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文明的脈絡和延續,是握在中華民族掌心裡的紋路。我國是一個56個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同時又幅員遼闊,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地區,發音又往往不同,這就形成了十分特色的方言。日常交流沒什麼問題,要是寫起來就困難多了。一起來看看哪些是平常會說,但不認識也不會寫的方言字吧。
一、“斢“【tiǎo】
四川、重慶、湖北和湖南等地人們口頭語言,意思是“調換,翻面兒“。
例如:1.“去把被子斢個面,再曬一下“,這裡就是”翻個面兒“的意思。
2.“把你們兩個的位置斢一下“,在這裡就是”調換“之意。
二、“搲“【wǎ】
湖北、陝西、江蘇、山東、廣州等地的常用語,基本意思是“舀“
例如:“用瓢去搲一碗水來“,”再搲半碗米,鍋裡不夠“。
三、“潽“【pū】
是個生僻字,不常用,隻不過在雲貴高原地區,湖北及安徽等地口頭語使用較多,意思是“液體沸騰溢出來了“。
例如:“水添多了,稀飯都潽了”。
四、“渳”【mǐ】
湖北地區的口頭語,“小口喝或用吸管喝”的意思。
例如:“爺爺總是喜歡一邊吃菜,一邊渳口酒”。
五、“敹”【liáo】
湖北及北方地區的常用語,“縫補,縫綴”的意思。
例如:“把你衣服拿來,媽媽給你敹幾針”。
六、“扽”【dèn】
四川、重慶、湖北等部分地區的常用口語,意思是“迅速有力地拉動,使伸直或平整”。
例如:“把洗好的衣服拿出去晾了,衣角和袖子要扽一扽,以防幹了變皺”。
七、“搊”【chōu】
字典和書本裡讀音為”chōu”,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讀作“cōu”,“扶起”的意思。湖北等地的口頭語。
例如:“他一把搊起摔倒在地上的老人”。
八、“膙“【jiǎng】
字典裡解釋:手或腳掌部分因長期摩擦而生的硬皮。其實就是“繭子“的意思。湖北和北方部分地區的常說的口頭語。
例如:“由于常年在地裡幹活兒,媽媽手上起了厚厚的膙子“。
九、“滗“【bì】
意思是:擋住渣滓或泡着的東西,把液體倒出。該字最早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北方地區的人說得比較多,湖北部分地區口頭語也這樣說。
例如:“藥熬好了趕緊滗出來”。
十、“嬎”【fàn】和“嬔”【 fù】
沒點的字典裡解釋是“繁殖”的意思,湖北及河南部分地區的常用語,指“家禽下蛋”的意思。
例如:“看哪,老母雞又嬎了三個雞蛋!”
有一點的是個生僻字,現在幾乎不用了,意思是“兔子的幼崽”。
方言帶有一個地區濃郁的地方特色,我們千百年來形成了“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默契。更多的時候,方言是一種家鄉的聲音,讓熟悉的人更熟悉,讓陌生的人更陌生,它是地域性的代表,固執地守護着自己的文化圈子。
方言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說是一回事,寫又是另一回事,土裡土氣的方言,土到極緻,說不定是另一種“潮”呢。
注:最後這個字是陝西、河南、湖北等地常說的口語,抱歉輸入法打不出來,從一個網友哪兒截的圖,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