中,于《西南夷列傳》寫道:“始楚威王時,使将軍莊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裡,旁平地肥饒數千裡,以兵威定屬楚。”西晉左思在他令“洛陽紙貴”的《三都賦》裡,于《蜀都賦》中寫入“第如滇池,集于江洲”。

由西漢開始的這些記載,多來自“放失舊聞”,或者出自曾經出使西南夷、西域地區的使者口傳,對滇池的方位、大小等沒有準确的認識,以緻屢屢把滇國所在的滇池與昆明族所在的洱海相混。《史記·平準書》記載元鼎元年(前114年),“乃大修昆明池,列觀環之。治樓船,高十餘丈,旗幟加其上,甚壯。”《漢書·武帝紀》記載元狩三年(前120年)春:“發谪吏穿昆明池。”唐代顔師古注釋說:“《西南夷傳》有越嶲、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裡。漢使求身毒國,而為昆明所閉。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習水戰,在長安西南,周回四十裡。”說的都是漢武帝起意征服西南地區時,針對當地有大澤、善水戰的傳聞,在長安城西南原西周靈沼之地,模拟滇池,開鑿昆明池,用于操練大漢水軍。

其實,從戰國至西漢的古滇國時期,即使滇池水位已經下降至1915米左右,唐宋時期又降到1890米,但滇池水面仍有510平方公裡,遠非司馬遷說的“方三百裡”可比。至于縮微滇池而成的昆明池,完全符合對于水域從大至小所用詞“海、湖、池、塘”的“池”的概念,所以後來就隻能成為皇家園林的一個部分。杜甫在《秋興》八首中,寫到了漢代延續至唐代的昆明池: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鲸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沈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清代光緒皇帝也寫過一首《昆明池習水戰》:

水戰原非陸戰同,昆明緬想漢時功。

誰知萬裡滇池遠,卻在堂階咫尺中。

說的是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坐在堂上就能看清水上的活動,由此也可猜想武帝所鑿的昆明池,規模也不外如是。

正是受制于隻有傳聞而少有目睹,甚至包括漢唐昆明池給予的印象,滇池在很多時候,就隻是一個代表邊遠遐荒之地的地名,與“空闊無邊”的水域無關。南诏時期,既是向中原王朝學習,也是為了彰顯雲南山水,南诏王異牟尋于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既封五座山為南诏五嶽:東嶽烏蒙山,西嶽高黎貢山,南嶽蒙樂山(今無量山),北嶽玉龍雪山,中嶽點蒼山,又封四江為南诏四渎: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黑惠江,卻沒給水域寬廣的衆多高原湖澤以應有名分。

真正感受到滇池的壯闊,寫出真實體現滇池風采詩文的時代,是元明時期。而為滇池不能名列自古流傳的“三山五嶽”“四渎八流”“五湖七澤”山水體系,深感不平的,是明代到雲南任布政使、巡撫的浙江長興人顧應祥。他的古風體《昆明池歌》,全面展示了滇池的雄奇壯闊,分析了滇池聲名不顯的原因,值得面對滇池,披襟岸帻,高聲吟誦:

昆明池,延袤數百裡。千山萬山直自昆侖來,諸山之水彙于此。相傳其水颠倒流,滇池之名此由始。左有金馬山,右有碧雞峰,彌漫浩瀚渺無際。

但見洪濤巨浪,日夕排蒼空。青天忽驚,白日起霹靂,震撼蛟龍宮。天吳水怪,九首八足,不可以名狀,時複出沒于其中。有時風恬波浪息,一碧萬頃開青銅。其廣也如此,胡為乎不在九域之内,不得與五湖七澤相争雄?

神禹治水迹不到,穆王八駿難為窮。漢武鑿池徒仿佛,王褒将命何匆匆。唐宋以來各僭據,聲教不與中國通。

天開景運聖人出,一掃海内群邪空。五服之外更五服,俯首受命歸提封。侏離椎髻之類,吾不知其幾千萬種,禮樂不異車書同。

眇餘生當全勝日,觀風兩度乘青馳。古來多少豪傑士,局于偏安之世,不得一洗塊壘胸。百年過眼一彈指,得此勝覽真奇逢。振衣獨立太華頂,狂歌目斷孤飛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